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柳松专利>正文

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99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5:48
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所述瓷画以软化点温度不低于700℃的透明玻璃作为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喷施烧成温度在800℃以下的低温底釉作为结合层,再在底釉表面喷绘作画,入窑800℃以下低温一次烧制而成,其中所述底釉中含有占其总质量1/4‑1/3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瓷画,首先选用低温釉,高软化点的玻璃,解决了釉料成型与玻璃软化的矛盾;其次在喷涂在透明玻璃表面的底釉中加入了大量的钠盐,高温下其能够与玻璃反应,形成结合层,使釉料能够牢固的结合在玻璃表面。

A crystal glass porcelain and its making process

A crystal glass porcelain, the porcelain with transparent glass softening point temperature is not lower than 700 DEG C as the substrate, the surface spraying transparent glass sintering temperature at 800 DEG C low-temperature glaze as binding layer, then in the glaze surface spray paint, into the kiln at temperature lower than 800 deg.c once baked where the glaze contains the total quality of 1/4 1/3 sodium bicarbonate or sodium carbonate. The first selection of low temperature glaze porcelain, glass, high softening point,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glaze and glass molding softening; secondly in spraying adding a lot of salt i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transparent glass glaze, high temperature and the glass forming reaction, bonding layer, so that the glaze can be firmly combined the surface of the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瓷画
,具体为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的瓷画都是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瓷画可装裱或者嵌入屏风中,作观赏用。瓷画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而真正意义上的瓷画则是出现在明代中期。从清朝中期开始瓷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现有的瓷画中,除了画作的艺术价值外,其结构形式千篇一律,均是在厚重的白色瓷板上,作画、施釉再经高温一次、二次烧制,这类传统的瓷画选用厚重的瓷板作为基本,成本首先就较高;其次是较为笨重,重量较大,不便于搬运、安装或者拆卸。另外,特别是安装在室外的大型瓷画,只有在白天才起到观赏装饰价值,而一旦到了夜晚,灯光昏暗,便失去了观赏价值,即便是使用单独的照射灯打光照明,鉴于陶瓷的性质,其实际上的效果也并不好。鉴于此,申请人创意性的放弃了以传统的瓷板作为基板进行瓷画创作的方式,而选用本身质地较轻、成本较低,且最关键的是能够透光的玻璃作为瓷画的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进行施釉、作画以及烧制成型,这个创意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的问题,且即便是在夜晚,由于玻璃透光,将照射灯照射在玻璃瓷画背面,瓷画正面的画作明亮如灯,不仅解决了夜晚的观赏问题,而且还能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时兼具了艺术与使用的价值。但这个创意却存在诸多问题:1)由于玻璃是非晶体,其到达临界温度后便开始软化,无法进行高温烧制,而玻璃表面的釉料却需要高温烧制成型;2)玻璃表面光滑,喷涂在玻璃表面的釉料在高温成型后,无法与玻璃完全结合为一体,通常烧制完成的成品中,要么玻璃早已软化变形,要么玻璃表面的釉层早已脱离玻璃表面,自成一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及其制作工艺,首先选用低温釉,高软化点的玻璃,解决了釉料成型与玻璃软化的矛盾;其次在喷涂在透明玻璃表面的底釉中加入了大量的钠盐,高温下其能够与玻璃反应,形成结合层,使釉料能够牢固的结合在玻璃表面。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所述瓷画以软化点温度不低于700℃的透明玻璃作为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喷施烧成温度在800℃以下的低温底釉作为结合层,再在底釉表面喷绘作画,入窑800℃以下低温一次烧制而成,其中所述底釉中含有占其总质量1/4-1/3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作为优选的,所述透明玻璃的厚度至少为5-10mm。作为优选的,所述底釉的厚度为0.2-0.8mm。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处理基板选取作画构图所需尺寸的透明玻璃,对透明玻璃表面进行打磨清理,至透明玻璃通透、表面无污无划痕;步骤二、处理底釉结合层选取烧成温度在800℃以下的低温釉,并向调配完成的釉料中加入占其总量1/4-1/3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均匀混合,制得底釉;将底釉均匀喷涂在步骤一处理完成的透明玻璃表面;步骤三、喷绘作画1)研磨调配作画所需色系的无机原石,制得多种彩色釉,以彩色釉为原料,在底釉表面电脑喷绘作画;2)根据喷绘画面效果,对细节处进行手绘处理,处理完成后得半成品;步骤四、入窑烧制将制得的半成品置入窑中,全程氧化环境下升降温,其升降温过程如下:1)升温过程窑炉顶部风口开启,底部风口关闭;室温升至500℃:不高于50℃/h;500℃升至700-720℃:30℃/h;其中,650℃以上在窑炉顶部的风口处向窑炉内朝向半成品以3-6m/s风速均匀送风,至温度达到700-720℃后停止送风;2)降温过程700-720℃降至600℃:窑炉顶部风口、底部风口均开启,从窑炉底部风口向窑炉内朝向半成品以5-8m/s风速均匀吹风,在温度降至600℃时迅速关闭所有风口,形成密闭环境;600℃降至500℃:30℃/h;500℃降至100℃:耗时36h,至100℃时开启窑门,自然冷却后取出,即得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打翻了传统瓷画的创作形式,创意性的放弃了以传统的瓷板作为基板进行瓷画创作的方式,而选用本身质地较轻、成本较低,且最关键的是能够透光的玻璃作为瓷画的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进行施釉、作画以及烧制成型,这个创意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瓷画厚重质量大、不便搬运安装以及室外环境下夜晚无法观赏的问题,且即便是在夜晚,由于玻璃透光,将照射灯照射在玻璃瓷画背面,瓷画正面的画作明亮如灯,不仅解决了夜晚的观赏问题,而且还能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时兼具了艺术与使用的价值。第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为了解决釉料需要高温、而玻璃经不起高温的矛盾,在经过了若干次的实验后,在釉料上选用烧成温度在700-800℃的低温釉,而同时挑选软化点在700℃左右的玻璃,在烧制过程中,即便温度超过了玻璃的软化点,玻璃开始软化,但这个高于软化点的问题过程持续时间较短即进入降温,而这个过程中,底釉的厚度较薄,温度一旦达到,不需要较长时间的高温停留即可釉变成型,因此很好地解决了釉料成型与玻璃软化的矛盾,建立了玻璃与釉料结合创作瓷画的基础。第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为了解决釉料难以与玻璃结合的问题,经过若干次的实验,选择在底釉的成分上进行改变,即在底釉中加入大量的钠盐,钠盐的加入比例占据了整体底釉总量的1/4-1/3,其中,效果最佳的钠盐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高温环境下分解得到大量碳酸钠;而玻璃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高温环境下,碳酸钠持续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硅酸钠的形成使釉料极大地结合在了玻璃表面,解决了釉料难以与玻璃结合的问题;最终在玻璃与釉料相结合的表面形成以硅酸钠为主体的结合层,实现了釉料与玻璃的牢固结合,为玻璃瓷画的创作建立了牢固的根基。第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的制作工艺,在升温过程中,当温度达到650℃以上时,选择在窑炉顶部的风口处向窑炉内朝向半成品以3-6m/s风速均匀送风,至温度达到700-720℃后停止送风,因为玻璃在温度达到600℃以上后,即缓缓呈现出软化的倾向,即便是特意选用的软化点在700℃左右的玻璃,在温度达到650℃以上时后,也会缓缓呈现出软化的迹象,而这个过程中,玻璃表面的釉料仍旧需要持续升温,因此,为了解决这个升温过程玻璃软化出现的加剧,特意选择在窑炉顶部的风口处向窑炉内朝向半成品均匀送风,这个送风过程,一方面,加速了窑炉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之间的循环流动,使得窑炉内空气中存在的气化颜料得以排出,避免降温后该部分气化颜色落至瓷画中造成画作的污浊;另一方面,空气的循环流动能够降低玻璃的局部温度,减缓初步软化的出现,保证了后续烧制的顺利进行。第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的制作工艺,降温过程中,在700-720℃降至600℃过程中,窑炉顶部风口、底部风口均开启,从窑炉底部风口向窑炉内朝向半成品以5-8m/s风速均匀吹风;这个过程实现了窑炉内气流由下至上的循环加速流动,且窑炉内温度下降剧烈,一方面,局部的极速降温使玻璃完成了钢化,极大地提高了玻璃表面的压应力,提高了玻璃的整体强度,很好地保证了成型后的玻璃瓷画强度的问题,能够实现玻璃瓷画的搬运、装载以及室外的安装作业;另一方面,极速的降温后,迅速关闭窑门形成窑内密封环境,由极速降温改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画以软化点温度不低于700℃的透明玻璃作为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喷施烧成温度在800℃以下的低温底釉作为结合层,再在底釉表面喷绘作画,入窑800℃以下低温一次烧制而成,其中所述底釉中含有占其总质量1/4‑1/3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画以软化点温度不低于700℃的透明玻璃作为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喷施烧成温度在800℃以下的低温底釉作为结合层,再在底釉表面喷绘作画,入窑800℃以下低温一次烧制而成,其中所述底釉中含有占其总质量1/4-1/3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玻璃的厚度至少为5-1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釉的厚度为0.2-0.8mm。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处理基板选取作画构图所需尺寸的透明玻璃,对透明玻璃表面进行打磨清理,至透明玻璃通透、表面无污无划痕;步骤二、处理底釉结合层选取烧成温度在800℃以下的低温釉,并向调配完成的釉料中加入占其总量1/4-1/3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均匀混合,制得底釉;将底釉均匀喷涂在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柳松
申请(专利权)人:张柳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