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壮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供配电线路的安全配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085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供配电线路的安全配电装置,包括配电柜和柜门;所述柜门通过铰链转动设置在配电柜的正面,且配电柜的正面上端设置有警报装置;所述配电柜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中央处理器、定位模块、电压对比器、电压传感器、A/D转换器和数据采集器,且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变压器和电压对比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供配电线路的安全配电装置,通过中央处理器、定位模块、电压对比器、电压传感器、电负荷识别器、A/D转换器和数据采集器的配合使用,使其配电装置能自动根据用户端所需要的负载来配置电量,避免了中间环节所造成的电能量的浪费。

Safety distribution device for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afety device for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including cabinet and the cabinet door; the cabinet door hinge is provided in the power distribution cabinet, power distribution cabinet and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alarm device; the inside of the cabinet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former, a central processor, positioning module, voltage contrast converter, voltage sensor, A/D converter and data collector,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CPU and the input end of the transform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voltage sensor;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transformer and the voltage of the input e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the safety of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for distribution lines, with the central processor, the positioning module, voltage comparator, voltage sensor, power load identification, A/D converter and data acquisition, the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configure the electricity quantity according to the load needed by the user, thereby avoiding the waste of electric energy caused by the intermediate l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供配电线路的安全配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于电力设施
,具体为一种用于供配电线路的安全配电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高低压配电控制方式,主要是通过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熔断器、控制继电器、各种主令电路、互感器及各种电工仪表,如电流表、电压表、功率和和电能表等组合成的高低压开关控制柜来实现配电、控制、保护及监控等功能。这种传统的开关柜需要配有多种模拟指针仪表及继电器来实现,给生产及维修带来极大不便,并且它以人工直接操作为主,无法实现计算机智能管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同时由于使用了大量的计量仪器,许多中间环节会造成电能的计量准确性低,造成供电线路的电能浪费,同时,在现有的安全配电装置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延长了维修时间,给用户带来了用电麻烦等问题,使用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供配电线路的安全配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供配电线路的安全配电装置,包括配电柜和柜门;所述柜门通过铰链转动设置在配电柜的正面,且配电柜的正面上端设置有警报装置;所述配电柜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中央处理器、定位模块、电压对比器、电压传感器、A/D转换器和数据采集器,且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变压器和电压对比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压对比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对比器的输入端与A/D转换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A/D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中央处理器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与维修人员移动终端无线连接;所述变压器通过电网电路与用户端电性连接,且用电负荷识别器设置在用户端上;所述用电负荷识别器的输出端与用户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第二无线收发模块与用电负荷识别器无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警报装置包括鸣蜂器和警示灯,且鸣蜂器和警示灯的输入端均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模块具体为GPS定位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门上设置有密码锁,且密码锁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央处理器为ARM9系列中央处理器,所述电压对比器为LM211D型号电压对比器,所述电压传感器为CG10-108型号电压传感器,所述A/D转换器为AD7574型号A/D转换器,所述数据采集器为YL6800型号数据采集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电柜背面开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上设置有防尘网。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用于供配电线路的安全配电装置,通过中央处理器、定位模块、电压对比器、电压传感器、电负荷识别器、A/D转换器和数据采集器的配合使用,使其配电装置能自动根据用户端所使用的负载来配置电量,避免了中间环节所造成的电能量的浪费,同时计量的准确程度高,同时通过电压传感器感应的电压值来判断变压器是否出现故障,维修人员移动终端通过第一无线发射模块与中央处理器无线连接,便于维修人员能实时了解配电装置的工作情况,通过定位模块能快速定位到配电装置的具体位置经纬坐标,提高了维修人员维修效率;在柜门上设置有密码锁,且密码锁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提高了配电装置的防盗性能;在配电柜背面开设有排气孔,提高了配电装置的散热效果;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框图;图中:1-配电柜、2-柜门、3-铰链、4-警报装置、5-变压器、6-鸣蜂器、7-警示灯、8-中央处理器、9-定位模块、10-电压对比器、11-电压传感器、12-A/D转换器、13-数据采集器、14-用户端、15-电负荷识别器、16-第一无线收发模块、17-维修人员移动终端、18-第二无线收发模块、19-密码锁、20-排气孔、21-防尘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供配电线路的安全配电装置,包括配电柜1和柜门2;所述柜门2通过铰链3转动设置在配电柜1的正面,且配电柜1的正面上端设置有警报装置4;所述配电柜1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5、中央处理器8、定位模块9、电压对比器10、电压传感器11、A/D转换器12和数据采集器13,且中央处理器8的输出端与变压器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传感器11的输出端分别与变压器5和电压对比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压对比器10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对比器10的输入端与A/D转换器1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A/D转换器12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器1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定位模块9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中央处理器8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16与维修人员移动终端17无线连接;所述变压器5通过电网电路与用户端14电性连接,且用电负荷识别器15设置在用户端14上;所述用电负荷识别器15的输出端与用户端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13通过第二无线收发模块18与用电负荷识别器15无线连接;所述警报装置4包括鸣蜂器6和警示灯7,且鸣蜂器6和警示灯7的输入端均与中央处理器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定位模块9具体为GPS定位器;所述柜门2上设置有密码锁19,且密码锁19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8为ARM9系列中央处理器,所述电压对比器10为LM211D型号电压对比器,所述电压传感器11为CG10-108型号电压传感器,所述A/D转换器12为AD7574型号A/D转换器,所述数据采集器13为YL6800型号数据采集器;所述配电柜1背面开设有排气孔20,且排气孔20上设置有防尘网21。工作原理本技术用于供配电线路的安全配电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电负荷识别器15设备用户端14上的使用电压信息,并将识别的电量信息通过第二无线收发模块18发送到数据采集器13上进行收集,收集后的收集通过A/D转换器12转换,转换后的信息发送到电压对比器10与电压传感器11感应变压器5的值进行比较,比较后的值发送到中央处理器8中进行处理后再通过中央处理器8控制变压器5所发出的电压,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在电压传感器11感应变压器5的值出现异常时,中央处理器8会控制鸣蜂器6和警示灯7开始工作,达到警示作用,同时中央处理器8还会将出现的异常信息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16发送到维修人员移动终端17上,便于维修人员能及时发现配电装置出现故障,维修人员通过定位模块9能准确定位到配电装置的具体位置经纬坐标,提高了维修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供配电线路的安全配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供配电线路的安全配电装置,包括配电柜(1)和柜门(2);其特征是:所述柜门(2)通过铰链(3)转动设置在配电柜(1)的正面,且配电柜(1)的正面上端设置有警报装置(4);所述配电柜(1)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5)、中央处理器(8)、定位模块(9)、电压对比器(10)、电压传感器(11)、A/D转换器(12)和数据采集器(13),且中央处理器(8)的输出端与变压器(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传感器(11)的输出端分别与变压器(5)和电压对比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压对比器(10)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对比器(10)的输入端与A/D转换器(1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A/D转换器(12)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器(1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定位模块(9)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中央处理器(8)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16)与维修人员移动终端(17)无线连接;所述变压器(5)通过电网电路与用户端(14)电性连接,且用电负荷识别器(15)设置在用户端(14)上;所述用电负荷识别器(15)的输出端与用户端(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13)通过第二无线收发模块(18)与用电负荷识别器(15)无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供配电线路的安全配电装置,包括配电柜(1)和柜门(2);其特征是:所述柜门(2)通过铰链(3)转动设置在配电柜(1)的正面,且配电柜(1)的正面上端设置有警报装置(4);所述配电柜(1)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5)、中央处理器(8)、定位模块(9)、电压对比器(10)、电压传感器(11)、A/D转换器(12)和数据采集器(13),且中央处理器(8)的输出端与变压器(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传感器(11)的输出端分别与变压器(5)和电压对比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压对比器(10)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对比器(10)的输入端与A/D转换器(1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A/D转换器(12)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器(1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定位模块(9)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中央处理器(8)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16)与维修人员移动终端(17)无线连接;所述变压器(5)通过电网电路与用户端(14)电性连接,且用电负荷识别器(15)设置在用户端(14)上;所述用电负荷识别器(15)的输出端与用户端(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壮王民赵冬晖屈海军朱汀林世伟孔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刘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