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装置及配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20597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装置及配电装置,在采用两个第一电流互感器分别测量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中任意两相交流电流的测量回路中,增加了三个测量精度高于第一电流互感器的第二电流互感器,从而可以分别通过增加的三个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为负载提供三相交流电流,进而满足了负载的使用需求。而且,可以选择三个阻抗较小的第二电流互感器,这样,对两个第一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影响较小,进而,在尽可能地保证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不受影响的同时,为负载提供了三相交流电流,满足了负载的使用需求。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measuring circuit for three-phase AC power supply system were measured by any two alternating currents in two of the first current transformer, an increase of three accuracy higher than second current transformer first current transformer, which can be respectively two side by increasing three second of the current transformer provides three-phase AC current for the load, and then to meet the load demand. Also, you can choose second current transformers, three impedance is small so that the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of less influence on two first and then the current transformer, in as much as possible to ensur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is not affecte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s a three-phase alternating current for the load, to meet the load dem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
,尤其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及配电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35KV及以下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比如: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经过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通常采用两相电流互感器V/V型接线方式(即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参阅图1所示,该接线方式为A、C两相分别通过各自的电流互感器和电流表与中性线构成回路,用A、C两相的合成电流形成反相的B相电流,并在中性线上接入用于测量B相电流的电流表,从而,通过利用A、B、C三相电流分别对应的电流表,完成电流测量。实际应用中,大多数新型设备通常要使用三相交流电流,但是,现有的采用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的配电柜无法满足大多数新型设备的使用需求,只能在停电处理后,对现有的配电柜进行改造,才能通过改造后的配电柜为新型设备提供三相交流电流。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通过较长的电缆为新型设备提供三相交流电流,从而增加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负载,进而影响了测量准确度和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及配电装置,用以在尽可能地保证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不受影响的同时,为负载提供三相交流电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包括:两个第一电流互感器和三个第二电流互感器,两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分别用于测量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中任意两相交流电流,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高于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其中,两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中的一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和三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中的一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串联形成第一支路;两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中的另一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和第二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串联形成第二支路;第三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形成第三支路,且上述第一支路、上述第二支路和上述第三支路并联形成的电路一端接地;三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分别形成上述供电装置的三相电流输出端。较佳的,上述第一支路中的一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首端与一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出线端串联连接,一次侧尾端分别与第二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尾端和第三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首端并联连接;上述第二支路中的第二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首端与另一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出线端串联连接;上述第三支路中的第三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一次侧尾端分别与一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进线端和另一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进线端并联连接,并接地。较佳的,上述第一支路、上述第二支路和上述第三支路中还分别串联有一个电流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装置,包括:两个第一电流互感器和三个第二电流互感器,两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分别用于测量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中任意两相交流电流,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高于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其中,两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中的一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和三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中的一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串联形成第一支路;两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中的另一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和第二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串联形成第二支路;第三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形成第三支路,且上述第一支路、所上述第二支路和上述第三支路并联形成的电路一端接地;三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分别形成上述配电装置的三相电流输出端。较佳的,上述第一支路中的一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首端与一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出线端串联连接,一次侧尾端分别与第二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尾端和第三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首端并联连接;上述第二支路中的第二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首端与另一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出线端串联连接;上述第三支路中的第三个上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一次侧尾端分别与一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进线端和另一个上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进线端并联连接,并接地。较佳的,上述第一支路、上述第二支路和上述第三支路中还分别串联有一个电流表。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及配电装置,在采用两个第一电流互感器分别测量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中任意两相交流电流的测量回路中,增加了三个测量精度高于第一电流互感器的第二电流互感器,从而可以分别通过增加的三个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为负载提供三相交流电流,进而满足了负载的使用需求。而且,可以选择三个阻抗较小的第二电流互感器,这样,对两个第一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的影响较小,进而,在尽可能地保证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不受影响的同时,为负载提供了三相交流电流,满足了负载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现有技术中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供电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配电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当然,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至少包括:两个第一电流互感器(即LH1和LH1')和三个第二电流互感器(即LH2、LH2'和LH2”),两个第一电流互感器分别用于测量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中任意两相交流电流,第二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高于第一电流互感器,其中,两个第一电流互感器中的一个第一电流互感器LH1的二次侧和三个第二电流互感器中的一个第二电流互感器LH2的一次侧串联形成第一支路;两个第一电流互感器中的另一个第一电流互感器LH1'的二次侧和第二个第二电流互感器LH2'的一次侧串联形成第二支路;第三个第二电流互感器LH2”的一次侧形成第三支路,且上述第一支路、上述第二支路和上述第三支路并联形成的电路一端接地GND;三个第二电流互感器(即LH2、LH2'和LH2”)的二次侧分别形成上述供电装置的三相电流输出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供电装置,增加了三个测量精度高于第一电流互感器的第二电流互感器,这样,就可以通过增加的三个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为负载提供三相交流电流,进而,满足了负载的使用需求。而且,可以选择三个阻抗较小的第二电流互感器,这样,对两个第一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的影响较小,进而,在尽可能地保证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不受影响的同时,为负载提供了三相交流电流,满足了负载的使用需求。在具体实施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供电装置可以有多种连接方式实现其功能,可选的,上述供电装置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连接方式:上述第一支路中的一个第二电流互感器LH2,一次侧首端LH2-P1与一个第一电流互感器LH1的二次侧出线端LH1-S2串联连接,一次侧尾端LH2-P2分别与第二个第二电流互感器LH2'的一次侧尾端LH2'-P2和第三个第二电流互感器LH2”的一次侧首端LH2”-P1并联连接;上述第二支路中的第二个第二电流互感器LH2',一次侧首端LH2'-P1与另一个第一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供电装置及配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电流互感器和三个第二电流互感器,两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分别用于测量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中任意两相交流电流,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和三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串联形成第一支路;两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和第二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串联形成第二支路;第三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形成第三支路,且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三支路并联形成的电路一端接地;三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分别形成所述供电装置的三相电流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电流互感器和三个第二电流互感器,两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分别用于测量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中任意两相交流电流,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和三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串联形成第一支路;两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和第二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串联形成第二支路;第三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形成第三支路,且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三支路并联形成的电路一端接地;三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分别形成所述供电装置的三相电流输出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首端与一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出线端串联连接,一次侧尾端分别与第二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尾端和第三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首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二支路中的第二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首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出线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三支路中的第三个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一次侧尾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进线端和另一个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进线端并联连接,并接地。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三支路中还分别串联有一个电流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殿臣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