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001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腿、提升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支撑腿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侧;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腿内,所述提升机构用于连接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可相对移动;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腿上并与所述提升机构动力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螺纹传动来稳步提升支撑腿的高度,实现连续且稳定的提升过程,避免半挂车晃动,整个装置安全稳定可靠。

Lightweight semi-trailer suppor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ghtweight semi-trailer supporting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ing leg,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power mechanism; the support leg comprises an inner pipe and the outer pipe, the outer sleev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inner tube;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legs, being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tube and the the inner tube with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outer tube and the inner tube can move relatively; the power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leg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of power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weight semi-trailer support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through the screw drive to steadily increase the height of the support leg, to realize the continuous and stable process of ascension, to avoid the semi-trailer shaking, the whole device is safe and stabl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半挂车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半挂车是现代运输业中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运输工具,半挂车在行驶时其前端可与牵引车相连以被其支撑且牵引拖动,当不行驶时可将半挂车的前端与牵引车脱挂,为了在脱挂后对半挂车的前端进行支撑,半挂车近前端的底部往往会设置有半挂车支撑装置,但是很多支撑装置通过定位销逐段提升支撑高度,这样的设置难以自由调控支撑高度并且在提升过程中挂车容易晃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公开了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腿、提升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支撑腿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侧;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腿内,所述提升机构用于连接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可相对移动;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腿上并与所述提升机构动力连接。通过提升机构控制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相对移动,实现稳定提高支撑腿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座和丝杆;所述固定座外侧与所述内管内壁固定,所述固定座设有螺纹通孔;所述丝杆通过该螺纹通孔与所述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上端伸出所述内管,所述丝杆的上端通过一环形凸台与所述外管的内壁固接。通过固定座和丝杆的螺纹连接可以更加稳定地提升外管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轴环,所述轴环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轴环位于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固定座之间;所述轴环的半径大于所述螺纹通孔的半径。轴环的设置可以防止丝杆的位置过低。进一步地,还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横穿所述外管,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杆可以将动力传递至另一支撑腿。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转动轴的内端穿入至所述外管内,外端伸出至所述支撑腿外;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固定在所述转动轴的内端;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固定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固定在所述丝杆的上端,所述第三齿轮为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三齿轮的中心轴线互相垂直;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直齿轮部和锥齿轮部,所述直齿轮部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锥齿轮部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通过不同齿轮的啮合稳定地将动力输入至提升机构中。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齿数少于所述第二齿轮直齿轮部的齿数,所述第四齿轮套设固定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转动轴可沿轴向移动以使第一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不同的转速控制支撑腿提升速度。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卡位套,所述卡位套与所述支撑腿固定,所述转动轴可与所述卡位套相对移动,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卡位套之间设有卡位机构。利用卡位机构可以使转动轴在使用时更加稳定。进一步地,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卡位槽、弹珠、弹簧和容置槽;所述卡位槽设置在所述卡位套内壁,所述容置槽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侧壁,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置槽底部,另一端与所述弹珠固定;所述卡位槽与所述弹珠配合。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使转动轴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卡位槽为环形槽。进一步地,所述卡位套内至少设置有两条卡位槽。本技术的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螺纹传动来稳步提升支撑腿的高度,实现连续且稳定的提升过程,避免半挂车晃动,整个装置安全稳定可靠。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支撑腿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支撑腿上半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腿10、提升机构、动力机构和传动杆40。本实施例中共包括两个支撑腿10,两个支撑腿10通过传动杆40动力连接。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腿10内,用于改变支撑腿10的高度。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腿10上并与所述提升机构动力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可提供动力输入,使提升机构执行动作从而改变支撑腿10的高度。支撑腿10的顶部与挂车车体接触,从而支撑挂车。所述支撑腿10包括内管11和外管12,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11和外管12均是空心的方管,所述外管12套设在所述内管11外侧。所述外管12的上端高于所述内管11的上端,所述外管12与所述内管11可以相对移动。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座21、丝杆22和轴环23。所述固定座21外侧与所述内管11内壁固定,所述固定座21设有螺纹通孔211;所述丝杆22通过该螺纹通孔211与所述固定座21活动连接,所述丝杆22旋入至所述固定座21的螺纹通孔211中。所述丝杆22上端有一端光滑不分,所述丝杆22的上端的光滑部分伸出所述内管11,所述丝杆22的上端通过一环形凸台221与所述外管12的内壁固接。所述环形凸台221套设在所述丝杆22的光滑部分外,所述丝杆22可在所述环形凸台221中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凸台221下方设置有推力球轴承。所述轴环23套设在所述丝杆22上,所述轴环23位于所述环形凸台221与所述固定座21之间;所述轴环23的半径大于所述螺纹通孔211的半径。当所述丝杆22转动时,所述固定座21和内管11相对地面静止,所以丝杆22会在竖直方向移动,同时带动环形凸台221移动,环形凸台221又与外管12固接,从而提升或降低外管12高度。所述传动杆40横穿所述支撑腿10,所述传动杆40连接两个支撑腿10并在两个支撑腿10之间传递动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动轴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第三齿轮34、第四齿轮35和卡位套36。所述第二齿轮33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三齿轮34的中心轴线互相垂直;所述转动轴31沿水平方向插入至所述支撑腿10内,所述转动轴31位于支撑腿10内的内端插入至所述环形凸台221中,外端在所述支撑腿10外。所述第一齿轮32套设固定在所述转动轴31的内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32为直齿轮;所述第二齿轮33套设固定在所述传动杆40上,所述第二齿轮33与所述传动杆40一起转动。所述第三齿轮34套设固定在所述丝杆22的上端;所述第二齿轮33包括直齿轮部331和锥齿轮部332,所述直齿轮部331与所述第一齿轮32啮合,所述锥齿轮部332与所述第三齿轮34啮合。所述第三齿轮34是锥齿轮,第三齿轮34转动时可以带动所述丝杆22转动。所述第四齿轮35的齿数少于所述第二齿轮33直齿轮部331的齿数,所述第四齿轮35套设固定在所述传动杆40上;所述第四齿轮35是直齿轮,所述第四齿轮35和所述第二齿轮33共同固定在所述传动杆40上,所述第二齿轮33直齿轮部331的齿数与所述第四齿轮35的齿数不一样,使得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32配合时可以产生不同的转速比,从而实现不同挡位的转速。所述转动轴31可沿轴向移动以使第一齿轮32与所述第四齿轮35啮合。所述转动轴31上套设有卡位套36,所述卡位套36与所述支撑腿10固定,所述转动轴31可与所述卡位套36相对移动,所述转动轴31与所述卡位套36之间设有卡位机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卡位槽51、弹珠52、弹簧53和容置槽54。所述卡位槽51设置在所述卡位套36内壁,所述卡位槽51为环形槽,本实施例中,所述卡位套36内至少设置有两条卡位槽51。所述容置槽54设置在所述转动轴31侧壁,所述弹簧53设置在所述容置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提升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支撑腿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侧;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腿内,所述提升机构用于连接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可相对移动;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腿上并与所述提升机构动力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提升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支撑腿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侧;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腿内,所述提升机构用于连接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可相对移动;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腿上并与所述提升机构动力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座和丝杆;所述固定座外侧与所述内管内壁固定,所述固定座设有螺纹通孔;所述丝杆通过该螺纹通孔与所述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上端伸出所述内管,所述丝杆的上端通过一环形凸台与所述外管的内壁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轴环,所述轴环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轴环位于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固定座之间;所述轴环的半径大于所述螺纹通孔的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横穿所述外管,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半挂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转动轴的内端穿入至所述外管内,外端伸出至所述支撑腿外;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固定在所述转动轴的内端;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强吴淑敏凃新才杨旻瑞李炳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富华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