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9014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2:17
提供一种即便是在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的轴向第一侧配置侧板的情况下,也能降低气隙的周向偏移的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旋转电机(10)包括:定子(11);转子(1),该转子(1)以隔着气隙(G)的方式配置于定子(11)的径向内侧;以及圆盘状的侧板(30),该侧板(30)配置于转子(1)的轴向第一侧(X1),并固定于转子(1),侧板(30)延伸至比气隙(G)的径向位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在沿轴向(X)观察时与气隙(G)重叠的位置具有通孔(33)。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rovided is a rotating motor that can reduce the circumferential offset of the air gap even in the case of an axial first side configuration of an air gap between the stator and the rotor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rotary motor (10) includes a stator (11); the rotor (1), the rotor (1) to across the air gap (G) arranged in the stator (11) radially inside; and side disk (30), the side plate (30)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of the rotor (1) the axial (X1), and is fixed on the rotor (1), side plate (30) extends to the air gap ratio (G) of the radial position on the radial lateral position, and in the axial direction (X) observation and air gap (G) overlapping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定子、转子及固定于转子的侧板的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与上述旋转电机相关联,已经获知了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转子11的轴向的第二侧与内燃机的曲柄轴13连接,转子11的轴向的第一侧经由固定于转子11的驱动板14与变速机的输入轴端面板18连接。同轴配置的内燃机及混合动力车用电动机10的一方或双方的驱动力经由变速机传递至车辆。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固定于转子11的轴向的第一侧的驱动板14延伸至比转子11与定子12之间的气隙的径向位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在转子21的轴向的第一侧固定有飞轮7。侧板7延伸至比气隙的径向位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旋转电机配置于内燃机与变速机之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24249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165420号公报然而,在车辆的内燃机与变速机之间组装定子及转子时,若周向上各部分的气隙产生偏移,则旋转电机的磁非平衡变大,旋转电机的振动、电磁声、性能偏差等可能会增加。另外,因车辆的振动、车用驱动装置的热变形等而容易使定子与转子接触。然而,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那样,若在气隙的轴向的第一侧配置有驱动板、飞轮,则当组装定子及转子时,难以进行气隙的确认、调节。因此,在组装完车用驱动装置之后使旋转电机旋转的情况下,在产生异常声音之后才能确认不良情况,需要对车用驱动装置进行分解、再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即便是在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的轴向第一侧配置侧板的情况下,也能降低气隙的周向偏移的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包括:圆筒状的定子;圆筒状的转子,该转子以隔着气隙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以及圆盘状的侧板,该侧板配置于所述转子的轴向的一侧即轴向第一侧,并固定于所述转子,所述侧板延伸至比所述气隙的径向位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所述气隙重叠的位置具有通孔。另外,如上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执行零件准备工序、支承机构固定工序及拔出工序,其中,在所述零件准备工序中,准备所述定子、所述转子及所述侧板,所述定子、所述转子及所述侧板处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所述通孔重叠的所述气隙的部分处夹入用于调节该气隙的间隙调节构件的状态,在所述支承机构固定工序中,将由所述零件准备工序准备的所述定子及所述转子固定于支承机构,并相互地定位所述定子及所述转子,在所述拔出工序中,在所述支承机构固定工序之后,将所述间隙调节构件穿过所述通孔朝所述轴向第一侧拔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能从侧板的轴向第一侧经由通孔对气隙进行确认、调节。由此,能降低气隙的周向偏移。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能通过以下制造方法有效地降低气隙的周向偏移:将预先在气隙中夹入间隙调节构件而降低了气隙的偏移的状态下的定子及转子固定于支承机构,在固定后,穿过通孔拔出间隙调节构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固定于支承机构、且未固定有连接构件的状态下的旋转电机的纵剖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固定于支承机构、且固定有连接构件的状态下的旋转电机的纵剖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定子及转子的横剖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侧板的平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图1的状态下的旋转电机的平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定子及转子的主要部分横剖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二的侧板的平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二的旋转电机的平面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的零件准备工序中所准备的旋转电机的纵剖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的零件准备工序中所准备的旋转电机的主要部分横剖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的间隙调节构件的平面图。图1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的支承机构固定工序的旋转电机及支承机构的纵剖图。图14是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的支承机构固定工序固定的旋转电机及支承机构的纵剖图。图1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的拔出工序的旋转电机及支承机构的纵剖图。图1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三的连接构件固定工序的旋转电机、支承机构及连接构件的纵剖图。符号说明α极齿的间距角度β通孔的角度宽度1转子3a最外周部(磁极突部)9第二侧配置构件10旋转电机11定子17极齿20曲柄轴25壳体构件30侧板33通孔40连接构件41紧固构件50间隙调节构件51支承机构52贯穿突出部57动力传递机构53内燃机C转子的旋转轴心E通孔的角度间隔G气隙X轴向X1轴向第一侧X2轴向第二侧具体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一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一的旋转电机10进行说明。旋转电机10包括转子1及定子11。将与转子1的旋转轴心C平行的方向定义为轴向X。将轴向X的一侧定义为轴向第一侧X1,并将轴向X的另一侧、即与轴向第一侧X1相反的一侧定义为轴向第二侧X2。将周向、径向设为相对于转子1的旋转轴心C而言的周向、径向。图1是用穿过旋转轴心C的平面剖开的剖视图,其表示定子11及转子1固定于支承机构51但连接构件40未固定于侧板30的状态下的旋转电机10。图2是用穿过旋转轴心C的平面剖开的剖视图,其表示定子11及转子1固定于支承机构51且连接构件40固定于侧板30的状态下的旋转电机10。图3是用与旋转轴心C垂直的平面剖开定子11及转子1的剖视图。图4是从轴向第一侧X1朝轴向第二侧X2观察侧板30的平面图。图5是在图1的状态下从轴向第一侧X1朝轴向第二侧X2观察旋转电机10的平面图。旋转电机10包括:圆筒状的定子11;以及圆筒状的转子1,该转子1隔着气隙G配置于定子11的径向内侧。气隙G被设为圆筒状的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10被设为永磁同步型的旋转电机,在定子11上卷绕安装有绕组12,在转子1上设有永磁体2。定子11及转子1被支承机构51相互定位。在定子11及转子1被支承机构51相互定位的状态下,气隙G的轴向第二侧X2被第二侧配置构件9覆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旋转电机10组装于车用驱动装置56以作为车辆的驱动力源。在旋转电机10的轴向第二侧X2配置有内燃机53,转子1固定支承于内燃机53的曲柄轴20。定子11固定支承于壳体构件25。气隙G的轴向第二侧X2被作为第二侧配置构件9的壳体构件25或内燃机53(在本例中为壳体构件25的侧壁29)覆盖。另外,在旋转电机10的轴向第一侧X1配置有朝车轮传递驱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57,固定于侧板30的连接构件40被设为动力传递机构57的输入构件。<定子11>定子11包括呈圆筒状的定子铁心13,该定子铁心13由电磁钢板沿轴向X层叠而成。如图3所示,定子铁心13具有多个极齿17(本例中为二十四个),这多个极齿17沿周向均等间隔地配置,并朝径向内侧突出。各极齿17形成为朝径向内侧及轴向X延伸的长方体状。在周向上相邻的极齿17之间的空间被设为供绕组12插入的槽。在本实施方式中,绕组方式被设为集中卷绕,在各极齿17上卷绕安装有一个绕组12。另外,绕组方式也可以是分布卷绕。定子11包括从定子铁心13朝轴向X的两侧突出的绕组12的部分即线圈端部12a(参照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心13在各槽的位置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定子;圆筒状的转子,该转子以隔着气隙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以及圆盘状的侧板,该侧板配置于所述转子的轴向的一侧即轴向第一侧,并固定于所述转子,所述侧板延伸至比所述气隙的径向位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所述气隙重叠的位置具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02 JP 2016-039656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定子;圆筒状的转子,该转子以隔着气隙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以及圆盘状的侧板,该侧板配置于所述转子的轴向的一侧即轴向第一侧,并固定于所述转子,所述侧板延伸至比所述气隙的径向位置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所述气隙重叠的位置具有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以在周向上分散的方式设有三个以上,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通孔的角度间隔分别被设定为150度以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在周向上以均等角度间隔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有所述转子的磁极数与所述定子的极齿数的公约数中三以上的数量。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有偶数个,一对所述通孔分别被配置成相对于所述转子的旋转轴心呈点对称。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最外周部的径向外侧的所述气隙的部分重叠的位置,所述最外周部是所述转子中突出至最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部分。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所述转子的磁极位置的径向外侧的所述气隙的部分重叠的位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的与各个磁极位置相对应的外周面的周向部分处设置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磁极突部。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角度宽度处于所述定子的铁心极齿的间距角度以上。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子及所述转子被支承机构相互定位的状态下,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所述通孔重叠的所述气隙的部分夹住用于调节该气隙的间隙调节构件。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节构件从被夹在所述气隙中的部分朝所述轴向第一侧延伸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矶田仁志大桥直树岩本和幸井上正哉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