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非对称磁极的永磁电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741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非对称磁极的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心和永磁体;转子铁心为导磁材料,转子铁心的圆周外表面或内表面沿周向均匀布设有2i个铁心凸极,其中,i=p/3,p为电机极对数,且p为3的倍数;相邻两个铁心凸极之间的转子铁心的圆周外表面或内表面均设置有两个永磁体槽,每个永磁体槽内各嵌套一个永磁体;每个永磁体的圆心角均小于或等于对应永磁体槽的圆心角;位于相邻两个铁心凸极之间的两个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且位于同一个铁心凸极两侧的两个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降低电机成本和保证转矩输出能力的同时,削弱转轴端部的漏磁及其磁化,并降低转矩脉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非对称磁极的永磁电机转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含非对称磁极的永磁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近些年,由于永磁电机具有高转矩密度、高效率,被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和航空航天等场合。高能量密度的稀土永磁材料在永磁电机的设计和产品化中备受青睐。传统的永磁电机使用大量价格较高的稀土永磁材料,是其生产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利技术专利200710010915.0提供了交替极永磁电机,永磁体的数量仅为传统永磁电机的一半,降低了电机的总成本。但是,交替极永磁电机的转轴端部会有单极性漏磁,使得电机的转轴发生磁化,这将对整个电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专利技术专利201611011019.1提出采用转子分段的方法,在转子和转轴内部提供漏磁路径,削弱了转轴端部的磁化。然而,仍存在着如下不足:1.会使得气隙中产生轴向漏磁,降低了电机的转矩输出能力。2.交替极永磁电机在q=0.5(q为每极每相槽数)时,其反电势中含有大量偶次谐波,这会增加电机的转矩脉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含非对称磁极的永磁电机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含非对称磁极的永磁电机转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非对称磁极的永磁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心和永磁体;转子铁心为导磁材料;转子铁心的圆周外表面或内表面沿周向均匀布设有2i个铁心凸极,其中,i=p/3,p为电机极对数,且p为3的倍数;相邻两个铁心凸极之间的转子铁心的圆周外表面或内表面均设置有两个永磁体槽,每个永磁体槽内各嵌套一个永磁体;每个永磁体的圆心角均小于或等于对应永磁体槽的圆心角;位于相邻两个铁心凸极之间的两个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且位于同一个铁心凸极两侧的两个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非对称磁极的永磁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心和永磁体;转子铁心为导磁材料;转子铁心的圆周外表面或内表面沿周向均匀布设有2i个铁心凸极,其中,i=p/3,p为电机极对数,且p为3的倍数;相邻两个铁心凸极之间的转子铁心的圆周外表面或内表面均设置有两个永磁体槽,每个永磁体槽内各嵌套一个永磁体;每个永磁体的圆心角均小于或等于对应永磁体槽的圆心角;位于相邻两个铁心凸极之间的两个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且位于同一个铁心凸极两侧的两个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非对称磁极的永磁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永磁体的圆心角均小于对应永磁体槽的圆心角,每个永磁体与相邻铁心凸极之间均设置有周向隔磁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非对称磁极的永磁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周向隔磁槽的系数其中θb为周向隔磁槽的圆心角,θm为永磁体的圆心角,kc取值范围在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李健吴科明刘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