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铁不粘锅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978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铁不粘锅及其加工工艺,涉及厨具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铁不粘锅的加工工艺包括:在锅体的内表面、外表面均热喷涂一层钛铝合金层,锅体包括将依次放置的厚度为0.4~1.0mm的第一铁金属层、厚度为0.5~5.0mm的铝金属层以及厚度为0.4~1.0mm的第二铁金属层加压形成的复合层;在内表面的钛铝合金层上喷涂不粘涂料后对锅体进行烧结。此加工工艺保证了能有效提高复合铁不粘锅表面硬度、耐磨损性能、耐酸性以及导热性能,同时能防止涂层脱落。一种复合铁不粘锅,此复合铁不粘锅通过此加工工艺制备而成,其硬度、导热性能、耐酸性以及耐磨损性能优良。

Composite iron non stick pot and processing technique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site iron non stick pot and a processing technique thereof, relating to the field of kitchen utensils.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process of composite iron non stick pan: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pan body,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rmal spraying a layer of titanium Aluminum Alloy layer, the pot body comprises in turn placed thickness is 0.4 ~ 1.0mm, the metal layer thickness of the first iron is 0.5 ~ 5.0mm and the thickness of aluminum metal layer 0.4 ~ second iron composite layer metal layer 1.0mm pressure forming; spraying nonstick coating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itanium Aluminum Alloy layer after sintering on the pot body. The processing techniqu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face hardness, wear resistance, acid resistance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non stick pan, and prevent the coating from falling of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posite iron non stick pot, and the composite iron non stick pot is prepared by the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hardness, thermal conductivity, acid resistance and abrasion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铁不粘锅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具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复合铁不粘锅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锅是厨房中必不可少的器具。按用途可分为:砂锅、汤锅、奶锅和电饭煲内胆等。按照其制作材料可以分为:铁锅、铝锅和不锈钢锅等。由于制作材料不同,因此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做饭不会粘锅底的不粘锅,由于其不粘锅底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顾客的青睐。然而现有技术中,不粘锅表面的存在硬度不高、不耐磨损、导热性不好、涂层容易脱落、耐酸性不符合标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铁不粘锅的加工工艺,此加工工艺保证了能有效提高复合铁不粘锅表面硬度、耐磨损性能、耐酸性以及导热性能,同时能防止涂层脱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铁不粘锅,此复合铁不粘锅通过此加工工艺制备而成,其硬度、导热性能、耐酸性以及耐磨损性能优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铁不粘锅的加工工艺包括:在锅体的内表面、外表面均热喷涂一层钛铝合金层;在内表面的钛铝合金层上喷涂不粘涂料后对锅体进行烧结。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铁不粘锅,其通过此复合铁不粘锅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合铁不粘锅的及其加工工艺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锅体内表面、外表面均热喷涂一层钛铝合金层,钛铝合金层具有很好的导热性,从而能避免锅体局部受热温度过高的问题出现,同时能帮助铁锅内的食物均匀受热,食物的味道更鲜美。其中,锅体是采用铁铝铁金属复合而成的复合层,此复合层能提高锅体的传热效率。其次,在内表面的钛铝合金层上喷涂不粘涂料并且对锅体进行烧结。由于热喷涂铝后的钛铝合金层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因此在具有粗糙度的表面喷涂不粘涂料,不粘涂料与钛铝合金层之间的结合更牢固,且提高了锅体的耐磨性能。同时,通过对锅体进行烧结作业,经过烧结作业后的不粘涂料与钛铝合金层之间的结合力得到进一步地提高,从而使得不粘涂层不易脱落。并且,由于钛铝合金层的导热性能良好,能帮助锅体均匀受热,经过钛铝合金层导热后的热量传递到不粘涂层后,不粘涂层也能均匀受热,从而进一步避免了锅体由于局部受热温度过高而出现涂层脱落的现象出现。更进一步地,不粘涂层与钛铝合金层结合后具有很好的耐酸性,能相应地提高复合铁不粘锅锅体的耐酸性能。因此,通过上述的复合铁不粘锅的加工工艺加工制造而成的复合铁不粘锅的硬度、导热性能、耐酸性、使用寿命以及耐磨损性能优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铁不粘锅的加工工艺的第一种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铁不粘锅的加工工艺的第二种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合铁不粘锅及其加工工艺进行具体说明。参阅图1,一种复合铁不粘锅的加工工艺包括:在锅体的内表面、外表面均热喷涂一层钛铝合金层,钛铝合金层具有很好的导热性,从而能避免锅体局部受热温度过高的问题出现,同时能帮助铁锅内的食物均匀受热,食物的味道更鲜美。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对内表面以及外表面喷涂的材料进行相应的选择,例如内表面可以喷涂钛金属,外表面可以喷涂铝金属,又或者是内表面喷涂钛铝合金,外表面喷涂铝金属等,外表面喷涂铝金属有利于提高不粘锅的导热性能,同时减小了钛金属的用量,节约了经济成本,本专利技术不做限定。在钛铝合金层上喷涂不粘涂料后对锅体进行烧结,由于热喷涂铝后的钛铝合金层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因此在具有粗糙度的表面喷涂不粘涂料,不粘涂料与钛铝合金层之间的结合更牢固,且提高了锅体的耐磨性能。同时,通过对锅体进行烧结作业,经过烧结作业后的不粘涂料与钛铝合金层之间的结合力得到进一步地提高,从而使得不粘涂层不易脱落。并且,由于钛铝合金层的导热性能良好,能帮助锅体均匀受热,经过钛铝合金层导热后的热量传递到不粘涂层后,不粘涂层也能均匀受热,从而进一步避免了锅体由于局部受热温度过高而出现涂层脱落的现象出现。更进一步地,不粘涂层与钛铝合金层结合后具有很好的耐酸性,能相应地提高复合铁不粘锅锅体的耐酸性能。具体地,钛铝合金层的厚度为10~200μm。当钛铝合金层的厚度在此区间范围内时,一方面能为表面涂层提供较高的耐磨性,另一方面使得与不粘涂料结合后的结合层的硬度更高,且更不易脱落。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钛铝合金层的具体地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获得的耐磨性能以及硬度性能进行相应的调整,本专利技术不做限定。具体地,热喷涂钛铝合金层是采用电弧喷涂设备进行喷涂,将直径为1~3mm的铝丝以及直径为1~3mm的钛丝分别装入电弧热喷涂设备的喷枪的两极中,且喷枪压力为0.5~0.8MPa。利用此直径的铝丝以及钛丝进行喷涂,喷涂后的均匀度更好。并且,当喷枪压力维持在此范围内时,喷出的铝金属厚度均匀,且此钛铝合金层与锅体的基体能牢固结合,从而使得锅体的强度以及粗糙度得到提高。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喷枪压力的具体选择值,可以根据喷涂环境以及喷涂的原料进行相应的调整,铝丝以及钛丝的直径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相应地调整,本专利技术不做限定。具体地,钛铝合金层上喷涂的不粘涂料为至少两层。由于通过喷枪喷射的涂层是均匀的且质地较薄的,因此喷涂至少两层不粘涂料后得到的不粘涂料层的厚度得到了保证,相应地提高了不粘涂层的硬度,避免了不粘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快速地被消耗等问题,使得喷涂后的不粘涂料满足了我们对于各方面性能的要求。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喷涂的具体地层数,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相应地调整,本专利技术不做限定。作为优选地方案,喷涂的不粘涂料的层数为三层,根据喷涂的基本厚度,当不粘涂料的层数为三层时,此复合铁不粘锅的性能较好。当然,由于喷涂的基本厚度不可控,因此最佳的层数可以根据喷涂的厚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地,不粘涂料为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聚四氟乙烯不粘涂料层还能采用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不粘涂料层进行相应地替代,例如可以为陶瓷涂层等,本专利技术不做限定。具体地,烧结是将预成型品加热至熔点(327℃)以上,并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使聚合物分子由结晶形逐渐转变为无定型,使分散的树脂颗粒通过相互熔融扩散黏结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烧结是将锅体在380~440℃的温度下进行的。锅体在此烧结温度的范围内时,可以帮助不粘涂层与钛铝合金层良好的结合,同时使得涂层的气孔缩小、收缩率增大、结合层的致密度以及硬度得到提高,从而避免了不粘涂层容易脱落等问题的出现。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烧结的确切温度可以根据环境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铁不粘锅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铁不粘锅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锅体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均热喷涂一层钛铝合金层,所述锅体包括将依次放置的厚度为0.4~1.0mm的第一铁金属层、厚度为0.5~5.0mm的铝金属层以及厚度为0.4~1.0mm的第二铁金属层加压形成的复合层;在所述内表面的所述钛铝合金层上喷涂不粘涂料后对所述锅体进行烧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铁不粘锅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锅体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均热喷涂一层钛铝合金层,所述锅体包括将依次放置的厚度为0.4~1.0mm的第一铁金属层、厚度为0.5~5.0mm的铝金属层以及厚度为0.4~1.0mm的第二铁金属层加压形成的复合层;在所述内表面的所述钛铝合金层上喷涂不粘涂料后对所述锅体进行烧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铁不粘锅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铝合金层的厚度为10~200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铁不粘锅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热喷涂所述钛铝合金层是采用电弧喷涂设备进行喷涂,将直径为1~3mm的铝丝以及直径为1~3mm的钛丝分别装入所述电弧热喷涂设备的喷枪的两极中,且所述喷枪压力为0.5~0.8MP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铁不粘锅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铝合金层上喷涂的所述不粘涂料的层数为至少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安在黄恩点郑孝畅王江红梁仁球雷宏林付祥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安在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