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和模内发泡成型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性预发泡聚合物材料,特别是涉及基于聚烯烃粒子的阻燃性预发泡聚合物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将这样的阻燃性预发泡聚合物材料进行模内发泡或挤出发泡而制作的阻燃性发泡品。如此成型的模内发泡成型体或挤出发泡品特别是在用于车辆、建筑物、构筑物、家具、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的用途中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制造上述阻燃性预发泡聚合物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常通过对热塑性聚合物添加含磷化合物或含卤素化合物来赋予阻燃性。含磷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混合物也作为阻燃剂使用。涉及这样的化合物的第1课题在于阻燃性效果非常弱或得到的阻燃性塑料的热稳定性非常低。膦酸的盐也会在塑料的热性质方面引起轻度的变化,因此显示出是用于聚合物的有效的阻燃性添加物,但显示阻燃性效果仍不充分。推测含卤素有机化合物通过化学或物理性地妨碍燃烧过程来发生作用。例如,推测有机卤素形态(例如,十溴二苯醚、六溴环癸烷和四溴双酚A等)生成与自由基有机聚合物相互作用的溴化氢。然而,近年来,发现各个溴化阻燃剂(例如,多溴化二苯醚)有可能对环境和人的健康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是含有有机磷系化合物(B)和受阻胺(C)的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所述有机磷系化合物(B)为选自烷基膦酸和芳基膦酸以及它们的酯、环状膦酸酯、环状双膦酸酯中的至少1种并且不含氮,所述受阻胺(C)是具有直接取代于N原子上的OR基的受阻胺,所述R为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所述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100重量%中,含有1.0重量%~10重量%的所述有机磷系化合物(B),含有0.1重量%~5.0重量%的所述受阻胺(C),有机磷系化合物(B)的重量相对于所述受阻胺(C)的重量的比例即(B)/(C)为1.0~2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03 EP 14187638.3;2014.11.20 EP 14194126.01.一种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是含有有机磷系化合物(B)和受阻胺(C)的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所述有机磷系化合物(B)为选自烷基膦酸和芳基膦酸以及它们的酯、环状膦酸酯、环状双膦酸酯中的至少1种并且不含氮,所述受阻胺(C)是具有直接取代于N原子上的OR基的受阻胺,所述R为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所述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100重量%中,含有1.0重量%~10重量%的所述有机磷系化合物(B),含有0.1重量%~5.0重量%的所述受阻胺(C),有机磷系化合物(B)的重量相对于所述受阻胺(C)的重量的比例即(B)/(C)为1.0~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其中,所述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所含的聚烯烃系树脂(A)的重量相对于所述受阻胺(C)和所述有机磷系化合物(B)的重量的合计的比例即(A)/{(B)+(C)}为3~8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其中,所述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100重量%中,含有2.0重量%~4.0重量%的所述有机磷系化合物(B),含有0.3重量%~2.0重量%的所述受阻胺(C)。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其中,所述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所含的聚烯烃系树脂(A)的重量相对于所述受阻胺(C)和所述有机磷系化合物(B)的重量的合计的比例即(A)/{(B)+(C)}为22~35。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其中,所述有机磷系化合物(B)为环状双膦酸酯,所述受阻胺(C)为含三嗪骨架的受阻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其中,所述环状双膦酸酯为以下的结构式所示的季戊四醇二膦酸酯,在此,A1和A2独立地为C1-10烷基、C2-10烯基、苄基、苯基乙基、苯基或萘基。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其中,所述含三嗪骨架的受阻胺含有选自N,N’,N”’-三{2,4-双[(1-烃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基)烷基氨基]-均三嗪-6-基}-3,3’-亚乙基二亚氨基二丙基胺、其单纯的异构体和它们的经交联的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其中,具有10kg/m3~300kg/m3的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埃尔·万拉夫斯廷,南希·拉埃韦伦,
申请(专利权)人:钟化比利时公司,株式会社钟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比利时,B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