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770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衬底、GaN成核层、GaN缓冲层、N型GaN导电层、多量子阱有源区和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多量子阱有源区由5‐15对InGaN量子阱和GaN量子垒交替叠加组成;所述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厚度为200‐400nm;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In原子百分比沿着生长方向由15%渐变降低到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渐变In组分InGaN导电层代替传统的pGaN导电层,可以减小p型层生长过程对量子阱的损伤,提高空穴注入效率,降低LED的工作电压,提高绿光LED的光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渐变In组分p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它利用半导体材料内部的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发生辐射复合,是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而直接发光的。通过设计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射从红外到紫外不同波段的光。氮化物发光二极管以其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以及体积小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发展。发光波长在210~365nm的紫外发光二极管,因其调制频率高、体积小、无汞环保以及高杀菌潜力等优点,在杀菌消毒、生物医药、照明、存储和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发光波长在440~470nm的蓝光发光二极管因其能耗低、寿命长以及环保等优点,在照明、亮化以及显示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发光波长在500~550nm的绿光发光二极管,在亮化和显示以及RGB三基色照明领域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目前GaN基绿光LED的内量子效率很低,不到蓝光LED效率的一半,这大大限制了RGB白光LED在通用照明和可见光通信领域的应用。导致绿光LED量子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有InGaN量子阱晶体质量差、极化效应造成的电子‐空穴波函数分离严重等。世界各国科学家为了提高绿光LED的量子效率投入了大量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GaN基绿光LED空穴注入效率低、发光效率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渐变In组分p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衬底、GaN成核层、GaN缓冲层、N型GaN导电层、多量子阱有源区和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所述多量子阱有源区由5‐15对InGaN量子阱和GaN量子垒交替叠加组成;所述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厚度为200‐400nm;所述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In原子百分比沿着生长方向由15%渐变降低到0。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优选地,所述衬底的厚度为300‐500um。优选地,所述GaN成核层2的厚度为20‐50nm。优选地,所述GaN缓冲层3的厚度为2‐4um。优选地,所述N型GaN导电层4的厚度为2‐4um。优选地,所述InGaN量子阱5的厚度为2.5‐3.5nm。优选地,所述GaN量子垒6的厚度为5‐15nm。优选地,所述多量子阱有源区的厚度为100‐500nm。所述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的生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衬底放入金属有机化学气相化学沉积设备中,在高温、氢气气氛中对衬底片进行清洗,去除衬底表面的污染物;2)将温度降低到550℃,在步骤1)所述的衬底片上生长GaN成核层;3)将反应室温度提高到1100℃,在步骤2)所述的成核层上生长GaN缓冲层;4)在步骤3)所述的GaN层上生长N型GaN导电层,控制掺杂浓度为8×1018cm‐3;5)反应室温度降低到850℃,在步骤4)所述的N型GaN导电层上生长GaN量子垒;6)循环重复如下步骤a)和步骤b)5‐10次,得到InGaN/GaN多量子阱有源区:a)反应室温度降低到750℃,在步骤a)所述的InGaN量子垒上生长InGaN量子阱;b)将反应室温度升至850℃,继续生长GaN量子垒层;7)反应室通入二茂镁、氨气、氮气、三甲基镓和三甲基铟,其中二茂镁、氨气、氮气和三甲基镓流量分别是300cc、16000cc、21000cc、11cc,反应室温度保持850℃,生长过程通入反应室的三甲基铟流量由500cc线性降低到0cc,在步骤6)所述的有源区上生长P型InGaN导电层,控制所述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厚度为200‐400nm。优选地,步骤7)控制掺杂浓度为5×1019cm‐3。所述多量子阱有源区包括InGaN量子阱和GaN量子垒。所述InGaN量子阱的In组分由LED预期的发光波长决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GaN基绿光LED空穴注入效率差,量子阱有源区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其p型InGaN导电层的生长温度比传统pGaN低100℃左右,可以降低p型层生长过程对量子阱的损伤。2)本专利技术采用渐变In组分的pInGaN导电层可以避免异质结界面势垒对空穴的阻挡作用,同时降低欧姆接触势垒高度,减小电压,最终提高GaN基绿光LED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LED的GaN外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LED和传统LED在不同注入电流密度下的光功率曲线;在图中,纵坐标为相对光强,单位是mcd,横坐标是注入电流,单位是mA;图中示出:衬底1、GaN成核层2、GaN缓冲层3、N型GaN导电层4、InGaN量子阱5、GaN量子垒6、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7、多量子阱有源区8、p型AlGaN电子阻挡层9、p型GaN导电层10。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2所示,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衬底1、GaN成核层2、GaN缓冲层3、N型GaN导电层4、多量子阱有源区8和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7;其中,多量子阱有源区8由10对InGaN量子阱5和GaN量子垒6交替层叠组成。衬底1为蓝宝石衬底,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7的铟组分由10%逐渐下降到0。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的生长步骤如下:(1).将蓝宝石衬底放入金属有机化学气相化学沉积设备中,通入氢气,反应室温度升高到1300摄氏度,对衬底片进行高温清洗。(2).将温度降低到550摄氏度,反应室通入氨气、氢气和三甲基镓,在步骤(1)所述的衬底1上生长30nm的GaN成核层2。(3).将反应室温度提高到1100度,通入氨气、氢气和三甲基镓,在步骤(2)所述的GaN成核层2上生长3um的GaN缓冲层3。(4).反应室通入硅烷、氨气、氢气和三甲基镓,在步骤(3)所述的GaN层3上生长N型GaN导电层4,厚度为3um,掺杂浓度为8×1018cm‐3。(5).反应室通入氨气、氮气、三甲基镓和三甲基铟,反应室温度降低到750℃,在步骤(4)所述的N型GaN导电层4上生长InGaN量子阱5,为InGaN势阱层,厚度是3nm。(6).反应室通入硅烷、氨气、氮气、三甲基镓,反应室温度降低到850℃,在步骤(5)所述的InGaN势阱5上生长GaN量子垒6,为GaN势垒层,厚度是10nm。(7).依次重复步骤(5)和(6)共9次,得到共计10对InGaN量子阱5和GaN量子垒6交替层叠组成的多量子阱有源区8,为InGaN/InGaN多量子阱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衬底、GaN成核层、GaN缓冲层、N型GaN导电层、多量子阱有源区和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所述多量子阱有源区由5‐15对InGaN量子阱和GaN量子垒交替叠加组成;所述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厚度为200‐400nm;所述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In原子百分比沿着生长方向由15%渐变降低到0。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衬底、GaN成核层、GaN缓冲层、N型GaN导电层、多量子阱有源区和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所述多量子阱有源区由5‐15对InGaN量子阱和GaN量子垒交替叠加组成;所述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厚度为200‐400nm;所述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In原子百分比沿着生长方向由15%渐变降低到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的厚度为300‐500u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GaN成核层2的厚度为20‐5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GaN缓冲层3的厚度为2‐4u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GaN导电层4的厚度为2‐4u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nGaN量子阱5的厚度为2.5‐3.5n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渐变In组分p型InGaN导电层的GaN基绿光LED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GaN量子垒6的厚度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徐明升周泉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