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05410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6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其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前端相连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呈平板状,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且具有用以与对接端子相抵接的接触面。该导电端子具有平板状的接触部,以实现与对接端子之间的面接触,从而增加了导电端子和对接端子对接时的接触面积,使得导电端子与对接端子的电性连接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端子
技术介绍
当电子产品欲传递讯号给另一电子产品时,通常需要通过连接器将各电子产品之间电性连接起来,使讯号能够顺利的通过连接器于各电子产品之间相互传递。而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的一端形成有接触部,可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接触,以达成电性连接。然而,现有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侧缘受限于冲压模具而可能会有不平整的情况、或者接触部为弧状结构而仅形成点接触,难以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达成有效的电性接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导电端子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对接端子形成可靠电性接触的导电端子。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端子,其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前端相连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呈平板状,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且具有用以与对接端子相抵接的接触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将其贯通的腔体,所述接触部遮挡于所述腔体前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的一侧与所述主体部相连,另一侧设置有向后弯折延伸入所述主体部内的限位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的前端设有朝向所述接触部突伸的至少一支撑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支撑部前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面为所述接触部的前表面,所述接触部的后表面为与所述支撑部进行抵接的抵接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具有可与接触部抵接的支撑面,所述接触部的抵接面与所述支撑部的支撑面之间留有间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呈框状,其具有底壁、自所述底壁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与所述侧壁相连的顶壁, 所述底壁、一对侧壁及顶壁共同围设形成所述腔体,所述接触部自所述底壁前端向上弯折形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侧壁的前端朝向所述接触部突伸形成所述支撑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侧壁均呈平板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每一所述支撑部的外侧面与对应侧壁的外侧面共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的上端弯折延伸形成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前端与所述接触部相连,后端为自由端,所述限位部的自由端位于所述顶壁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导电端子具有平板状的接触部,以实现与对接端子之间的面接触,从而增加了导电端子和对接端子对接时的接触面积,使得导电端子与对接端子的电性连接更加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2至图3是图1所示导电端子另一角度的视图;图4是沿图1中线A-A的立体剖视图;图5是沿图1中线A-A的另一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端子100,其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对应端子槽内,且包括与对接端子电性连接的连接部1及自所述连接部1向后延伸以与线缆连接的压接部2。所述连接部1包括主体部11及与所述主体部11前端相连的接触部12,所述主体部11大体呈框状,且其具有底壁111、自所述底壁111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112、与所述侧壁112相连的顶壁113。所述底壁111向外突出形成卡扣部114,以与绝缘本体上的相应凹槽卡扣配合,以防止导电端子100从绝缘本体中拔出,所述卡扣部114的前端与所述底壁111相连,后端与所述底壁111分离,因此所述卡扣部114向下且向后倾斜延伸。每一所述侧壁112均呈平板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每一侧壁112的前端向前凸伸形成支撑部115,所述支撑部115朝向所述接触部12突伸,每一所述支撑部115的外侧面与对应侧壁112的外侧面共面。每一所述支撑部115具有可抵接所述接触部12的支撑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115也可仅设置有一个,只要能抵接在所述接触部12后方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即可。所述顶壁113自所述侧壁112的上端弯折延伸形成,且具有沿纵向延伸的狭缝。所述底壁111、一对侧壁112及顶壁113共同围设形成一沿前后方向贯通的腔体。所述接触部12与所述底壁111之间设有一将两者相连的衔接部116,所述衔接部116前端与接触部12相连,后端与底壁111相连。所述接触部12呈平板状,其自所述主体部11的底壁111前端向上弯折形成,并且竖直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前端,且遮挡于腔体前方。所述接触部12前表面为与对接端子进行抵接的接触面,后表面为与所述支撑部115进行抵接的抵接面。所述接触部12位于一对所述支撑部115前方,并且所述接触部12的抵接面与所述支撑部115的支撑面之间留有间隙。当与对接端子进行对接时,对接端子抵接于所述接触部12前端的接触面以实现面接触,在对接端子的抵压作用下,所述接触部12略向后偏移以进行微小的弹性变形,由于所述支撑部115位于所述接触部12后方,可对所述接触部12提供向前的支撑力,以增加所述接触部12的受力强度,防止接触部12过度向后偏移造成的变形及接触不良。所述接触部12的上端继续弯折延伸形成限位部13,所述限位部13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底壁111相对设置。所述限位部13的前端与所述接触部12相连,后端为自由端,所述限位部13的自由端位于所述顶壁113的下方,以防止接触部12上端倾斜造成的不平整,避免在制造上产生误差时,造成的接触不良情况发生,限位部13的设计可提高导电端子100与对接端子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接触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12也可自顶壁113向下弯折设置,此时限位部13自接触部12的下端弯折延伸。也即,所述接触部12的一侧与所述主体部11的壁部(底壁111、侧壁112及顶壁113中的一个)一体弯折相连,另一侧与所述限位部13一体弯折相连,且限位部13弯折延伸入所述主体部11的腔体内。所述压接部2包括沿纵向排列的第一压接部21及第二压接部22,所述第一压接部21夹持于线缆的绝缘层(未图示)外以将线缆扎紧固定,所述第二压接部22夹持于线缆的导体外以实现电性连接。第一压接部21与第二压接部22均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夹脚,使用时,先将线缆放置在压接部2上,线缆的导体位于第一压接部21的一对夹脚之间,线缆的绝缘层位于第二压接部22的一对夹脚之间,两对夹脚分别对应弯曲以分别将导体及绝缘层包裹夹持。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导电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端子,其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前端相连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呈平板状,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且具有用以与对接端子相抵接的接触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端子,其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前端相连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呈平板状,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且具有用以与对接端子相抵接的接触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将其贯通的腔体,所述接触部遮挡于所述腔体前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的一侧与所述主体部相连,另一侧设置有向后弯折延伸入所述主体部内的限位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设有朝向所述接触部突伸的至少一支撑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支撑部前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为所述接触部的前表面,所述接触部的后表面为与所述支撑部进行抵接的抵接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飞王中代厚杰何元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