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336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包括玻璃基板、阳极、阴极和有机薄膜,玻璃基板的接触面形成阳极,阳极的顶端蒸镀叠层有有机薄膜,有机薄膜的顶端形成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在阴极物质里掺杂同时蒸镀碱性金属形成阴极和有机薄膜的界面,由此可以确保良好亮度特性,其结果有提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的效果。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includes a light-emitting element, a light-emitting element includes a glass substrate, anode, cathode and anode organic thin film is formed in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glass substrate, anode top evaporation laminated organic film, organic film formed on top of yi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st low cost,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the cathode material doped in the evaporation and alkaline metal forming cathode and organic thin film interface, which can ensure good brightness characteristics, the promotion of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luminous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元件,特别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属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一般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可以被制作成一个响应速度快,功耗低,轻薄的器件,由于其具有非常高的亮度这样一个优点,因此现在作为次世代显示器件备受瞩目;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玻璃基板上叠层ITO材质的阳极,有机薄膜及金属阴极,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压,在有机薄膜上形成适当的能力差,以自发光的原理进行工作;具体来说,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加正向电压的话,阳极和阴极间通过有机薄膜分别注入空穴和电子,被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在有机薄膜内结合并形成激子,激子在结合产生电致发光现象。但是,由于一函数较低的物质在大气中有很强的反应性,因此原有的铝材质阴极使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稳定性降低最终导致妨碍电子注入的结果;所以原有技术上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问题是很难期待其有较高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很难期待其有较高发光效率的问题;形成和阴极接触的电子传输层,形成该界面的一定厚度可以在阴极物质中掺杂,同时蒸镀碱性金属,然后蒸镀阴极物质,确保良好的亮度特性,因此,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发光元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10)包括玻璃基板(1)、阳极(2)、阴极(8)和有机薄膜(9),所述玻璃基板(1)的接触面形成所述阳极(2),所述阳极(2)的顶端蒸镀叠层有所述有机薄膜(9),所述有机薄膜(9)的顶端形成所述阴极(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发光元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10)包括玻璃基板(1)、阳极(2)、阴极(8)和有机薄膜(9),所述玻璃基板(1)的接触面形成所述阳极(2),所述阳极(2)的顶端蒸镀叠层有所述有机薄膜(9),所述有机薄膜(9)的顶端形成所述阴极(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薄膜(9)由空穴注入层(3)、空穴输入层(4)、有机发光层(5)及电子传输层(6)依次蒸镀而成,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太锦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