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817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背光板、阴电极、空穴、电子、阳电极、透镜和凸透镜,背光板是一块反光板,背光板的顶端固定连接阴电极的底端,阴电极中设有空穴,阴电极的顶端连接设有阳电极的底端,阳电极上设有电子,阳电极的顶端固定连接透镜的底端,透镜的顶端均布排列设有若干凸透镜,在阴电极和阳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因空穴和电子的结合发光形成的有机发光层,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直射或经过背光板反射,且穿过凸透镜进行汇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发光效率高,透光效果好更加节约电能,适合自带电源的手持设备显示,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includes a backlight plate, negative electrode and positive electrode, electron, hole, lens and convex lens, the backlight board is a reflecting plate, the top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cklight negative electrode at the bottom of a hole in the top of the cathode electrode, negative electrode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positive electrode, a positive electrod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electrons, positive electrod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lens, the lens top evenly arrang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vex lens, a voltage is applied between the cathode electrode and the anode electrode,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hole and electron emitt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layer formed by light emitted by the light emitting layer through the lens direct backlight or after reflection, and passes through the convex lens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luminous efficiency, good light effect is more energy saving, suitable for power supply with hand-held set The display is therefore of very good practical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元件,特别涉及在平面基板上形成半球形状的透镜并改善被放出光效率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是阴电压被增加的(被加压的)阴电极,因空穴和电子结合形成发光层,并包括阳电压被增加的(被加压的)透明电极阳电极,两电极连接一面,另一面上形成透镜的透明基板,因此,通过提高出光的效率可以达到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良率的效果。一般来说,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低电压驱动,高发光效率,广视角,高响应速度等优点,因为有这样的优点,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现在被广泛用于能够播放高画质视频的次世代平板显示装置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改善了现有的发光元件发光效率不高且透光性能差的问题,具体的说,就是关于形成半球形透镜并改善光的出光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背光板、阴电极、空穴、电子、阳电极、透镜和凸透镜,所述背光板是一块反光板,所述背光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阴电极的底端,所述阴电极中设有所述空穴,所述阴电极的顶端连接设有所述阳电极的底端,所述阳电极上设有所述电子,所述阳电极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透镜的底端,所述透镜的顶端均布排列设有若干所述凸透镜,在所述阴电极和所述阳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因所述空穴和所述电子的结合发光形成的有机发光层,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透镜直射或经过所述背光板反射,且穿过所述凸透镜进行汇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镜由玻璃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镜由硅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透镜为半圆形的构造。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透镜的直径是5㎛至500㎛。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发光效率高、透光效果好,在阴电极和阳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因空穴和电子的结合发光形成的有机发光层,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直射或经过背光板反射,且穿过凸透镜进行汇聚,从而很好的被人眼识别,在相同显示度的情况下,更加节约电能,适合自带电源的移动设备进行长时间的显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发光效率图示;图中:1、背光板;2、阴电极;3、空穴;4、电子;5、阳电极;6透镜;7凸透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背光板1、阴电极2、空穴3、电子4、阳电极5、透镜6和凸透镜7,背光板1是一块反光板,背光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阴电极2的底端,阴电极2中设有空穴3,阴电极2的顶端连接设有阳电极5的底端,阳电极5上设有电子4,阳电极5的顶端固定连接透镜6的底端,透镜6的顶端均布排列设有若干凸透镜7,在阴电极2和阳电极5之间施加电压,因空穴3和电子4的结合发光形成的有机发光层,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6直射或经过背光板1反射,且穿过凸透镜7进行汇聚,从而很好的被人眼识别。进一步,透镜6由玻璃材料制成,可以很好的透光以及对发光层进行保护。透镜6也可以由硅材料制成,同样可以很好的透光以及对发光层进行保护。凸透镜7为半圆形结构,可以很好的聚集发散的光线,增强光线的照射强度。凸透镜7的直径是5㎛至500㎛。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发光效率高、透光效果好,通过在阴电极2和阳电极5之间施加电压,因空穴3和电子4的结合发光形成的有机发光层,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6直射或经过背光板1反射,且穿过凸透镜7进行汇聚,从而很好的被人眼识别,在相同显示度的情况下,更加节约电能,适合自带电源的移动设备进行长时间的显示,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背光板(1)、阴电极(2)、空穴(3)、电子(4)、阳电极(5)、透镜(6)和凸透镜(7),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1)是一块反光板,所述背光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阴电极(2)的底端,所述阴电极(2)中设有所述空穴(3),所述阴电极(2)的顶端连接设有所述阳电极(5)的底端,所述阳电极(5)上设有所述电子(4),所述阳电极(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透镜(6)的底端,所述透镜(6)的顶端均布排列设有若干所述凸透镜(7),在所述阴电极(2)和所述阳电极(5)之间施加电压,所述空穴(3)和所述电子(4)的结合发光形成的有机发光层,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透镜(6)直射或经过所述背光板(1)反射,且穿过所述凸透镜(7)进行汇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背光板(1)、阴电极(2)、空穴(3)、电子(4)、阳电极(5)、透镜(6)和凸透镜(7),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1)是一块反光板,所述背光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阴电极(2)的底端,所述阴电极(2)中设有所述空穴(3),所述阴电极(2)的顶端连接设有所述阳电极(5)的底端,所述阳电极(5)上设有所述电子(4),所述阳电极(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透镜(6)的底端,所述透镜(6)的顶端均布排列设有若干所述凸透镜(7),在所述阴电极(2)和所述阳电极(5)之间施加电压,所述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太锦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