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709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装置包括滑车、底轨、顶轨、以及与所述合龙钢壳形状适配的支撑架,所述底轨铺装在合龙口一端的连续梁上,所述滑车滑装在底轨上,所述顶轨安装在滑车上,所述支撑架滑设在顶轨上,所述合龙钢壳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方法包括S1:组装;S2:滑车牵引;S3:定位;S4:支撑架牵引;S5:合龙;S6:解除合龙钢壳约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可提高施工效率的优点。

Construction devic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closing steel shell in continuous bea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inuous beam closure of steel shell in construction devic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device comprises a pulley, a bottom rail, rail, and the closure of support steel shell is matched with the shape, the bottom rail cracks in the closure of one end of the continuous beam, the sliding block is installed on the base rail on the top rail mounted on the pulley, the support frame in a sliding rail, wherein the closure of steel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Methods include S1: assembly; S2: pulley traction; S3: positioning; S4: support frame; traction; S5: closure; S6: lift the closure of the steel shell constrain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tability,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safety and improved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桥梁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跨铁路线连续梁施工为避免对既有线干扰大都在向采用平转转体施工的趋势发展,但在中跨合龙阶段,施工工作面依旧暴露于既有线上方,采用常规挂篮合龙仍具有诸多对既有线产生危害的不利因素。因此采用整体钢壳合龙的施工方式应运而生,其主要解决办法是事先在合龙T构中跨侧梁端各预埋一段钢壳,T构转体完成后,两段预埋钢壳间留有一部分间隙,该部分间隙通过后期将合龙钢壳整体下放进行封闭。合龙钢壳为预先制作的整体钢构件,其尺寸能恰好被预埋钢壳包络且与之贴合。但整体钢壳体积庞大,自重常达到3吨以上,对转运结构刚度要求高,并且只能在有限的天窗时段内安装完成。大部分T构转体后尚不具备中型起重设备上桥吊装的条件;而线外大半径吊装作业同样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常规的半人工配合小型机具转运方式往往又表现得效率低下,且在合龙就位阶段往往存在不可控风险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可提高施工效率的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包括滑车、底轨、顶轨、以及与所述合龙钢壳形状适配的支撑架,所述底轨铺装在合龙口一端的连续梁上,所述滑车滑装在底轨上,所述顶轨安装在滑车上,所述支撑架滑设在顶轨上,所述合龙钢壳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车包括车架、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所述车架滑装在底轨上,所述第一支撑组安装在车架上,所述顶轨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上,所述第二支撑组安装在合龙口另一端的连续梁上。所述第一支撑组包括分装在车架上的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所述前支撑腿靠近第二支撑组。所述顶轨上设有滑轮吊环,所述支撑架通过滑轮吊环滑设在顶轨上。所述顶轨上还设有放线吊钩,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放线吊钩挂接。所述支撑架底梁,所述底梁两端架有侧梁,所述侧梁顶部均架有顶梁,所述底梁、侧梁和顶梁分别与合龙钢壳的底部、侧部以及顶部连接。所述底梁上设有底部吊钩,所述合龙钢壳的底部与底部吊钩挂接。所述侧梁设有侧部抱箍,所述合龙钢壳的侧部与侧部抱箍焊接连接。所述顶梁设有顶部吊钩,所述合龙钢壳的顶部与顶部吊钩挂接。一种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方法,用上述的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进行,包括以下步骤:S1:组装:将底轨铺设在一侧的连续梁上,在底轨上安装车架,将第一支撑组安装在车架上,将第二支撑组安装在对侧的连续梁上,将合龙钢壳安装在支撑架上,将支撑架上吊至车架的第一支撑组的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之间,将顶轨安装在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顶部,将支撑架安装在顶轨上;S2:滑车牵引:在第二支撑组的连续梁上对滑车牵引,使滑车带动支撑架沿底轨向合龙口移动,直至合龙钢壳刚好位于合龙口边沿;S3:定位:将顶轨靠近第二支撑组的一端承载固定在第二支撑组上,拆除前支撑腿解除支撑架移动约束;S4:支撑架牵引:在第二支撑组的连续梁上对支撑架牵引,使支撑架带动合龙钢壳通过滑轮吊环沿顶轨向合龙口移动,直至合龙钢壳刚好位于合龙口上方;S5:合龙:将支撑架与放线吊钩形成挂接,解除滑轮吊环的约束,启动放线吊钩使支撑架带动合龙钢壳下放至合龙位置并固定合龙钢壳;S6:解除合龙钢壳约束:解除合龙钢壳与支撑架之间的约束,将支撑架吊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包括滑车、底轨、顶轨、以及与合龙钢壳形状适配的支撑架,底轨铺装在合龙口一端的连续梁上,滑车滑装在底轨上,顶轨安装在滑车上,支撑架滑设在顶轨上,合龙钢壳安装在支撑架上。使用时,先将底轨铺设在一侧的连续梁上,在底轨上安装滑车,然后将合龙钢壳安装在支撑架上,将支撑架吊至滑车上方,再将顶轨安装在滑车上,同时使支撑架滑设在顶轨上,在合龙口另一侧的连续梁上对滑车牵引使滑车带动支撑架沿底轨向合龙口移动,直至合龙钢壳刚好位于合龙口边沿,然后对对支撑架牵引,使支撑架带动合龙钢壳向合龙口移动,直至合龙钢壳刚好位于合龙口上方,最后将支撑架下放,使合龙钢壳下放至合龙位置并固定合龙钢壳,从而完成合龙钢壳的合龙就位施工。相较于传统起重设备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就位施工装置通过快装快拆的滑车、底轨、顶轨、以及与合龙钢壳形状适配的支撑架即可完成合龙钢壳的就位施工,其结构简单;在合龙钢壳的移动过程中非常稳定可靠,不会出现晃动现象,提高了安全性;并且,本装置高效利用了合龙钢壳安装过程中天窗点内、外时间,绝大部分工作通过该专用装置能安排至天窗点外进行施工,将天窗点内的施工工序降到最少,施工内容降到最易;有效的确保了在天窗点内完成施工内容,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方法,用上述的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进行,因此具备上述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滑车;11、车架;12、第一支撑组;121、前支撑腿;122、后支撑腿;13、第二支撑组;2、底轨;3、顶轨;31、滑轮吊环;32、放线吊钩;4、支撑架;41、底梁;411、底部吊钩;42、侧梁;421、侧部抱箍;43、顶梁;431、顶部吊钩;5、合龙钢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的一种实施例,该就位施工装置包括滑车1、底轨2、顶轨3、以及与合龙钢壳5形状适配的支撑架4,底轨2铺装在合龙口一端的连续梁上,滑车1滑装在底轨2上,顶轨3安装在滑车1上,支撑架4滑设在顶轨3上,合龙钢壳5安装在支撑架4上。使用时,先将底轨2铺设在一侧的连续梁上,在底轨2上安装滑车1,然后将合龙钢壳5安装在支撑架4上,将支撑架4吊至滑车1上方,再将顶轨3安装在滑车1上,同时使支撑架4滑设在顶轨3上,在合龙口另一侧的连续梁上对滑车1牵引使滑车1带动支撑架4沿底轨2向合龙口移动,直至合龙钢壳5刚好位于合龙口边沿,然后对对支撑架4牵引,使支撑架4带动合龙钢壳53向合龙口移动,直至合龙钢壳5刚好位于合龙口上方,最后将支撑架4下放,使合龙钢壳5下放至合龙位置并固定合龙钢壳5,从而完成合龙钢壳5的合龙就位施工。相较于传统起重设备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就位施工装置通过快装快拆的滑车1、底轨2、顶轨3、以及与合龙钢壳5形状适配的支撑架4即可完成合龙钢壳5的就位施工,其结构简单;在合龙钢壳5的移动过程中非常稳定可靠,不会出现晃动现象,提高了安全性;并且,本装置高效利用了合龙钢壳5安装过程中天窗点内、外时间,绝大部分工作通过该专用装置能安排至天窗点外进行施工,将天窗点内的施工工序降到最少,施工内容降到最易;有效的确保了在天窗点内完成施工内容,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实施例中,滑车1包括车架11、第一支撑组12和第二支撑组13,车架11滑装在底轨2上,第一支撑组12安装在车架11上,顶轨3安装在第一支撑组12上,第二支撑组13安装在合龙口另一端的连续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车(1)、底轨(2)、顶轨(3)、以及与所述合龙钢壳(5)形状适配的支撑架(4),所述底轨(2)铺装在合龙口一端的连续梁上,所述滑车(1)滑装在底轨(2)上,所述顶轨(3)安装在滑车(1)上,所述支撑架(4)滑设在顶轨(3)上,所述合龙钢壳(5)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车(1)、底轨(2)、顶轨(3)、以及与所述合龙钢壳(5)形状适配的支撑架(4),所述底轨(2)铺装在合龙口一端的连续梁上,所述滑车(1)滑装在底轨(2)上,所述顶轨(3)安装在滑车(1)上,所述支撑架(4)滑设在顶轨(3)上,所述合龙钢壳(5)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1)包括车架(11)、第一支撑组(12)和第二支撑组(13),所述车架(11)滑装在底轨(2)上,所述第一支撑组(12)安装在车架(11)上,所述顶轨(3)安装在第一支撑组(12)上,所述第二支撑组(13)安装在合龙口另一端的连续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12)包括分装在车架(11)上的前支撑腿(121)和后支撑腿(122),所述前支撑腿(121)靠近第二支撑组(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轨(3)上设有滑轮吊环(31),所述支撑架(4)通过滑轮吊环(31)滑设在顶轨(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轨(3)上还设有放线吊钩(32),所述支撑架(4)与所述放线吊钩(32)挂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底梁(41),所述底梁(41)两端架有侧梁(42),所述侧梁(42)顶部均架有顶梁(43),所述底梁(41)、侧梁(42)和顶梁(43)分别与合龙钢壳(5)的底部、侧部以及顶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梁合龙钢壳就位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41)上设有底部吊钩(411),所述合龙钢壳(5)的底部与底部吊钩(411)挂接。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杰张建军张逆进李佐陈国华沈捍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