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发动机总成的油底壳以及车辆发动机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780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发动机总成的油底壳,包括壳体、以及沿车辆纵向方向布置在壳体的至少一侧的翼部,其中,翼部与壳体的内部流体连通并且翼部包括底壁,其中,底壁的外边缘相较于底壁的内边缘朝向壳体的顶部所在平面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发动机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能够实现无论在何种车辆工况下,油底壳中的机油均能被有效地抽取。

Oil sump for vehicle engine assembly and vehicle engin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hicle for the engine oil pan,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d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is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wings, the wings and body fluid connectivity and the wing part comprises a bottom wall, wherein, the outer edge of the bottom wall compared to the bottom inner edge toward the wall at the top of the shell and the plane tilt.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vehicle engin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at the oil in the oil pan can be effectively extracted regardless of the vehicle working cond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发动机总成的油底壳以及车辆发动机总成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车辆发动机总成的油底壳以及车辆发动机总成。
技术介绍
在当今车辆工业中,内燃发动机通常利用机油来对发动机中的各个部件进行润滑。一般情况下,经过循环使用的机油会落入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中,并通过管路再次抽取返回至发动机中进行使用。然而,当车辆处于某些特定情况下时,例如,车辆向左或向右急转向时,油底壳中的机油的液面会发生倾斜。如果倾斜角度过大,可能会导致管路无法抽取油底壳中的机油,这会引起发动机产生各种故障并且对发动机系统造成损害。为解决该问题,在一些设计中会试图增加油底壳的深度以使油底壳中能够存储更大量的机油,但是油底壳深度的增加会影响车辆的通过性能并且会导致成本的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车辆发动机总成的油底壳以及车辆发动机总成,以至少实现无论在何种车辆工况下,油底壳中的机油均能被有效地抽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发动机总成的油底壳,包括壳体、以及沿车辆纵向方向布置在壳体的至少一侧的翼部,其中,翼部与壳体的内部流体连通并且翼部包括底壁,其中,底壁的外边缘相较于底壁的内边缘朝向壳体的顶部所在平面倾斜。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翼部进一步包括沿车辆横向方向间隔开的侧壁,其中,沿壳体的顶部至壳体的底部的方向,侧壁朝向彼此倾斜。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翼部进一步包括顶壁,并且顶壁和底壁通过侧壁相互连接,其中,沿车辆横向方向,顶壁的宽度大于底壁的宽度。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底壁与壳体连接,其中,沿远离底壁与壳体连接位置的方向,底壁朝向顶壁倾斜。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翼部的侧壁的延长线彼此相交形成重叠区域,其中,重叠区域在壳体的沿车辆横向方向的横截面中的投影,位于壳体的底部的机油拾取区域中。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沿车辆纵向方向布置在壳体的两侧的翼部,其中,翼部关于车辆横向方向彼此对称地设置在壳体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在壳体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分别布置有多个翼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翼部与壳体一体成型。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翼部的底壁与壳体相接的位置距壳体的顶部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该位置距壳体的底部所在平面的距离。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发动机总成,该车辆发动机总成包括如上所述的油底壳。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在本技术中,沿车辆纵向方向在油底壳的壳体的至少一侧布置有翼部,翼部中可存储额外的机油并且能够适时地向壳体中补充机油,这样在无需增加油底壳深度的情况下既可以增加油底壳的储油量,同时不影响车辆的通过性能;另外,翼部的底壁的外边缘相较于其内边缘朝向壳体的顶部所在平面倾斜,从而使得翼部的底壁形成能够将机油导入壳体中的斜坡结构,这样无论在何种工况下,翼部中的机油均可以全部流入壳体中,使得壳体中机油的液位能够始终保持在足够高度,以进行有效地抽取。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本技术的油底壳的发动机总成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油底壳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沿图2所示实施例中箭头B的方向的侧视图;图4是沿图2所示实施例中箭头A的方向的侧视图;以及图5是本技术油底壳在使用过程中处于不同情况下时沿箭头A的方向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用于车辆发动机总成的油底壳10、以及应用了该油底壳10的发动机总成E。其中,图1所示仅为设置有该油底壳10的发动机总成E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发动机总成E中可以包括任何本领域已知的部件,例如发动机、汽缸、各种管路以及各种电控线路等。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的发动机总成E也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类型的发动机,诸如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的任何类型发动机总成均可应用在本技术当中。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油底壳10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该油底壳10总的来说包括壳体12和翼部14。具体地,如图2的实施例所示,翼部14沿车辆纵向方向L布置在壳体12的至少一侧。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翼部14可以沿车辆纵向方向L布置在壳体12的一侧;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其也可以布置在壳体12的两侧,这是需要根据发动机总成中具体的封装要求和封装空间所决定的。此处应当可以理解,油底壳10的整体是横向地布置在车辆中的。当然应当理解,翼部14的布置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也可以在壳体12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分别布置有多个翼部14。此外,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翼部14也可以关于车辆横向方向H彼此对称地设置在壳体12的两侧。本技术不局限于此。继续参见图2并结合图3,翼部14与壳体12的内部流体连通并且翼部14包括底壁20。其中,底壁20的外边缘相较于底壁20的内边缘朝向壳体12的顶部所在平面倾斜。换句话说,如图3所示,底壁20的与壳体12相连接的内边缘低于底壁20的自由端的外边缘,从而使得底壁20形成如图3所示的倾斜底面。也就是说,例如底壁20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β,这样可以使得翼部14中的机油在需要时可以完全流入壳体12中,而不会在翼部14中有积存情况出现。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夹角β可以是例如2°;当然应当理解,夹角β的角度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定,只需使得倾斜的底壁20能够有助于机油流入壳体12中即可。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底壁20和顶壁18分别与壳体12连接,并且沿远离底壁20与壳体12连接位置的方向,底壁20朝向顶壁18倾斜。因此,在本技术中,沿车辆纵向方向L在油底壳10的壳体12的至少一侧布置有翼部14,翼部14中可存储额外的机油并且能够适时地向壳体12中补充机油,这样在无需增加油底壳深度的情况下既可以增加油底壳的储油量,同时不影响车辆的通过性能;另外,翼部14的底壁20的外边缘相较于其内边缘朝向壳体12的顶部所在平面倾斜,从而使得翼部14的底壁20形成能够将机油导入壳体12中的斜坡结构,这样无论在何种工况下,翼部14中的机油均可以全部流入壳体12中,使得壳体12中机油的液位能够始终保持在足够高度,以进行有效地抽取。继续参照图2并结合图4,翼部14可以包括沿车辆横向方向H间隔开的侧壁16,其中,沿壳体12的顶部至壳体12的底部的方向(即,沿壳体12的高度方向),侧壁16朝向彼此倾斜。在此应当指出的是,车辆纵向方向L指的是车辆的车头至车尾之间连线的方向,车辆横向方向H指的是车辆的左右侧车门之间连线的方向。如图4所示,侧壁16可以被构造成从翼部14的顶部至翼部14的底部逐渐靠近的结构,换句话说,侧壁16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翼部14可以进一步包括通过侧壁16相互连接的如上所述的顶壁18和底壁20,并且其中,沿车辆横向方向H顶壁18的宽度大于底壁20的宽度。也就是说,侧壁16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α,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夹角α可以例如是38.7°;当然应当理解,其它适当的角度也可以应用在本技术当中。此外,关于夹角α的确定将在下文中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沿壳体12顶部至壳体12底部的方向,翼部14的侧壁16朝向彼此倾斜,从而使得翼部14的侧壁16形成渐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车辆发动机总成的油底壳以及车辆发动机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发动机总成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沿车辆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侧的翼部,其中,所述翼部与所述壳体的内部流体连通并且所述翼部包括底壁,其中,所述底壁的外边缘相较于所述底壁的内边缘朝向所述壳体的顶部所在平面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发动机总成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沿车辆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侧的翼部,其中,所述翼部与所述壳体的内部流体连通并且所述翼部包括底壁,其中,所述底壁的外边缘相较于所述底壁的内边缘朝向所述壳体的顶部所在平面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部进一步包括沿车辆横向方向间隔开的侧壁,其中,沿所述壳体的顶部至所述壳体的底部的方向,所述侧壁朝向彼此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部进一步包括顶壁,并且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通过所述侧壁相互连接,其中,沿所述车辆横向方向,所述顶壁的宽度大于所述底壁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与所述壳体连接,其中,沿远离所述底壁与所述壳体连接位置的方向,所述底壁朝向所述顶壁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底壳,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斌李力孙宝成孙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