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培养基以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675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杏鲍菇培养基以及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按重量份数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杏鲍菇培养基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成:木屑30‑36份,玉米芯颗粒25‑32份,甘蔗渣6‑8份,玉米粉4‑6份,豆粕粉5‑10份,麸皮10‑13份,炭化稻壳颗粒10‑20份,生石灰0.5‑0.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保证培养基营养性以及保水性的同时,提高培养基的透气性,抑制了杂菌的产生,子实体壮实,菌丝旺盛,杏鲍菇的菌丝生长快,菌丝粗壮、洁白,提前成熟,杏鲍菇的品质和产量均有所提高。

A mushroom culture mediu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shroom culture mediu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by weight, the invention of the mushroom culture medium from the raw material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sawdust 30 36 copies, 25 copies of 32 corncob particle, bagasse 6 8, corn flour 4 6 copies, 10 copies of soybean powder 5, bran 10 13 copies, 10 copies of 20 carbonized rice husk particles, lime 0.5 0.8. The invention can medium nutrition and water retention in the guarantee, improve medium permeability, inhibit bacteria, fruiting, mycelium of Pleurotus eryngii mycelium strong, fast growth, mycelium is thick and white, early maturity, yield and quality were improved by Pleurotus eryng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以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杏鲍菇肉质丰厚,营养丰富,有“平菇王”之美称,具有脆嫩似鲍鱼的口感和令人愉快的杏仁香味,故此而得名。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的种植步骤一般包括培养基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栽培管理以及采收管理,在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分、光照以及通风;培养基是杏鲍菇种植中较关键的物质,培养基的配方是否合理和科学是影响杏鲍菇产量与质量的关键因素。一个较合理、科学的培养基配方需要具备较好的营养性、保水性以及透气性,但是在食用菌生产中,菇农往往对前两者十分关注,而对后者不是很重视,因为前两者是影响食用菌产量的主要因素。但是只注重培养基的营养性以及保水性是一个误区,培养基的透气性虽然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但却是对杏鲍菇的质量却起着较关键的作用,透气性差的培养料,菌丝体在生长阶段就会积累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产生杂菌,从而会抑制生长,甚至死亡;透气性好的培养基,菌丝旺盛、子实体壮实。现有技术中的培养基已经能对培养基的营养性以及保水性进行较好的控制,但是对培养基透气性的重视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其在保证培养基的营养性和保水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培养基的透气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杏鲍菇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按重量份数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成:木屑30-36份,玉米芯颗粒25-32份,甘蔗渣6-8份,玉米粉4-6份,豆粕粉5-10份,麸皮10-13份,炭化稻壳颗粒10-20份,生石灰0.5-0.8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玉米芯颗粒、玉米粉、甘蔗渣以及豆粕粉可以提供糖份,麸皮以及木屑中含有的木质素可以提供营养,满足杏鲍菇生长所需的条件;玉米芯颗粒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培养基的透气性;炭化稻壳是稻壳经过不充分燃烧而形成的木炭化物质,其自身形成有三维网络,形成了许多微孔的疏松结构,从而具有较好的透气性,炭化稻壳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提高培养基的透气性,子实体壮实,菌丝旺盛,并且可以代替一部分的玉米芯颗粒;此外,杏鲍菇在培育的过程中可以富集微量元素,如钾,由于碳化稻壳经过炭化以后,含钾量增加了一倍,因此可以提高杏鲍菇内富集的钾含量,钾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们也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钾和锌,杏鲍菇内含有钾,则可以使得食用者通过食用杏鲍菇摄取一定量的钾,因此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同时一定量的钾也有利于菌丝的生长;炭化稻壳还可以起到调节PH的作用,从而可以相应减少生石灰的用量;此外,炭化稻壳的颜色偏黑,有助于培养基吸收光照;并且利用玉米芯颗粒、玉米粉以及甘蔗渣三种物质同时提供糖分,是因为玉米芯以及玉米粉相对于甘蔗渣来讲,成本较低,并且容易获得,同时玉米芯颗粒又可以提高培养基的透气性,一举两得。较佳的,所述原料还包括硫酸铜0.05-0.1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是人体必须的八大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代谢中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杏鲍菇可以富集铜,使得培育出的杏鲍菇含有一定量的铜;此外,铜离子可以与带负电的菌体蛋白质结合,则少量的铜既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抑制杂菌的生长,也可以保证食品安全;此外,铜还可以提高子实体中硝酸还原酶、谷丙转氨酶以及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使不同时期胞外钾离子外流,有利于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品质,恰好炭化稻壳中还有钾,则硫酸铜与炭化稻壳相配合,可以使得菌丝生长加快,菌丝粗壮、洁白,提前成熟,有助于提高杏鲍菇的品质和产量。较佳的,所述原料还包括硝酸钾0.02-0.08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硝酸钾的加入可以配合硫酸铜,进一步提高杏鲍菇对钾的富集,使得杏鲍菇内的钾含量增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杏鲍菇的品质。较佳的,所述原料还包括硫酸锌0.1-0.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锌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并且人体内锌的含量也是很少的,因此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一部分,杏鲍菇对锌也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则硫酸锌的加入可以使得杏鲍菇内的锌含量增加,从而可以使得食用者在食用杏鲍菇的过程中摄取达到补充锌的作用;同时,一定量的锌对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较佳的,所述原料还包括黄豆粉5-1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黄豆粉的加入有助于微量元素如钾和锌的富集,提高杏鲍菇内微量元素的含量,这是以为黄豆粉高蛋白质和高脂肪成分有助于微量元素在食用菌细胞内的鳌合;同时,黄豆粉自身也是高营养的物质,为菌丝的成长提供了营养。较佳的,碳化稻壳颗粒为12-16份,生石灰为0.56-0.68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组分的范围内,菌丝生长洁白,杂菌少,杏鲍菇的产量较高。较佳的,木屑为杨木屑,杨木屑的直径为5-7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杨木屑的保水性更加优异,可以提高培养基的保水性,并且杨木屑廉价易得,是作为培养基的优选材料;杨木屑的直径为上述范围时,杨木屑与其他原料之间的间隙合理,分布的较均匀,并且可以在发酵时取得较好的发酵效果;并且培养基的保水效果较佳。较佳的,玉米芯颗粒的直径为6-8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玉米芯如果吸水不足会导致培养基的透气性下降,并且玉米芯颗粒的内部不易吸水,因此玉米芯颗粒在上述范围内,可保证良好的吸水效果,可以使得玉米芯颗粒的内部更易吸水,同时,玉米芯在此直径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培养基的透气性。较佳的,所述炭化稻壳的直径为5-7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为5-7mm,可以有效提高培养基的透气性,并且有利于炭化稻壳与其他原料混合的更加均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杏鲍菇培养基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如下步骤:将杨木屑粉碎结束后堆积、补水使润湿,放置发酵2-4个月后,待用;其他原料配置:将粉碎结束的玉米芯颗粒加入水中,使水完全淹没玉米芯颗粒,浸泡14-16小时,然后捞出与豆粕、玉米粉以及麸皮进行干混,搅拌均匀后补水使润湿,得到混合料一;将甘蔗渣、炭化稻壳、生石灰、硫酸铜、硝酸钾、硫酸锌、黄豆粉和剩余原料以及发酵结束的杨木屑进行干混,补水使润湿,得到混合料二;将混合料一以及混合料二混合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三;对混合料三,进行闷堆1-2h。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杨木屑堆积后,可以使得杨木屑进行有效地发酵,使得木质充分软化,有利于杏鲍菇的生长;混合料一种的各种原料均为细料,混合料二内为粗料以及一些附加的料剂,分别单独进行混合,有利于粗料之间以及细料之间混合的均匀性,并且有利于湿度的控制,同时也有利于所有原料之间混合的均匀性;有利于杀菌的进行,同时也有利于杏鲍菇的生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炭化稻壳的加入,与玉米芯颗粒配合,提高了培养基的透气性,抑制了杂菌的产生,子实体壮实,菌丝旺盛;第二、炭化稻壳内含有较多的钾,配合硫酸铜的加入,可以提高杏鲍菇对钾的富集作用,提高杏鲍菇内钾的含量;同时,杏鲍菇的菌丝生长快,菌丝粗壮、洁白,提前成熟,杏鲍菇的品质和产量均有所提高;第三、黄豆粉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微量元素的富集,使得杏鲍菇内含有丰富的锌和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成:木屑30‑36份,玉米芯颗粒25‑32份,甘蔗渣6‑8份,玉米粉4‑6份,豆粕粉5‑10份,麸皮10‑13份,炭化稻壳颗粒10‑20份,生石灰0.5‑0.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成:木屑30-36份,玉米芯颗粒25-32份,甘蔗渣6-8份,玉米粉4-6份,豆粕粉5-10份,麸皮10-13份,炭化稻壳颗粒10-20份,生石灰0.5-0.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硫酸铜0.05-0.1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硝酸钾0.02-0.08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硫酸锌0.1-0.2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黄豆粉5-10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碳化稻壳颗粒为12-16份,生石灰为0.56-0.68份。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杏鲍菇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永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