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属具液压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6543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属具液压管路系统,包括出油管路和回油管路,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叉车外门架朝内一侧的第一导轨、设置在叉车内门架上的第二导轨和滑轮组,第一导轨上竖直设置有第一导槽,第二导轨上竖直设置有第二导槽,第一导槽的槽口朝向第二导槽的槽口,出油管路的进口端连接于叉车多路阀上,出油管路的出口端自上而下穿过第一导槽后、自下而上穿过第二导槽、并绕过滑轮组后连接于属具的第一转接头上,回油管路的进口端连接于属具的第一转接头上,回油管路的出口端绕过滑轮组后、自上而下穿过第二导槽、并自下而上穿过第一导槽后连接于叉车多路阀上;优点是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油路通畅且提高操作安全性。

Hydraulic pipe system of fork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rklift truck hydraulic system, including oil pipeline and the oil return pipe, and also comprises a vertical guide rail, the first set on one side of the outer door frame towards the forklift set in forklift inner frame on second guide rails and pulleys, the first guide rail is arranged vertically on the first guide rail second the second guide groove are arranged vertically, the first notch slot toward the notch second guide groove, a imported oil pipeline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valve on a forklift, the outlet end of the oil pipeline from top to bottom through the first guide slot, bottom-up through the second guide groove, and a pulley group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onnector attachment on the import of oil return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onnector is on the oil return pipe outlet end of a pulley group, from top to bottom through the second guide groove, and from top to bottom through the first guide slo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layout is reasonable, the oil circuit is unobstructed, and the operation safet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属具液压管路系统
本技术涉及叉车液压系统,尤其涉及到一种叉车属具液压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日渐发达,叉车作为货物装卸和搬运的重要工具,在大型仓库、车站、港口,尤其机械行业企业,发挥了巨大作用。叉车由门架与车体两大部分组成,门架总成作为叉车的工作装置部分,具有装卸、搬运及堆放货物的基本功能,若要使叉车发挥更大的效能,就需增加叉车属具,达到提高叉车作业效率的目的。属具通过叉车提供的液压油作为动力源来驱动自身进行工作,所以在门架上需要安装属具液压管路来满足工作的需求。现有的属具液压管路大都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油管构成,其布置在叉车内门架和外门架上,与叉车多路阀和属具上的转接头构成完整的液压油路,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油管连接在叉车多路阀与叉车属具之间,如果油管布局不合理,叉车在工作过程中,油管随着属具上下运动,容易占据操作者的视野,使操作者几乎看不见货物,带来安全操作隐患;2、由于油管本身具有的柔性特征,若设计布局时未限制运动轨迹,则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勾住叉车上的零部件,进而影响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油路通畅且提高操作安全性的叉车属具液压管路系统。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叉车属具液压管路系统,包括出油管路和回油管路,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叉车外门架朝内一侧的第一导轨、设置在叉车内门架上的第二导轨和滑轮组,所述的第一导轨上竖直设置有第一导槽,所述的第二导轨上竖直设置有第二导槽,所述的第一导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的第二导槽的槽口,所述的出油管路的进口端连接于叉车多路阀上,所述的出油管路的出口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的第一导槽后、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第二导槽、并绕过所述的滑轮组后连接于属具的第一转接头上,所述的回油管路的进口端连接于属具的第一转接头上,所述的回油管路的出口端绕过所述的滑轮组后、自上而下穿过所述的第二导槽、并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第一导槽后连接于叉车多路阀上。叉车内门架上横设有中横梁,所述的第二导轨竖直固定在所述的中横梁的中间位置。该结构中,第二导轨竖直固定在中横梁上,使得在叉车内门架运动过程中,第二导轨能够保持在稳定状态,同时由于第二导轨位于中横梁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出油管路和回油管路有足够的空间在过渡处形成弯曲,不易与其他零部件产生干涉。所述的出油管路由第一软管、第一钢管、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的第一软管的进口端连接于叉车多路阀上,所述的第一钢管竖直设置在叉车外门架上,所述的第二软管的出口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的第一导槽后、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第二导槽,所述的第三软管的出口端绕过所述的滑轮组后连接于属具的第一转接头上。从叉车多路阀出去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软管、第一钢管、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后输入到属具的第一转接头,第一钢管由于固定设置在叉车外门架上,保证了在叉车工作过程中将液压油平稳的从第一软管过渡到第二软管中,第二软管的出口端从第一导槽穿出后形成一弯曲,然后再从第二导槽的上端穿出与第三软管连接,在叉车内门架上升的过程中,第二导轨也随之上升,进而带动第二软管上升,而第二软管在叉车内门架起升工作时运动轨迹在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内,保护第二软管的同时避免了第二软管与其他零部件的干涉,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操作者视野的影响,第三软管绕过滑轮组后与第一转接头连接,避免了第三软管的叉车内门架和属具运动过程中翻出滑轮组。所述的中横梁上固定有第二转接头,所述的第二转接头位于所述的第二导轨的上方,所述的第二软管通过所述的第二转接头与所述的第三软管连接。第二转接头设置在中横梁的中间位置,对应的上下接头互通,保证油路的通畅牵的同时,也起到过渡固定第三软管的作用。所述的回油管路由第四软管、第五软管、第二钢管和第六软管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的第四软管的进口端连接于属具的第一转接头上,所述的第四软管的出口端绕过所述的滑轮组后与所述的第五软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的第五软管的出口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的第二导槽后、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第一导槽,所述的第二钢管设置在叉车外门架上,且与所述的第一钢管并列设置,所述的第六软管的出口端连接于叉车多路阀上。从属具的第一转接头出来的液压油经过第四软管、第五软管、第二钢管和第六软管后回流到叉车多路阀上,第四软管绕过滑轮组后与第五软管连接,滑轮组对第四软管起到导向作用,避免第四软管发生错位;第二导槽和第一导槽的设置利于保证第五软管在叉车内门架以及属具上下运动时始终处于预定轨迹,防止与其他零部件产生干涉,不影响操作者视野;第二钢管的设置保证了第五软管与第六软管之间的平稳过渡。所述的第四软管通过所述的第二转接头与所述的第五软管连接。第二转接头设置在中横梁的中间位置,对应的上下接头互通,保证油路的通畅牵的同时,也起到过渡固定第四软管的作用。叉车外门架上横设有至少一个L型支架,所述的第一钢管和所述的第二钢管通过卡扣并列固定在所述的L型支架上,所述的第一导轨固定在所述的L型支架的侧部。该结构中,通过L型支架设置在外门架上,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上下位置和角度可通过松紧卡扣来进行调节,且L型支架朝内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轨,结构紧凑,拆卸方便,不干涉任何部件的同时,也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叉车工作时对操作者视野的影响。所述的滑轮组由滑轮支架、两个滑轮、转动销、螺栓和螺母组成,所述的滑轮支架固定在叉车内门架的上端,两个所述的滑轮通过所述的转动销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的滑轮支架内,所述的螺栓穿过所述的转动销后与所述的螺母螺接。滑轮支架固定在叉车内门架的中间油缸的上端,两个滑轮设置在滑轮支架内,避免了滑轮在翻滚过程中翻出,两个滑轮通过转动销固定,螺栓横向贯穿滑轮支架,且与螺母螺接,保证了套设在螺栓上的转动销不移出滑轮支架,第三软管绕过其中一个滑轮与属具的第一转接头连接,第四软管绕过另一个滑轮与第二转接头连接,在属具运动的过程中,第三软管和第四软管会相应地上下运作,运动顺畅不产生卡顿,且不会翻出到滑轮支架。所述的出油管路和所述的回油管路均为两路。两路出油管路和两路回油管路均为两侧设置,其好处在于当其中一路出现问题时,不影响叉车的运行,使整个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和安全,同时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增设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上竖向设置有第一导槽,第二导轨上竖向设置有与第一导槽相对的第二导槽,出油管路的出口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的第一导槽,再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第二导槽,进油管路的出口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的第二导槽,再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第一导槽,这样能保证在叉车内门架起升工作时出油管路和进油管路的运动轨迹始终沿着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保护出油管路和进油管路同时避免了与其他零部件的干涉,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操作者视野的影响;滑轮组的设置则出油管路和进油管路在绕过滑轮组时不翻出,从而能够保证油路的顺畅;从叉车多路阀的阀端出来的液压油经过出油管轮输入到属具的第一转接头后,接着经过进油管路回到叉车多路阀中,形成一个完成的油路,其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油路通畅且提高操作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滑轮组的立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叉车属具液压管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叉车属具液压管路系统,包括出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叉车外门架朝内一侧的第一导轨、设置在叉车内门架上的第二导轨和滑轮组,所述的第一导轨上竖直设置有第一导槽,所述的第二导轨上竖直设置有第二导槽,所述的第一导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的第二导槽的槽口,所述的出油管路的进口端连接于叉车多路阀上,所述的出油管路的出口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的第一导槽后、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第二导槽、并绕过所述的滑轮组后连接于属具的第一转接头上,所述的回油管路的进口端连接于属具的第一转接头上,所述的回油管路的出口端绕过所述的滑轮组后、自上而下穿过所述的第二导槽、并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第一导槽后连接于叉车多路阀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属具液压管路系统,包括出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设置在叉车外门架朝内一侧的第一导轨、设置在叉车内门架上的第二导轨和滑轮组,所述的第一导轨上竖直设置有第一导槽,所述的第二导轨上竖直设置有第二导槽,所述的第一导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的第二导槽的槽口,所述的出油管路的进口端连接于叉车多路阀上,所述的出油管路的出口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的第一导槽后、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第二导槽、并绕过所述的滑轮组后连接于属具的第一转接头上,所述的回油管路的进口端连接于属具的第一转接头上,所述的回油管路的出口端绕过所述的滑轮组后、自上而下穿过所述的第二导槽、并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第一导槽后连接于叉车多路阀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属具液压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叉车内门架上横设有中横梁,所述的第二导轨竖直固定在所述的中横梁的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叉车属具液压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管路由第一软管、第一钢管、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的第一软管的进口端连接于叉车多路阀上,所述的第一钢管竖直设置在叉车外门架上,所述的第二软管的出口端自上而下穿过所述的第一导槽后、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第二导槽,所述的第三软管的出口端绕过所述的滑轮组后连接于属具的第一转接头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叉车属具液压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横梁上固定有第二转接头,所述的第二转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状黄兆立林剑许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迈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