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27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8: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钻头,其包括钻杆;连接钻杆一端的夹持部;连接钻杆另一端的钻刃;以及设置于钻刃端部的钻尖;其中,钻尖包括设置于钻刃端部两侧的棱尖部及位于棱尖部之间的顶尖部,顶尖部凸出棱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顶尖部与棱尖部相互配合,利于定位钻孔,一定程度导引残屑排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rill b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ill, comprising a drill pipe;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clamping part;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drill blade; and the drill is arranged on the drill blade tip; the drill including top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edge between the tip of the drill blade on both sides of the end and at the tip of the top edge. Over the edge of the tip. By matching the top part with the edge tip, the utility model is favorable for positioning drilling holes and leads the residue to be discharg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头
本申请属于钻孔刀具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钻头。
技术介绍
钻头是用以在实体材料上钻削出通孔或盲孔,并能对已有的孔扩孔的刀具。钻头可以分为粗加工用和细加工用的,粗加工用的钻头一般都有很大的切削量,这样在切削的过程中会对切削刃造成很大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钻头,通过设置独特的钻尖避免钻头加工误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钻头,其包括钻杆;连接钻杆一端的夹持部;连接钻杆另一端的钻刃;以及设置于钻刃端部的钻尖;其中,钻尖包括设置于钻刃端部两侧的棱尖部及位于棱尖部之间的顶尖部,顶尖部凸出棱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钻刃包括多个螺旋槽部及由多个螺旋槽部对应形成的螺旋刃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螺旋槽部由上槽面及下槽面弧度连接,上槽面凹陷,下槽面凸起,且上槽面曲率大于下槽面。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螺旋刃部包括靠近下槽面的切刃面及连接切刃面的导引面,切刃面倒角,导引面向内凹陷。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切刃面宽度为导引面宽度的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顶尖部凸出棱尖部1mm~1.3mm。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夹持部设置有键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螺旋槽部设置为两个,对应螺旋槽部的螺旋刃部设置为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钻杆表面具有钢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1)顶尖部与棱尖部相互配合,利于定位钻孔。2)夹持部方便安装,钻刃利于排屑。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钻头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螺旋槽部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螺旋槽部侧视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螺旋刃部示意图。附图标记钻杆10,钻刃20,螺旋槽部21,螺旋刃部22,上槽面21a,下槽面21b,切刃面22a,导引面22b,钻尖30,棱尖部31,顶尖部32,夹持部40,键槽41,钢印5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钻头立体图。如图所示,一种钻头包括钻杆10;连接钻杆10一端的夹持部40;连接钻杆10另一端的钻刃20;以及设置于钻刃20端部的钻尖30;其中,钻尖30包括设置于钻刃20端部两侧的棱尖部31及位于棱尖部31之间的顶尖部32,顶尖部32凸出棱尖部3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钻尖30利用顶尖部32定位并钻孔,同时两侧棱尖部31在加工过程中配合定位支撑,一定程度导引残屑排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另外,请继续参考图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钻刃20包括多个螺旋槽部21及由多个螺旋槽部21对应形成的螺旋刃部22。本专利技术利用螺旋槽部21及螺旋刃部22相互配合,实现钻孔的进给及排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需要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为配合附图,将螺旋槽部21设置为两个,对应螺旋槽部21的螺旋刃部22设置为一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螺旋槽部21设置为三个,对应螺旋槽部21的螺旋刃部22设置为两个,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接下来,请继续参考图2及图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螺旋槽部21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螺旋槽部21侧视图。如图所示,螺旋槽部21由上槽面21a及下槽面21b弧度连接,上槽面21a凹陷,下槽面21b凸起,且上槽面21a曲率大于下槽面21b。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钻刃20在进给过程中,螺旋槽部21的上槽面21a及下槽面21b将会相互配合排屑。同时,因为上槽面21a凹陷,下槽面21b凸起,如此,滞留在螺旋槽部21内的残屑也更容易导引、排出,如果上槽面21a与下槽面21b都凹陷的话,残屑很容易卡住,影响加工精度,严重的话造成钻头损坏。此外,上槽面21a设置曲率大于下槽面21b,多次试验,更能排出多余残屑,方便操作。请继续参考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螺旋刃部22示意图。螺旋刃部22包括靠近下槽面21b的切刃面22a及连接切刃面22a的导引面22b,切刃面22a倒角,导引面22b向内凹陷。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切刃面22a倒角是为了使其更加锋利,钻孔更加流畅,同时导引面22b凹陷,方便进给,使用更加灵活。值得一提的是,切刃面22a宽度为导引面22b宽度的1/4。造型美观,使用方便。请继续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设置顶尖部32凸出棱尖部33的长度为1mm~1.3mm。由此形成支点,方便定位,同时利于加工。另外,钻杆10表面具有钢印50。是以钢印50能够清楚标示具体参数,方便分清归类。而且夹持部40设置有键槽41,方便后续设备配合安装,实现固定。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钻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连接所述钻杆一端的夹持部;连接所述钻杆另一端的钻刃;以及设置于所述钻刃端部的钻尖;其中,所述钻尖包括设置于所述钻刃端部两侧的棱尖部及位于所述棱尖部之间的顶尖部,所述顶尖部凸出所述棱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连接所述钻杆一端的夹持部;连接所述钻杆另一端的钻刃;以及设置于所述钻刃端部的钻尖;其中,所述钻尖包括设置于所述钻刃端部两侧的棱尖部及位于所述棱尖部之间的顶尖部,所述顶尖部凸出所述棱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钻刃包括多个螺旋槽部及由多个所述螺旋槽部对应形成的螺旋刃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螺旋槽部由上槽面及下槽面弧度连接,所述上槽面凹陷,所述下槽面凸起,且所述上槽面曲率大于所述下槽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头,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骏成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