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陶瓷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539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其不损害电容增加的好处而且在为了进一步增加电容而使用了高介电常数类电介质陶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DC偏压特性恶化。在层叠陶瓷电容器(10)中,电容器主体(11)的第1面(f1)为凹面形状,第1外部电极(12)的第1部分(12a)形成为与凹面形状的第1面(f1)紧贴,电容器主体(11)的第2面(f2)为凹面形状,第2外部电极(13)的第1部分(13a)形成为与凹面形状的第2面(f2)紧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陶瓷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容器主体的相对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大致L字形状的外部电极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技术介绍
作为在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相对的端部分别设置的外部电极的形态,已知有具有沿着电容器主体的长度方向一个面的部分和沿着高度方向一个面的部分的大致L字形状的外部电极(参照后述专利文献1)。后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层叠陶瓷电容器(以下称为现有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包括:电容器主体,其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面和第2面、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第3面和第4面以及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第5面和第6面;大致L字形状的第1外部电极,其具有沿着电容器主体的第1面的第1部分和沿着第5面的第2部分;和大致L字形状的第2外部电极,其具有沿着电容器主体的第2面的第1部分和沿着第5面的第2部分。在电容器主体中,内置有由多个第1内部电极层和多个第2内部电极层隔着电介质层层叠而成的电容部。多个第1内部电极层各自的端缘与第1外部电极的第1部分连接。另外,多个第2内部电极层各自的端缘与第2外部电极的第1部分连接。现有的层叠陶瓷电容器中,第1外部电极和第2外部电极分别为不具有沿着电容器主体的第6面的部分、沿着第3面的部分和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层叠陶瓷电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主体,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面和第2面;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第3面和第4面;和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第5面和第6面,并且内置有多个第1内部电极层和多个第2内部电极层隔着电介质层层叠的电容部;第1外部电极,其具有沿着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1面的第1部分和沿着所述第5面的第2部分,在所述第1外部电极的所述第1部分连接着所述多个第1内部电极层各自的端缘;和第2外部电极,其具有沿着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2面的第1部分和沿着所述第5面的第2部分,在所述第2外部电极的所述第1部分连接着所述多个第2内部电极层各自的端缘,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1面为凹面形状,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26 JP 2016-0357061.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主体,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面和第2面;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第3面和第4面;和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第5面和第6面,并且内置有多个第1内部电极层和多个第2内部电极层隔着电介质层层叠的电容部;第1外部电极,其具有沿着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1面的第1部分和沿着所述第5面的第2部分,在所述第1外部电极的所述第1部分连接着所述多个第1内部电极层各自的端缘;和第2外部电极,其具有沿着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2面的第1部分和沿着所述第5面的第2部分,在所述第2外部电极的所述第1部分连接着所述多个第2内部电极层各自的端缘,所述电容器主体的所述第1面为凹面形状,所述第1外部电极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和瀬裕介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