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04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属于蒸发冷却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包括从下至上互相固定连接的底座和壳体,以及壳体内部固定安装的竖向分层布局的冷却板束集,还包括壳体上方和壳体固定连接的轻型引风冷却塔,顶端向上完全开口;底座和壳体固定连接处还固定安装有完全罩于冷却板束集上部的喷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轻型引风冷却塔代替起吸风作用的风机,降低了装机总量和生产运行成本,无需因为电机易损而频繁的更换风机、修复电机,能够长时间处于持续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蒸发冷却器
,尤其涉及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
技术介绍
蒸发空冷器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管外水膜的蒸发强化管外传热,其工作过程是用系统中的循环水泵将喷淋冷却水输送到位于水平放置的光管管束上方的喷淋水分配器,由分配器将冷却水向下喷淋到传热管表面,使管外表面形成连续均匀的薄水膜;同时用风机将空气从设备下部空气吸入窗口吸入,使空气自下向上流动,横掠水平放置的光管管束。此时传热管的管外传热除依靠水膜与空气流间的显热传递外,管外表面水膜的迅速蒸发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强化了管外传热。由于水具有较高的汽化潜热(水在一个大气压下的汽化潜热为570Kcal/Kg)因此管外水膜的蒸发大大地强化了管外传热,使设备总体传热效率明显提高。管外表面水膜的蒸发使得空气穿过光管管束后湿度增加而接近饱和,风机一般是顶置式,将饱和湿空气从管束中抽出并使其穿过位于喷淋水分配器上方的挡水器,除去饱和湿空气中夹带的水滴后从设备顶部风机出口排入大气中,由于风机位于设备上部向上抽吸空气,从而在风机下部空间形成负压区域,加速了管外表面水膜的蒸发,有利于强化管外传热,蒸发式冷却器中,工艺介质走管内水平流动,空气、水走管外,空气由下向上流动,喷淋水则由上往下流动,水、空气与工艺介质为交叉错流,水与空气为逆流,这样一来从流程布置上虽然强化了传热传质过程,但也带来了风机容易锈蚀和电机受热气长期侵蚀导致使用寿命不长的技术问题。目前如专利号为02255480.7的一种蒸发式冷却器,通过将水箱中的水抽到喷淋装置上,并将水喷洒于换热管束上,通过换热管束表面水的蒸发,进而达到热传递的效果,和以往冷却装置相比,该冷却器具有占地小、传输效率高、投资成本低、循环冷却用水少的优点,不过由于该冷却器的外壳为固定的,外壳上没有可开启的门,因此,随着冷却器的不断使用,换热管束表面容易形成水垢,无法及时清洗,影响热传递的效率。中国专利公开号:202177322U,公开了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包括设于底部的水箱、位于水箱上方的壳体、设于壳体上的空气入口、设于壳体内且位于空气入口上方的换热装置、设于换热装置上方的喷淋装置、通过喷淋上水管与喷淋装置连接的循环水泵、设于喷淋装置上方的收水器、设于收水器上方的冷却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复数根喷淋支管,每根喷淋支管上设有复数个布水器,所述换热装置为复数块换热板压制形成的换热板束,换热板间形成可供热工艺介质通过的通道,所述换热板束两端设有与上述通道连通的热工艺介质进口及出口。该冷却器换热装置占用空间小、传递效率高,同时该冷却器也更好地节约了水资源。但该技术同样存在风机电机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板式蒸发冷却器的风机电机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它可以实现无需使用风机即可达到冷却效果的目的,而且,由于不使用风机,使用和生产运行成本降低。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包括从下至上互相固定连接的底座和壳体,以及壳体内部固定安装的竖向分层布局的冷却板束集,还包括壳体上方和壳体固定连接的轻型引风冷却塔,顶端向上完全开口;底座和壳体固定连接处还固定安装有完全罩于冷却板束集上部的喷淋装置。通过轻型引风冷却塔代替起吸风作用的风机,降低了装机总量和生产运行成本,无需因为电机易损而频繁的更换风机,能够长时间处于持续工作状态。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轻型引风冷却塔呈从中部向下并外开的腰塔状双曲线冷却塔,符合流体力学中容易产生风涡流的原理,产生的气流速度快,能有效提高冷却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轻型引风冷却塔有2至4个,并完全覆盖壳体上端开口,根据蒸发空冷器型号大小进行差别式布局,以保证不同型号蒸发空冷器的冷却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轻型引风冷却塔外壁均匀固定分布有加强筋,起到紧固和稳定冷却塔的作用,内壁均匀固定分布有挡水片,将部分水分冷凝后滴落返回系统,防止过多的水分排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挡水片呈环形,并呈向下倾斜开放的喇叭状,不影响风涡流的形成,且有效阻挡水分的过度排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于底座侧面的鼓风机,所述底座呈上部开口的半封闭状,底部为喷淋水池;鼓风机下置式,向内吹风,没有热湿气对电机绝缘的侵蚀和对风机的锈蚀,提高了鼓风机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的顶置式是将热湿气吸入后排放,湿气直接冲向电机,电机受潮风险较大);向内吹风和轻型引风冷却塔的引风互相协同,加速了引风效率,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而且,吹风还可以延缓喷淋水的在冷却板束集上的下落速度,加速了板束集外表面水膜的蒸发,并提高了蒸发量,提高了与板束集内软水的换热量,轻型引风冷却塔、下置式鼓风机、喷淋装置三者的结合有着很强的协同作用和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淋装置为向下开有喷淋孔的排管,喷淋孔无死角罩于冷却板束集正上方,使整个冷却板束集换热均匀无死角。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鼓风机为轴流风机,吹风效率高,能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所述底座外围设置挡风墙,避免杂质吹入系统,并使系统周围气压稳定,起到稳定轴流风机的作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板束集通过冷却进水口和冷却出水口与高炉的软水系统相通,冷却进水口和冷却出水口在冷却板束集两侧呈相对,且冷却进水口在上、冷却出水口在下设置,和风的方向相反,逆风向流动,相当于二次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侧底部还开有带有阀门的排污口,方便喷淋水池内的杂质排出。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通过轻型引风冷却塔代替起吸风作用的风机,降低了装机总量和生产运行成本,无需因为电机易损而频繁的更换风机,能够长时间处于持续工作状态;(2)本技术的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腰塔状双曲线冷却塔,符合流体力学中容易产生风涡流的原理,产生的气流速度快,能有效提高冷却效果;(3)本技术的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轻型引风冷却塔有2至4个,是专利技术人根据蒸发空冷器型号大小进行差别式布局,以保证不同型号蒸发空冷器的冷却效果;(4)本技术的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加强筋起到紧固和稳定冷却塔的作用;挡水片将部分水分冷凝后滴落返回系统,防止过多的水分排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5)本技术的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挡水片呈环形,并呈向下倾斜开放的喇叭状,不影响风涡流的形成,且有效阻挡水分的过度排出;(6)本技术的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鼓风机下置式,向内吹风,没有热湿气对电机绝缘的侵蚀和对风机的锈蚀,提高了鼓风机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的顶置式是将热湿气吸入后排放,湿气直接冲向电机,电机受潮风险较大);向内吹风和轻型引风冷却塔的引风互相协同,加速了引风效率,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而且,吹风还可以延缓喷淋水的在冷却板束集上的下落速度,加速了板束集外表面水膜的蒸发,并提高了蒸发量,提高了与板束集内软水的换热量,轻型引风冷却塔、下置式鼓风机、喷淋装置三者的结合有着很强的协同作用和效果;(7)本技术的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挡风墙避免杂质吹入系统,并使系统周围气压稳定,起到稳定轴流风机的作用;轴流风机的吹风效率高,能长时间处于持续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包括从下至上互相固定连接的底座(1)和壳体(2),以及壳体(2)内部固定安装的竖向分层布局的冷却板束集(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2)上方和壳体(2)固定连接的轻型引风冷却塔(3),顶端向上完全开口;底座(1)和壳体(2)固定连接处还固定安装有完全罩于冷却板束集(21)上部的喷淋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包括从下至上互相固定连接的底座(1)和壳体(2),以及壳体(2)内部固定安装的竖向分层布局的冷却板束集(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2)上方和壳体(2)固定连接的轻型引风冷却塔(3),顶端向上完全开口;底座(1)和壳体(2)固定连接处还固定安装有完全罩于冷却板束集(21)上部的喷淋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引风冷却塔(3)为从中部向下并外开的腰塔状双曲线冷却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引风冷却塔(3)有2至4个,并完全覆盖壳体(2)上端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引风冷却塔(3)外壁均匀固定分布有加强筋(31),内壁均匀固定分布有挡水片(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式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片(32)呈环形,并呈向下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海欧李春江张永丰刘宏兵朱俊山尹宵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输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