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辅助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531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装辅助工装,包括:聚氨酯条形块和吸附块;其中,所述聚氨酯条形快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贴合部和凸起部;所述吸附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贴合部上,并且,所述吸附块的朝向与所述凸起部凸起的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吊装辅助工装通过吸附块吸附到驾驶室门框边缘,凸起部与吊具配合,避免了吊具直接与驾驶室直接接触,避免了刮伤的出现。同时,在聚氨酯条形块的作用下,增加了吊具与驾驶室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或者减少二者之间发生相对的滑动,同时,聚氨酯条形块的柔性特性,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形变,保证车门和门框的受力均匀,避免铰链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装辅助工装
本技术涉及车辆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吊装辅助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整车生产线普遍使用流水线作业的模式。产品原料通过移动设备在各工序间进行流转,在不同工位进行操作,流转过程需要保证产品原料的定位准确、安全可靠、不磕碰划伤,进而顺利转到下道工序。总装车间的驾驶室存储线,用来进行驾驶室存储、流转。吊具将驾驶室通过车门两侧托起,进行流转。在托起流转的过程中,很容易在弯道处造成驾驶室相对吊具移动,主要原因是吊具和驾驶室刚性接触,摩擦力小,并且弯道处,由于惯性等原因造成里外速度不一致,驾驶室左右滑动,导致驾驶室的位置沿着中心线发生偏移,会出现吊具打开不到位导致驾驶室掉落的风险,或者升降机随行机构不到位,信号丢失的风险。再者,驾驶室白车身车门(简称车门)相对于驾驶室车门框(简称门框)较低,而吊具吊装时,由于车门较低,吊装时,车门的受力就会加大,可能会导致车门与门框之间的铰链受力变形,最终影响整车的密闭性,容易出现漏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装辅助工装,保证在吊装流转的过程中,减少或避免出现驾驶室滑移和铰链变形的问题,同时还能避免吊具对驾驶室的刮伤。本技术的吊装辅助工装,包括:聚氨酯条形块和吸附块;其中,所述聚氨酯条形快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贴合部和凸起部;所述吸附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贴合部上,并且,所述吸附块的朝向与所述凸起部凸起的方向相同。如上所述的吊装辅助工装,其中,所述贴合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吸附块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如上所述的吊装辅助工装,其中,所述吸附块粘接在所述凹槽中。如上所述的吊装辅助工装,其中,所述凹槽为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为30mm-35mm。如上所述的吊装辅助工装,其中,所述吸附块为磁铁。如上所述的吊装辅助工装,其中,所述聚氨酯条形块长500mm-600mm。如上所述的吊装辅助工装,其中,以所述凸起部的凸起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凸起部上具有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的顶面,以及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的两个侧面;在两个所述侧面中,靠近所述贴合部的一面为内侧面,远离所述贴合部的一面为外侧面,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防滑纹路。如上所述的吊装辅助工装,其中,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90°。本技术的吊装辅助工装通过吸附块吸附到驾驶室门框边缘,凸起部与吊具配合,避免了吊具直接与驾驶室直接接触,避免了刮伤的出现。同时,在聚氨酯条形块的作用下,增加了了吊具与驾驶室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或者减少二者之间发生相对的滑动,同时,聚氨酯条形块的柔性特性,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形变,保证车门和门框的受力均匀,避免铰链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吊装辅助工装中聚氨酯条形块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吊装辅助工装中吸附块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聚氨酯条形块;2-吸附块;11-贴合部;12-凸起部;111-凹槽;121-内侧面;122-外侧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公开一种吊装辅助工装,参见图1和图2,其包括:聚氨酯条形块1和吸附块2;其中,聚氨酯条形快1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贴合部11和凸起部12;吸附块2固定设置在贴合部11上,并且,吸附块2的朝向与凸起部12凸起的方向相同。优选的,贴合部11和凸起部12为一体结构。在使用时,将辅助工装设置在车门框内,贴合部11通过吸附块2贴合固定到车门框内侧面上,凸起部12从车门框处向外凸起,该凸起的高度,至少保证吊装时吊具不会直接与车门接触,而是通过凸起部12吊起驾驶室。或者说,凸起部12的凸起高度要保证其能覆盖到吊具与车门的接触面。聚氨酯条形块1自身具备柔韧性,以及与吊具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能够保证在驾驶室吊装过程中不发生滑动,由于车门和车门框的高度不同,聚氨酯条形块1可以通过自身的柔性特点,发生形变,补齐高度上的差距,从而避免或减小受力不均匀引起的变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聚氨酯条形块1长500mm-600mm,优选的为560mm,当然这些只是一种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申请。需要注意,聚氨酯条形块1的长度一般比吊具的长度长,至少比吊具的长度长200mm。吸附块2的可以保证整个吊装辅助工装与驾驶室之间不发生移动,这同样,是为了避免滑动。优选的吸附块2可以为磁铁,具体的磁铁形式不做限定。当然,其他结构能够保证吊装辅助工装与驾驶室之间不发生移动也可以用于本申请,例如吸附块2具有粘性,保证其与驾驶室之间可以粘接,当然,还需要保证粘接后能够拆卸。优选的,贴合部1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111,吸附块2设置在凹槽111中,一般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凹槽111中。而凹槽111和吸附块2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凹槽111可以为圆形凹槽,对应的吸附块2也为原型,更具体的,圆形凹槽的直径为30mm-35mm,而吸附块2的直径小于等于凹槽111的直径。需要理解,以上仅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申请。下面说明凸起部12的一些特征,以凸起部12的凸起方向为第一方向,凸起部12上具有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的顶面,以及朝向与第一方向呈夹角的两个侧面;在两个所述侧面中,靠近所述贴合部11的一面为内侧面121,远离所述贴合部11的一面为外侧面122,所述内侧面121和所述外侧面122上分别形成有防滑纹路。为了方便理解,上述还可以说明为,凸起部12具有一个顶面,该顶面为凸起方向上的凸起终点,即凸起方向上的远面,凸起部12还具有与顶面相连接的两个侧面,一个内侧面121,一个外侧面122,显然;两个侧面与顶面之间是具有夹角的,优选的夹角为90°。上述的内侧面121与驾驶室的车门框和车门都有接触,一般是车门框和车门的底部,上述的防滑纹路可以加大摩擦力,和吸附块2一同保证不发生滑动。外侧面122与吊具接触,防滑纹路同样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吊装辅助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装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氨酯条形块(1)和吸附块(2);其中,所述聚氨酯条形块(1)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贴合部(11)和凸起部(12);所述吸附块(2)固定设置在所述贴合部(11)上,并且,所述吸附块(2)的朝向与所述凸起部(12)凸起的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氨酯条形块(1)和吸附块(2);其中,所述聚氨酯条形块(1)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贴合部(11)和凸起部(12);所述吸附块(2)固定设置在所述贴合部(11)上,并且,所述吸附块(2)的朝向与所述凸起部(12)凸起的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1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111),所述吸附块(2)设置在所述凹槽(11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2)粘接在所述凹槽(111)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1)为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为30mm-35mm。5.根据权利要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郭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