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塑料的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2201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BS塑料的改性方法,将ABS粒料与易被腐蚀的改性粉体混合得到改性ABS。采用本方法得到的改性ABS塑料粗化后,比表面积大大增加,表面亲水性增强,电镀后镀层的附着力增大。改性后的ABS塑料只需较短的酸蚀粗化时间(该时间的酸蚀粗化不足以腐蚀PC)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粗化效果。使用偶联剂可提高改性粉体与ABS之间的相容性,得到良好的复合界面;溶剂可以提高偶联剂的使用效果;分散剂可以使物料混合得更加均匀,提高改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BS塑料的改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BS塑料的改性方法,尤其是一种易被粗化的ABS塑料 的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手机按键等部件多以ABS和PC为原料,釆用双色注塑,产品经电镀后 ABS部分的表面为电镀层,PC部分的表面不被电镀而透光,产品的图案部 分(即ABS部分)表面具有电镀件的金属质感,而其余部分(即PC部分) 可以透光。这种工艺要求电镀部分与非电镀部分(即ABS部分与PC部分) 的分界十分清晰、整齐,以保证良好的视觉效果。在该工艺中,为达到良好的电镀效果,需要在电镀前对产品表面进行酸 蚀粗化(目的是粗化ABS部分的表面),产品的PC部分表面也会经受酸蚀 粗化。目前能使产品ABS部分的表面达到理想粗化效果的酸蚀粗化工艺所需 条件为,时间10 15min、粗化液温度70°C~75°C、粗化液组成为铬酸 350g~450g/L和硫酸350 400g/L。在这样的酸蚀粗化条件下,容易出现PC 也会被粗化,电镀后ABS部分与PC部分的分界不清晰,产品表面图案的边 界模糊,影响视觉效果;如果縮短粗化时间,ABS部分的表面又可能腐蚀不 够,电镀后镀层附着力不强,影响电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被粗化的ABS塑料的改性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ABS塑料的改性方法,将ABS粒 料与易被腐蚀的改性粉体混合得到改性ABS, ABS粒料和改性粉体二者用量 的重量比为100:2 100:40 。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得到的改性ABS在粗化时,其改 性粉体易被腐蚀(与ABS塑料相比),从而使产品表面经过较短时间的粗化 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粗化效果。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可以将偶联剂、改性粉体和ABS粒料混合而得到改 性ABS。偶联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改性粉体与ABS之间的相容性,得到良好的 复合界面,从而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也可以将分散剂、改性粉体和ABS粒料混合而得到 改性ABS。加入分散剂可以使物料混合得更加均匀,提高产品质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 )偶联剂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2 )将改性粉体和步骤1 )得到的混合液混合;3 )将ABS粒料与步骤2 )得到的混合物混合。 加入溶剂可以改善改性粉体和ABS粒料的相容效果。 作为本专利技术更一步的改进,步骤2)的过程为将改性粉体和步骤l)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后,所得混合产物再与分散剂混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l)中偶联剂和溶剂二者用量的重量比为 1:5 1:20;步骤2 )中偶联剂和改性粉体二者用量的重量比为 1:100 40:100 ;分散剂和改性粉体二者用量的重量比为0丄1 0.1:5 ;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KH-550型硅烷偶联剂、KH-560型硅烷偶联剂、 KH-570型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N-N二甲基酰胺、乙醇、丙醇、丁醇、丙酮、丁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步骤2 )所用分散剂可以为分散剂TAS-2A 、分散剂TAS-3A 、分散剂TAF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改性粉体为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氢氧化镁、超微细氧化铝、超微细硫酸钡、超微细滑石粉、二氧化锆、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锌、沸石、蒙脱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改性粉体的粒径为10nm 5000n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ABS粒料的粒径为50um 5000um。 可以将步骤3)所得产物熔融造粒,这样便于物料输送和储存。 步骧2)和步骤3)中的混合过程可以采用高速混合机,混合时间都为5 ~20min 。本专利技术将ABS与改性粉体混合在一起,所用改性粉体比ABS更易被腐 蚀,粗化时改性粉体被腐蚀而使ABS塑料表面产生微小的孔穴,从而使ABS 塑料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同时促进酸蚀粗化过程中ABS塑料C-C键氧化断链而形成亲水性的羟基和羧基,达到使ABS塑料表面亲水性进一步增强、电镀 后镀层的附着力增大的目的。改性后的ABS塑料只需较短的酸蚀粗化时间(该时间的酸蚀粗化不足以腐蚀PC )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粗化效果。使用偶 联剂可提高改性粉体与ABS之间的相容性,得到良好的复合界面;溶剂可以 提高偶联剂的使用效果;分散剂可以使物料混合得更加均匀,提高改性质 量。附图说明为了便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使用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未改性ABS塑料经腐蚀后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得改性ABS塑料经腐蚀后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得改性ABS塑料经腐蚀后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所得改性ABS塑料经腐蚀后的扫描电镜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ABS粒料为台湾奇美有限公司的ABS, 型号为PA-727,粒径为2 5mm;高速混合机产自张家港市亿利机械有限公 司,型号SHR—IOA,转速选用1500rpm 。实施例一按如下步骤对ABS塑料进行改性的应用方法 (1 )按照重量比1:10配制钛酸酯偶联剂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液; (2 )将粒径为10 25nrn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与步骤(1 )制得的混合 液同时加入到高速混合机内,其中钛酸酯偶联剂和二氧化钛的重量比为 2:100 ,高速混合搅拌10分钟,使纳米二氧化钛和钛酸酯偶联剂充分混合, 得到混合粉末;(3 )将ABS粒料和步骤(2 )制得的混合粉末按重量比100:4加入到 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搅拌10分钟,使ABS粒料和步骤(2)制得的混合 粉末充分混合,得到表面覆盖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改性ABS粒料。(4 )将步骤(3 )所得的改性ABS粒料在温度制度为 160/220/220/220/220/220/220/210 °C (从机筒到机头的温度)双螺杆转速为 60ipm的双螺杆造粒机上熔融造粒。实施例二按如下步骤对ABS塑料进行改性的应用方法(1 )按照重量比1:15配制硅烷偶联剂KH-550与丙酮的混合液; (2 )将粒径为50 100nm的纳米氢氧化镁粒子与步骤(1 )制得的混合 液同时加入到高速混合机内,其中硅垸偶联剂和纳米氢氧化镁的重量比为 1:10,高速混合搅拌10分钟,使纳米氢氧化镁和硅烷偶联剂充分混合,得到 混合粉末;(3 )将分散剂TAS-2A和步骤(2 )制得的混合粉末在高速混合机内 高速混合,其中分散剂TAS-2A和步骤(2 )制得的混合粉末中纳米氢氧化 镁粒子的重量比为1:1 ,混合后制得新混合粉末;(4 )将ABS粒料和步骤(3 )所制得的新混合粉末按重量比20:100加 入到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搅拌10分钟,使新混合粉末和ABS粒料充分混 合,得到表面覆盖纳米氢氧化镁的改性ABS粒料。(5 )将步骤(4 )所得的改性ABS粒料在温度制度为 160/220/220/220/220/220/220/210 °C (从机筒到机头的温度)双螺杆转速为 60rpm的双螺杆造粒机上熔融造粒。实施例三按如下步骤对ABS塑料进行改性的应用方法 (1 )按照重量比1 : 20配制硅垸偶联剂KH-570与丙酮的混合液; (2 )将超微细氧化铝与步骤(1 )制得的混合液同时加入到高速混合 机(张家港市亿利机械有限公司,型号SHR—10A,转速选用1500rpm,下 同)内,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ABS塑料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ABS粒料与易被腐蚀的改性粉体混合,ABS粒料和改性粉体二者用量的重量比为100∶2~100∶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源陈梁宫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