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00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不损害树脂本来的力学特性、具有充分的持续性和耐擦拭性的、具备优异的抗静电性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汽车内外饰材料。一种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含有50~90质量份的聚烯烃树脂、3~40质量份的热塑性弹性体和3~30质量份的填充剂的同时,相对于聚烯烃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和填充剂的总计100质量份,含有3~20质量份的抗静电剂,所述抗静电剂包含高分子化合物(E),高分子化合物(E)具有如下结构:二元醇、脂肪族二羧酸、芳香族二羧酸、具有一个以上由通式(1)表示的基团且在两末端具有羟基的化合物(B)及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D)借助酯键键合而成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以下也简称为“树脂组合物”),详细而言,涉及抗静电性能高、抗静电性能的持续性和抗静电性能的耐擦拭性优异、适合汽车内外饰用途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近些年,从轻量化、低成本化、成型的容易度、刚性、耐冲击性等各种要求性能方面考虑,汽车内外饰部件使用了由聚烯烃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和填充剂等构成的聚烯烃系的树脂组合物。然而,聚烯烃系树脂具有电绝缘性,因此因摩擦等而容易带电,吸附周围的尘土、垃圾,因此会产生树脂成型品的外观受损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一直以来向聚烯烃系树脂中配混抗静电剂(参照专利文献1和2)。另外,也研究了高分子型的抗静电剂,例如为了对聚烯烃系树脂赋予抗静电性而提出了聚醚酯酰胺(参照专利文献3和4)。另外,提出了一种嵌段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聚烯烃的嵌段和亲水性聚合物的嵌段重复交替键合而成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5)。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2307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0186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8-118838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3-29046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2789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些现有的抗静电剂在相对于树脂不大量地添加时,不能得到充分的抗静电性能,抗静电效果的持续性也不充分。另外,还存在因擦拭树脂的成型品表面而导致抗静电效果下降的问题。进而,若不向树脂中大量添加则无法得到充分的性能,因此也存在对弯曲模量、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等树脂本来所具有的力学特性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损害树脂本来的力学特性、具有充分的持续性和耐擦拭性的、具备优异的抗静电性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备树脂本来的力学特性、且不易产生因静电而导致的表面污染和尘土附着而导致的商品价值降低的由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汽车内外饰材料。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具有特定的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配混在聚烯烃系树脂中而可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50~90质量份的聚烯烃树脂、3~40质量份的热塑性弹性体、和3~30质量份的填充剂的同时(其中,聚烯烃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和填充剂的总计为100质量份),相对于前述聚烯烃树脂、前述热塑性弹性体和前述填充剂的总计100质量份,含有3~20质量份由高分子化合物(E)构成的抗静电剂,前述高分子化合物(E)具有如下结构:二元醇、脂肪族二羧酸、芳香族二羧酸、具有一个以上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基团且在两末端具有羟基的化合物(B)及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D)借助酯键键合而成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前述高分子化合物(E)优选具有聚酯(A)、前述化合物(B)及前述环氧化合物(D)借助酯键键合而成的结构,前述聚酯(A)由二元醇、脂肪族二羧酸和芳香族二羧酸构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前述高分子化合物(E)优选具有嵌段聚合物(C)及前述环氧化合物(D)借助酯键键合而成的结构,前述嵌段聚合物(C)是由前述聚酯(A)构成的嵌段和由前述化合物(B)构成的嵌段借助酯键重复交替键合而成的在两末端具有羧基的嵌段聚合物。进而,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构成前述高分子化合物(E)的前述聚酯(A)优选具有在两末端具有羧基的结构。进而,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优选前述高分子化合物(E)中的、由前述聚酯(A)构成的嵌段的数均分子量以聚苯乙烯换算为800~8,000、由前述化合物(B)构成的嵌段的数均分子量以聚苯乙烯换算为400~6,000,且前述嵌段聚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以聚苯乙烯换算为5,000~25,000。进而,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构成前述高分子化合物(E)的前述化合物(B)优选为聚乙二醇。再者,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进一步优选相对于前述聚烯烃树脂、前述热塑性弹性体和前述填充剂的总计100质量份,含有0.1~15质量份的选自由碱金属的盐和第2族元素的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再者,本专利技术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聚烯烃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5~100g/10分钟的范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内外饰材料的特征在于,其是将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成型而成的。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具有树脂本来的力学特性、抗静电性能高、抗静电性能的持续性和抗静电性能的耐擦拭性优异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不易产生因静电而导致的表面汚染、因尘土附着而导致的商品价值降低的、由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汽车内外饰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聚烯烃树脂]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烯烃树脂,例如可列举出: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规聚丙烯、间规聚丙烯、半等规聚丙烯、聚丁烯、环烯烃聚合物、立构嵌段聚丙烯、聚-3-甲基-1-丁烯、聚-3-甲基-1-戊烯、聚-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聚合物、乙烯-丙烯的嵌段或无规共聚物、抗冲共聚聚丙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α-烯烃共聚物等,也可为这些的2种以上的共聚物。另外,这些聚烯烃树脂可以使用2种以上,合成树脂还可以被合金化。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烯烃树脂无论分子量、聚合度、密度、软化点、对溶剂的不溶成分的比例、立构规整性的程度、催化剂残渣的有无、作为原料的单体的种类、配混比率、聚合催化剂的种类(例如,齐格勒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等)等如何均可使用。从成型体的弯曲模量、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等力学特性方面考虑,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烯烃树脂优选聚丙烯、聚丙烯的共聚物、和乙烯-丙烯共聚物,更优选乙烯-丙烯的嵌段共聚物、和抗冲共聚聚丙烯。另外,从成型体的力学特性的方面考虑,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烯烃树脂优选熔体流动速率为5~100g/10分钟、更优选10~9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15~80g/10分钟。[热塑性弹性体]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热塑性弹性体是在常温下具有橡胶弹性,通过加热而发挥流动性,可以成型加工的弹性体。作为热塑性弹性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任意热塑性弹性体。作为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可列举出:聚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等,从成型体的力学的特性的方面考虑,优选聚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和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更优选聚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填充剂]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填充剂,可以没有限制地使用用于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公知的填充剂。作为填充剂,例如可列举出:滑石、碳酸钙、硫酸镁纤维、二氧化硅、粘土、高岭土、氧化铝、炭黑、玻璃纤维等,从成型体的力学特性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滑石。另外,滑石也可进行微粉化、微粒化等处理。关于上述聚烯烃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和填充剂的配混比例,聚烯烃树脂为50~90质量份、热塑性弹性体为3~40质量份、填充剂为3~30质量份。其中,这些聚烯烃树脂、热塑性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50~90质量份的聚烯烃树脂、3~40质量份的热塑性弹性体、和3~30质量份的填充剂,其中,聚烯烃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和填充剂的总计为100质量份,并且,相对于所述聚烯烃树脂、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和所述填充剂的总计100质量份,含有3~20质量份的抗静电剂,所述抗静电剂包含高分子化合物(E),所述高分子化合物(E)具有如下结构:二元醇、脂肪族二羧酸、芳香族二羧酸、具有一个以上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基团且在两末端具有羟基的化合物(B)及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D)借助酯键键合而成的结构,‑CH2‑CH2‑O‑  (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19 JP 2014-2579371.一种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50~90质量份的聚烯烃树脂、3~40质量份的热塑性弹性体、和3~30质量份的填充剂,其中,聚烯烃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和填充剂的总计为100质量份,并且,相对于所述聚烯烃树脂、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和所述填充剂的总计100质量份,含有3~20质量份的抗静电剂,所述抗静电剂包含高分子化合物(E),所述高分子化合物(E)具有如下结构:二元醇、脂肪族二羧酸、芳香族二羧酸、具有一个以上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基团且在两末端具有羟基的化合物(B)及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D)借助酯键键合而成的结构,-CH2-CH2-O-(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高分子化合物(E)具有聚酯(A)、所述化合物(B)及所述环氧化合物(D)借助酯键键合而成的结构,所述聚酯(A)由二元醇、脂肪族二羧酸和芳香族二羧酸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高分子化合物(E)具有嵌段聚合物(C)及所述环氧化合物(D)借助酯键键合而成的结构,所述嵌段聚合物(C)是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达人野村和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ADEKA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