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0846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造粒装置包括用于从收容室的外部观察在所述收容室的内部使用切断齿切断合成树脂的切断部分的观察部,该观察部包括将所述切断部分的光学像从所述收容室的内部传送到所述收容室的外部的光学系统。因此,在此种造粒装置中,能够通过所述光学系统明确地目视确认切断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造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收容从模孔挤出的合成树脂的收容室的内部,使用切断齿依次切断所述合成树脂而形成切断片(粒)的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在收容从模孔挤出的合成树脂的收容室的内部,使用切断齿依次切断所述合成树脂而形成切断片(粒)的造粒装置。在此种造粒装置中,例如切断齿与模之间的间隙变大,切断后的切断片的切断面成为长细状或者切断面产生毛刺。如果切断面成为长细状或在切断面产生毛刺,则难以在使用切断片的后续工序顺利地熔融切断片等。因此,调整切断齿与模之间的间隙变得重要。此时,也考虑在收容室的壁面形成用于观察收容室的内部的窗口。但是,较多情况下在模孔的前方侧配置安装了切断齿的旋转轴,因此,窗口被形成在收容室的上壁等,难以从所述窗口观察使用切断齿切断的切断部分。而且,难以通过窗口的观察获知切断齿与模的间隙的量的变化。另一方面,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间隙调整法,即:当将切断齿安装于旋转轴而设置时,在安装切断齿后,代替模而安装独立于造粒装置而预先形成的用于调整间隙的调节板,通过将切断齿与调节板调整为规定的间隙,从而调整切断齿与模的间隙,调整后将调整板拆卸。但是,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间隙调整法是在新安装切断齿而设置时调整所述间隙的方法,不是观察实际上利用切断齿切断的运转过程中的切断部分的方法。因此,在所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间隙调整法中,例如因造粒装置的温度变化的影响或者运转过程中的切断齿的磨耗而间隙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难以获知其间隙的变化,难以根据切断部分而立即调整间隙。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129243号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的情况而作出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明确地目视确认切断部分的造粒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造粒装置包括用于从收容室的外部观察在所述收容部的内部使用切断齿切断合成树脂的切断部分的观察部,该观察部包括将所述切断部分的光学像从所述收容室的内部传送到所述收容室的外部的光学系统。因此,在此种造粒装置中,能够通过所述光学系统明确地目视确认切断部分。所述以及其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记载和附图将更为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造粒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1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观察部的第一变形例的剖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观察部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观察部的第三变形例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观察部的第四变形例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观察部的第五变形例的图。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造粒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2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造粒装置的观察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另外,在各图中附上相同符号的结构表示相同的结构,适当省略其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在总称的情况下用省略后缀的参照符号来表示,在指个别的结构的情况下用附上后缀的参照符号来表示。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造粒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1的V-V线的剖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中所示的X1方向为前方侧、X2方向为后方侧、Y1方向为左方侧、Y2方向为右方侧来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实施方式中的造粒装置1包括模2、切断齿3、旋转操作切断齿3的齿操作部5、收容使用切断齿3切断的切断片(粒)的收容室4以及用于从收容室4的外部观察收容室4的内部的切断齿3的切断部分的观察部6。如图1、图3及图5所示,模2包括形成在其部件的前面的模面21和形成在模面21的多个模孔22a、22。模面21呈在径向具有规定的宽度的圆盘状,并从模2的前面向前方侧突出设置。模孔22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在从模面21的中心O1离开规定距离形成的间距圆(predeterminedpitchcircle)221上。各模孔22以从模2的后面贯穿模面21的方式沿厚度方向形成。如此形成的模2的后面侧连结于未图示的合成树脂捏合机,从模孔22挤出合成树脂。如图1及图2所示,收容室4由以包围模2的前方的方式形成的收容室区划壁41和模2而区划形成。详细而言,收容室区划壁41包括周壁411和向模2的前方侧隔开规定距离而形成的前壁412。由收容室区划壁41的周壁411、前壁412以及模2区划形成为使收容室4的内部与模孔22连通。在收容室区划壁41的周壁411的下部设有让用于冷却切断片的温水(水)流入收容室4的内部的流入口42。而且,在收容室区划壁41的周壁411的上部设有使流入到收容室4的内部的温水流出的流出口43。齿操作部5包括旋转轴部51和保持切断齿3的齿保持部52。旋转轴部51以旋转轴部51的轴心O2与模面21的中心O1一致的方式被配置成旋转自如地贯穿收容室区划壁41的前壁412,旋转轴部51的轴向的其中之一端部被收容在收容室4的内部。另外,该旋转轴部51的另一端部连结于未图示的驱动马达,旋转轴部51伴随所述驱动马达的工作而旋转。齿保持部52被连结于旋转轴部51的轴向的其中之一端部,并以与模2相向的方式配置在收容室4的内部,在其与模2相向的圆形状的模相向面521具备安装切断齿3的切断齿安装部522。在该实施方式中,切断齿安装部522包括在模相向面521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在四个部位的四个切断齿安装部。切断齿3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图5所示地包括与切断齿安装部522相对应的个数的4个切断齿。各切断齿3呈大致长方体状。切断齿3以使切断齿3的长度方向沿模相向面521的径向延伸,并被配置在模孔22的间距圆221上的方式,装拆自如地安装于切断齿安装部522。观察部6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及图2所示地包括被配置在收容室4的内部的切断面确认用反射镜(光学系统的一例)61、使被切断面确认用反射镜61反射的光学像通向收容室4的外部的光学像通过部62、摄像机63及光照射部64。光学像通过部62在该实施方式中包括形成在收容室区划壁41的周壁411的右部的圆形状的光学像送出孔621和配置在光学像送出孔621的板状的透明体622。光学像送出孔621以从周壁411的外面贯穿到内面的方式被形成。透明体622以不让收容室4的内部的温水从光学像送出孔621泄漏的方式覆盖光学像送出孔621。切断面确认用反射镜61在该实施方式中以配置在最右侧的模孔22a的前方且光学像通过部62的左方侧的方式被未图示的支撑部件支撑。更详细而言,在收容室4的收容室区划壁41设有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的其中一端连结于收容室区划壁41,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最右侧的模孔22的前方且光学像通过部62的左方侧。并且,切断面确认用反射镜61连结于支撑部件的另一端,据此,能够反射切断齿3横穿模2的最右侧的模孔22a及该模孔22a附近的模孔22而切断从模孔22挤出的合成树脂的切断部分的光学像,并将其传送到光学像通过部62。摄像机63在该实施方式中包括例如能够在一秒钟拍摄100镜头的高速摄像机。该摄像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造粒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室,收容从模孔挤出的合成树脂;切断齿,被配置在所述收容室的内部,在所述收容室的内部依次切断所述合成树脂;以及观察部,用于从所述收容室的外部观察使用所述切断齿切断所述合成树脂的切断部分,其中,所述观察部包括将所述切断部分的光学像从所述收容室的内部传送到所述收容室的外部的光学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19 JP 2014-2570961.一种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室,收容从模孔挤出的合成树脂;切断齿,被配置在所述收容室的内部,在所述收容室的内部依次切断所述合成树脂;以及观察部,用于从所述收容室的外部观察使用所述切断齿切断所述合成树脂的切断部分,其中,所述观察部包括将所述切断部分的光学像从所述收容室的内部传送到所述收容室的外部的光学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室包括使水流入所述收容室的流入口和使所述流入的水流出到所述收容室的外部的流出口,所述观察部包括覆盖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系统覆盖部,该光学系统覆盖部能够减轻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锅知多佳荒木要高桥英二岩崎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