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下观光船舶用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9599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水下观光船舶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C:0.02%‑0.10%、Si:0.20%‑0.40%、Mn:0.7%‑1.20%、Cr:0.50%‑1.0%、Ni:1.7‑3.7、Cu:1.0%‑1.7%、Mo:0.30%‑0.60%、V:0.02%‑0.05%、Nb:0.02%‑0.07%、Al:0.005%‑0.015%、P≤0.020%、S≤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方否认包括以下步骤:初炼、(LF+RH)精炼、连铸、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化学成分上的优化,提高了钢的焊接性、抗冲击性能和抗拉性能,优化生产流程中的工艺参数,保证了钢液洁净度、成分稳定性,保证了铸坯质量,改善表面质量及轧后组织均匀性问题,使得生产船板在使用过程中承受较大的承载能力,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水下观光船舶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强度低合金钢
,具体涉及一种深水下观光船舶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建筑、冶金、化工、海洋平台、船舶和汽车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在降低钢材本身重量的前提下,要求安全可靠,能够抵抗完发灾害(如水、火、地震、风暴等)。因此,除了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外,还要求具有良好的冷变形能力和高的冲击韧性,在局部超载失稳的情况下不发生瞬间的断裂。在此要求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钢的强度及韧性度显得尤为重要。CN102618786A公布了耐蚀性优越的船舶用钢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用钢材,以及使用这样的船舶用钢材而构成的各种构造物,所述船舶用钢材在严酷的腐蚀环境下表现出优越的长期耐蚀性。本专利技术的船舶用钢材分别含有C:0.04~0.30%、Si:0.05~1.0%、Mn:0.1~2.0%、P:0.010~0.040%、S:0.011~0.025%、Al:0.010~0.10%、Cu:0.10~1.0%、Cr:0.01~0.3%、以及N:0.0030~0.010%,残余部分由铁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形成,并且S的含量[S]和N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水下观光船舶用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C:0.02%‑0.10%、Si:0.20%‑0.40%、Mn:0.7%‑1.20%、Cr:0.50%‑1.0%、Ni:1.7‑3.7、Cu:1.0%‑1.7%、Mo:0.30%‑0.60%、V:0.02%‑0.05%、Nb:0.02%‑0.07%、Al:0.005%‑0.015%、P≤0.020%、S≤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水下观光船舶用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C:0.02%-0.10%、Si:0.20%-0.40%、Mn:0.7%-1.20%、Cr:0.50%-1.0%、Ni:1.7-3.7、Cu:1.0%-1.7%、Mo:0.30%-0.60%、V:0.02%-0.05%、Nb:0.02%-0.07%、Al:0.005%-0.015%、P≤0.020%、S≤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下观光船舶用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C:0.03%-0.06%、Si:0.2%-0.35%、Mn:0.8%-1.1%、Cr:0.55%-0.80%、Ni:1.7-2.0、Cu:1.0%-1.2%、Mo:0.35%-0.55%、V:0.02%-0.035%、Nb:0.035%-0.055%、Al:0.005%-0.015%、P≤0.020%、S≤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3.一种深水下观光船舶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初炼、(LF+RH)精炼、连铸、轧制工艺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炼,采用电炉或转炉冶炼,终点[C]≤0.04%,终点[P]≤0.012%,终点氧含量稳定控制在(500±50)ppm,残余元素含量符合设计要求,去除碳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永杰王小璞刘晓美柳彩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