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金刚石抛光皮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9512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刚石抛光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制成:多官能异氰酸酯10~40份,多元醇10~60份,纳米金刚石5~80份,硅烷偶联剂3~60份,发泡剂5~30份,聚醚多元醇5~40份,聚醚多元醇接枝苯乙烯共聚物2~10份,催化剂1~10份,水10~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金刚石抛光皮使用在机器设备上,散热性能好,且抛光皮的整体性佳,抛光皮表面磨料的逸出快慢适中,可以高效地从工件表面高效率除去玻璃、各种刀痕、浅擦痕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金刚石抛光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研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金刚石抛光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普通砂纸等片状柔性基体的抛光研磨材料由于其形状不固定,通常只能用以手工抛光或者用以手动工具抛光操作,不能用在机器设备上,使用这种普通抛光研磨材料不能提高效率,而且散热不良,摩擦产生的热量可能或导致抛光产品灼伤变色而影响整体抛光效果。而传统的化学机械抛光,包含磨料的抛光液,使用后的抛光液中含有大量磨料,磨料不能循环使用,导致整个化学机械抛光过程成本很高,因此出现了固结磨料化学机械抛光技术。与传统化学机械抛光技术相比,固结磨料化学机械抛光技术中抛光液不含磨料,磨料固结在抛光垫中,减少了抛光液中磨料的消耗,降低了成本。但是,目前固结磨料抛光垫中磨料与抛光垫基体之间的结合力不够,常常在抛光过程中抛光垫分离或磨料脱落进入抛光液中,大大降低了研磨效率和造成研磨效果的损失,甚至使抛光工件表面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纳米金刚石抛光皮及其制备方法,该抛光皮使用在机器设备上,散热性能好,且抛光皮的整体性好,抛光皮表面磨料的逸出快慢适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金刚石抛光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金刚石抛光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刚石抛光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刚石的粒度为5~200n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刚石抛光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异氰酸酯选自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4-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元醇选自1,4-丁二醇、1,3-丁二醇、1,6-己二醇、二甘醇、乙二醇、三丙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刚石抛光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选自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异丁烷、异戊烷、四氢呋喃、石油醚、三氯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和二氯四氟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刚石抛光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是聚氧化丙烯多元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刚石抛光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接枝苯乙烯共聚物由以下方法制得:(1)将重量份重量比为87:65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置于反应釜中加热搅拌,待温度升至70℃时,反应40min,再升温至80℃,反应2~3h;(2)然后降温至50℃,向反应釜中加入2.72倍甲基丙烯酸羟乙酯重量的聚氧化丙烯三元醇,升温至70℃,反应40min,进一步升温至80℃,反应2~3h;(3)最后再降温至50℃,向反应釜中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再向反应釜中加入3.23倍甲基丙烯酸羟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杰钦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远鹏研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