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39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装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第一后内板、左内衬板、第一前内板、左端板、后板、右端板、第二前内板、右内衬板和第二后内板。左内衬板和右内衬板上根据需要对称设置数个固定孔。左端板上侧依次与左半内盖板和第一提手板折叠连接,下侧与粘合襟片折叠连接。后板的上侧依次与下盖板和前内侧板折叠连接,下侧依次与底板、前板、上盖板和后外侧板折叠连接。右端板的上侧依次与右半内盖板和第二提手板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二粘合襟片折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纸成型,制作简单,成本低;在左、右端板延长板上设置卡住商品的内衬结构,提高了防震缓冲性能;前板方便打开,利于便捷地取出内装商品。

A tray shaped packaging for sales of good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y shaped packaging for sales of good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irst inner rear plate, a left inner lining plate, a first front inner plate, a left end plate, a rear plate, a right end plate, a second front inner plate, a right inner lining plate and a second inner inner plate. The left inner lining plate and the right inner lining plate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xing holes according to requirements. The left side plate in turn cover with the left half and the first mention hand folding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adhesive folding connecti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rear plate is sequential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cover plate and the front inner plate,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rear plate is sequenti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the front plate, the upper cover plate and the rear lateral plate. Right side of the end plate in turn with the right inner cover and second handle folding plate connection,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second adhesive piece folding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aper forming, simple manufacture, low cost; on the left and right end plate lining structure is stuck commodity plate, improves the shockproof cushioning performance; the front plate is convenient to open, convenient to remove the goods in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
本技术涉及包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
技术介绍
目前,浅盘状商品的多件销售包装形式单一,一般在商品之间添加纸或纸板作为衬垫,防震缓冲性能有限,六面体箱式结构,形式单一,促销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一纸成型,所述包装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第一后内板、左内衬板、第一前内板、左端板、后板、右端板、第二前内板、右内衬板和第二后内板;所述左内衬板上根据需要设置数个用于卡住浅盘状商品的第一固定孔,右内衬板上根据需要设置数个用于卡住浅盘状商品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对称设置。所述左端板的上侧依次与左半内盖板和第一提手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一提手板上设置第一提手孔,所述左端板的下侧与第一粘合襟片折叠连接。所述后板的上侧依次与下盖板和前内侧板折叠连接,所述下盖板上设置第一提手插孔;所述后板的下侧依次与底板、前板、上盖板和后外侧板折叠连接,所述上盖板上设置第二提手插孔;所述右端板的上侧依次与右半内盖板和第二提手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二提手板上设置第二提手孔,所述右端板的下侧与第二粘合襟片折叠连接。所述左内衬板和右内衬板上的固定孔的数量根据需要而定,优选2-10个。所述前板可以开设窗口,提高销售功能。所述包装材料为硬纸板或者薄瓦楞纸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一纸成型,制作简单,成本低。2、本技术的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在左端板与右端板的延长板上设置卡住浅盘状商品的内衬结构,提高了防震缓冲性能。3、本技术的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前板方便打开,利于便捷地取出内装商品。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销售包装的平面展开图(前板无开窗设计)。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销售包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前板无开窗设计);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销售包装的平面展开图(前板开窗设计);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销售包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前板开窗设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4所示。包装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第一后内板1、左内衬板3、第一前内板4、左端板5、后板7、右端板16、第二前内板17、右内衬板19和第二后内板20。所述左内衬板3上根据需要设置数个用于卡住浅盘状商品的第一固定孔2,右内衬板19上根据需要设置数个用于卡住浅盘状商品的第二固定孔18,所述第一固定孔2和第二固定孔18对称设置。所述左端板5的上侧依次与左半内盖板6和第一提手板8折叠连接,所述第一提手板8上设置第一提手孔9,所述左端板5的下侧与第一粘合襟片27折叠连接。所述后板7的上侧依次与下盖板12和前内侧板10折叠连接,所述下盖板12上设置第一提手插孔11。所述后板7的下侧依次与底板22、前板23、上盖板24和后外侧板26折叠连接,所述上盖板24上设置第二提手插孔25。所述右端板16的上侧依次与右半内盖板15和第二提手板14折叠连接,所述第二提手板14上设置第二提手孔13,所述右端板16的下侧与第二粘合襟片21折叠连接。成型时,将左端板5、第一前内板4、左内衬板3和第一后内板1依次内折,使得左端板5、左内衬板3垂直于后板7,第一前内板4和第一后内板1平行于后板7,且第一后内板1位于后板7的内侧。将右端板16、第二前内板17、右内衬板19和第二后内板20依次内折,使得右端板16和右内衬板19垂直于后板7,第二前内板17和第二后内板20平行于后板7,且第二后内板20位于后板7的内侧。将底板22内折,将第一粘合襟片27和第二粘合襟片21粘贴于底板22的内壁。将浅盘状商品分别放入左内衬板3和右内衬板19对称的第一固定孔2和第二固定孔18内。将左半内盖板6和右半内盖板15内折,将第一提手板8和第二提手板14外折,使得第一提手板8和第二提手板14重合,且第一提手孔9和第二提手孔13重合。将下盖板12内折,并将第一提手板8和第二提手板14穿过第一提手插孔11,将前内侧板10内折并垂直于底板22。将前板23内折,将上盖板24内折,将将第一提手板8和第二提手板14穿过第二提手插孔25,将后外侧板26内折并使其置于后板7的外侧,完成包装。所述左内衬板3和右内衬板19上的固定孔的数量根据需要而定,优选2-10个。本实施例中,选择数量为7个。所述前板23可以开窗设计,提高销售功能(图3和图4)。在前板23上开窗28,在开窗28内侧覆透明膜,利于看到内装商品,提高销售功能。所述包装材料为硬纸板或者薄瓦楞纸板。本技术的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一纸成型,制作简单,成本低;在左端板与右端板的延长板上设置卡住浅盘状商品的内衬结构,提高了防震缓冲性能;前板方便打开,利于便捷地取出内装商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一纸成型,所述包装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第一后内板(1)、左内衬板(3)、第一前内板(4)、左端板(5)、后板(7)、右端板(16)、第二前内板(17)、右内衬板(19)和第二后内板(20);所述左内衬板(3)上设置数个用于卡住浅盘状商品的第一固定孔(2),右内衬板(19)上设置数个用于卡住浅盘状商品的第二固定孔(18),所述第一固定孔(2)和第二固定孔(18)对称设置;所述左端板(5)的上侧依次与左半内盖板(6)和第一提手板(8)折叠连接,所述第一提手板(8)上设置第一提手孔(9),所述左端板(5)的下侧与第一粘合襟片(27)折叠连接;所述后板(7)的上侧依次与下盖板(12)和前内侧板(10)折叠连接,所述下盖板(12)上设置第一提手插孔(11);所述后板(7)的下侧依次与底板(22)、前板(23)、上盖板(24)和后外侧板(26)折叠连接,所述上盖板(24)上设置第二提手插孔(25);所述右端板(16)的上侧依次与右半内盖板(15)和第二提手板(14)折叠连接,所述第二提手板(14)上设置第二提手孔(13),所述右端板(16)的下侧与第二粘合襟片(21)折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浅盘状商品的销售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一纸成型,所述包装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第一后内板(1)、左内衬板(3)、第一前内板(4)、左端板(5)、后板(7)、右端板(16)、第二前内板(17)、右内衬板(19)和第二后内板(20);所述左内衬板(3)上设置数个用于卡住浅盘状商品的第一固定孔(2),右内衬板(19)上设置数个用于卡住浅盘状商品的第二固定孔(18),所述第一固定孔(2)和第二固定孔(18)对称设置;所述左端板(5)的上侧依次与左半内盖板(6)和第一提手板(8)折叠连接,所述第一提手板(8)上设置第一提手孔(9),所述左端板(5)的下侧与第一粘合襟片(27)折叠连接;所述后板(7)的上侧依次与下盖板(12)和前内侧板(10)折叠连接,所述下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