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791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5:06
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设在桥梁或隧道的前方,在通往桥梁或隧道的路上由远及近依次设置有预警装置、报警装置、第一道阻挡装置、第二道阻挡装置;预警装置包括两组红外限高杆,两组红外限高杆之间沿道路方向设有间距,每组红外限高杆包括两根红外限高杆,两根红外限高杆上对应分别设有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的高度与限高高度相适配;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立柱和安装在报警立柱上的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道预警装置,可以避免误判,可以对超长车辆、超速车辆做到尽早发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
本技术涉及公路安全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限高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净高为5m,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净高为4.5m。《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五十条第一款: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车渡船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不得在有限定标准的公路、公路桥梁上或者公路隧道内行驶,不得使用汽车渡船。超过公路或者公路桥梁限载标准确需行驶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影响交通安全的,还应当经同级公安机关批准;运载不可解体的超限物品的,应当按照指定的时间、路线、时速行驶,并悬挂明显标志。目前的限高多采用两根立杆加一根横杆的方式,使用的横杆有些是带有弹性的,有些是钢轨,有些是工字钢,有些是可以临时取下的,有些是采用龙门架,不一而足。这些都是限高装置都采用比较简单的部件,有些时候甚至是采用悬挂限高标识牌的方式,标明限高的高度,比如在隧道或者桥梁,但是如果某些车辆的车辆自身高度或者货物高度距离限制高度很接近,司机也不能准确判定,而一旦这样的车辆经过限高杆,或者进入隧道、经过桥梁,就很有可能破坏限高杆,或者直接损坏隧道顶部、损坏桥梁。而如果碰到限高杆,可能会使车辆上的物品或者货车车厢掉落砸伤车辆旁边的其它车辆甚至行人,造成不必要的车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保护桥梁或隧道不被超高车辆碰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设在桥梁或隧道的前方,在通往桥梁或隧道的路上由远及近依次设置有预警装置、报警装置、第一道阻挡装置、第二道阻挡装置;预警装置包括两组红外限高杆,两组红外限高杆之间沿道路方向设有间距,每组红外限高杆包括两根红外限高杆,两根红外限高杆上对应分别设有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的高度与限高高度相适配;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立柱和安装在报警立柱上的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第一道阻挡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路面两侧的两根第一阻挡立柱,第一阻挡立柱的顶端连接有气柱,气柱位于路面的上方,气柱为内部充满气体且密封的柱状物,气柱水平设置,气柱的高度与限高高度相适配;第二道阻挡装置包括钢梁和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二阻挡立柱,钢梁的两端与两根第二阻挡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两根第一阻挡立柱上各连接有气柱,两个气柱最外端的间距小于车辆的宽度。红外限高杆上还设有太阳能电源。气柱为长条状圆柱形。气柱的材料为塑料或橡胶。气柱的外侧还包裹有柔性材质的耐磨层。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设在桥梁或隧道的前方,在通往桥梁或隧道的路上由远及近依次设置有预警装置、报警装置、第一道阻挡装置、第二道阻挡装置;预警装置包括两组红外限高杆,两组红外限高杆之间沿道路方向设有间距,每组红外限高杆包括两根红外限高杆,两根红外限高杆上分别设有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立柱和安装在报警立柱上的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第一道阻挡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路面两侧的两根第一阻挡立柱,第一阻挡立柱的顶端连接有横梁,横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气柱,气柱上端连接在横梁上,气柱竖向设置,气柱位于路面的上方,气柱为内部充满气体且密封的柱状物,气柱最下端的高度与限高高度相适配;第二道阻挡装置包括钢梁和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二阻挡立柱,钢梁的两端与两根第二阻挡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气柱为长条状圆柱形。气柱的材料为塑料或橡胶。气柱的外侧还包裹有柔性材质的耐磨层。本技术采用两道预警装置,可以避免误判,可以对超长车辆、超速车辆做到尽早发现。报警装置受到预警信号后,会及时报警,第一次提醒司机注意。如果司机仍不停车,在遇到气柱时,会被撞击,但因为气柱不会损坏车辆,可以第二次提醒司机注意,如果司机仍不停车,第二道阻挡装置将会将车辆拦截在桥梁或隧道之前。本技术非常可靠,做到多次提醒,尽量减少直接拦截给车辆带来的损害,更可以避免因为档杆的阻拦带来的车祸,更加人性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设在隧道11(或者桥梁等公路建筑)的前方,在通往隧道11的路上由远及近依次设置有预警装置、报警装置、第一道阻挡装置、第二道阻挡装置,四个装置之间设有合理的间距。预警装置包括两组红外限高杆1,两组红外限高杆1之间沿道路方向设有间距,间距根据车辆的长度以及车辆行驶的速度设定。每组红外限高杆包括两根红外限高杆1,两根红外限高杆1上分别设有对应的红外发射端2和红外接收端3。红外发射端2和红外接收端3的高度与限高高度相适配;红外发射端2和红外接收端3连接有控制器(现有技术)。红外限高杆1上还设有太阳能电源。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立柱4和安装在报警立柱上的灯光报警器5和声音报警器6。灯光报警器5和声音报警器6的高度根据需要设定,以司机能方便看到为准则。车辆如果超高,则会截断红外发射端2和红外接收端3之间的红外光,触发,控制器接到该信号,并将控制信号送至报警装置,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司机已经超高,尽快停车。同时可以设置车辆号牌拍摄设备,直接通过语音或显示屏对某个已知的超高车进行警告,避免其它未超高的车辆司机无法知道是不是自己被警告。实施例一第一道阻挡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路面两侧的两根第一阻挡立柱7,第一阻挡立柱的顶端连接有气柱8,气柱8位于路面的上方,气柱8为内部充满气体且密封的柱状物,气柱8水平设置,气柱8的高度等于限高的高度,或者小于。气柱8为长条状圆柱形,气柱8的材料为塑料或橡胶。气柱8的外侧还包裹有柔性材质的耐磨层,采用衬布或者涂覆粘接橡胶层,可以使其经受住风吹日晒,经受住车辆的拉扯撞击。气柱8有两种设置方式:一种是,图1中所示,单个水平设置的气柱8的两端连接在两根第一阻挡立柱7的顶端。车辆经过时会被气柱8碰到,使司机提前知道自己超高,由于气柱是有弹性的,可以向上弹起,不容易被车辆撞坏。另外一种是:两根第一阻挡立柱7上各连接有一根较短的气柱8,两根气柱8最外端的间距小于车辆的宽度,以保证可以触碰到车辆。超高车辆经过时,超高部分会碰到气柱8端部,从而起到提前警告的作用,提醒司机停车。由于气柱8是悬挂着,所以其远端端部时间长了以后,可能会有漏气导致下垂,使用时需要注意这个端部的设定高度,及时修复充气。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阻挡立柱7的顶端连接有横梁9,横梁9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气柱10,气柱10竖向设置,气柱10上端连接在横梁9上,气柱10位于路面的上方,气柱10为内部充满气体且密封的柱状物,气柱10最下端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限高的高度。超高车辆经过气柱10时,会撞到气柱10,从而使司机知道自己超高及时减速。气柱10被撞后会向后抬起,所以并不会损坏气柱10。第二道阻挡装置包括钢梁12和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二阻挡立柱13,钢梁12的两端与两根第二阻挡立柱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本技术设置两道预警装置,可以避免误判,也可以对超长车辆、超速车辆做到尽早发现。报警装置收到预警信号后,会及时声光报警,第一次提醒司机注意。如果司机仍不停车,在遇到气柱时,会被撞击,但因为气柱不会损坏车辆,可以第二次提醒司机注意,如果司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

【技术保护点】
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设在桥梁或隧道的前方,其特征在于:在通往桥梁或隧道的路上由远及近依次设置有预警装置、报警装置、第一道阻挡装置、第二道阻挡装置;预警装置包括两组红外限高杆,两组红外限高杆之间沿道路方向设有间距,每组红外限高杆包括两根红外限高杆,两根红外限高杆上对应分别设有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的高度与限高高度相适配;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立柱和安装在报警立柱上的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第一道阻挡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路面两侧的两根第一阻挡立柱,第一阻挡立柱的顶端连接有气柱,气柱位于路面的上方,气柱为内部充满气体且密封的柱状物,气柱水平设置,气柱的高度与限高高度相适配;第二道阻挡装置包括钢梁和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二阻挡立柱,钢梁的两端与两根第二阻挡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设在桥梁或隧道的前方,其特征在于:在通往桥梁或隧道的路上由远及近依次设置有预警装置、报警装置、第一道阻挡装置、第二道阻挡装置;预警装置包括两组红外限高杆,两组红外限高杆之间沿道路方向设有间距,每组红外限高杆包括两根红外限高杆,两根红外限高杆上对应分别设有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的高度与限高高度相适配;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立柱和安装在报警立柱上的灯光报警器和声音报警器;第一道阻挡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路面两侧的两根第一阻挡立柱,第一阻挡立柱的顶端连接有气柱,气柱位于路面的上方,气柱为内部充满气体且密封的柱状物,气柱水平设置,气柱的高度与限高高度相适配;第二道阻挡装置包括钢梁和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二阻挡立柱,钢梁的两端与两根第二阻挡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第一阻挡立柱上各连接有气柱,两个气柱最外端的间距小于车辆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红外限高杆上还设有太阳能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柱为长条状圆柱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公路安全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柱的材料为塑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军彭炎东赵运输高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交科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