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油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719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收集油罐,包括上储油罐、下储油罐,上储油罐设有进油口、上真空抽气口;下储油罐设有放油口,上储油罐与下储油罐之间设有真空阀,所述真空阀包括阀体、阀门、阀门驱动装置,阀体包括彼此相通并且相互垂直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阀门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二通孔的第一位置,阀门驱动装置驱动阀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收集油罐还包括清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收集油罐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清理装置的设置保证收集油罐中的又无需放空便可清洗,解决了原油回收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真空阀的选用保证了通过单一阀门即可随时切换下储油罐真空与非真空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集油罐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收集油罐。
技术介绍
用于储存密封容器即为收集油罐,收集油罐是石油、化工、汽车等行业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我们的生活中总是离不开大大小小的收集油罐。传统的收集油罐包括罐体、进油管、出油管,进油管和出油管均与罐体相连通,油体从所述进油管进入罐体,并从出油管进入至另一储油装置中。上述的收集油罐虽然能控制作业腔室中保持真空状态,但是每次在调整作业腔中的真空状态时,需要操作两个阀门,使操作过程复杂成本增加,并且在现有的收集油罐清理起来很麻烦,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集油罐,用以解决现有收集油罐调整作业腔中的真空状态时,操作过程复杂,并且清理不便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集油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上储油罐、下储油罐,所述上储油罐设有进油口、上真空抽气口;所述下储油罐设有放油口,所述上储油罐与下储油罐之间设有真空阀,所述真空阀,包括阀体、阀门、阀门驱动装置,所述阀体包括彼此相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垂直;所述阀门设置在第二通孔中,所述阀门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二通孔的第一位置,并且阀门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在第二通孔中与阀门连接,阀门驱动装置驱动阀门在第二通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下储油罐下部还设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漏斗,所述漏斗上方设有隔离网,所述漏斗通过管道与废油储存箱连接,所述管道上设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连接外接电源。所述上储油罐上设有上真空监测头,所述下储油罐上设有下真空监测头。所述下储油罐设有下真空抽气孔。所述下储油罐设有充气孔。所述上储油罐上设有进油油标,所述下储油罐上设有放油油标。所述进油油标、放油油标为长形油标。所述阀门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内设有密封件。所述废油储存箱的上部和一侧分别设有箱盖和放油阀门。所述下储油罐的下方设有滚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收集油罐分为上储油罐和下储油罐,可以实现连续生产;真空阀使收集油罐在调整作业腔中的真空状态时只需要操作单一的阀门即可;收集油罐清理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阀门在第二通孔的第一位置时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阀门在第二通孔的第二位置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上真空监测头2、上储油罐3、下储油罐4、进油口5、上真空抽气孔6、下真空抽气孔7、放油口8、隔离网9、箱盖10、放油阀门11、废油存储箱12、管道13、抽油泵14、漏斗15、滚轮16、放油油标17、充气孔18、真空阀19、进油油标20、第一位置21、阀体22、第一通孔23、第二位置24、第二通孔25、进气孔26、阀门27、密封件28、阀门驱动装置29、下真空监测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集油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上储油罐2、下储油罐3,所述上储油罐2设有进油口4、上真空抽气口5;所述下储油罐3设有放油口7,所述上储油罐2与下储油罐3之间设有真空阀18,所述真空阀18,包括阀体21、阀门26、阀门驱动装置28,所述阀体21包括彼此相通的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4,所述第一通孔22与第二通孔24垂直;所述阀门26设置在第二通孔24中,所述阀门驱动装置28固定在第二通孔24的第一位置20,并且阀门驱动装置28的驱动端在第二通孔24中与阀门26连接,阀门驱动装置28驱动阀门26在第一位置20和第二位置23之间移动。当需要存储油的时候必须保证收集油罐内是真空的状态,上真空抽气孔5将上储油罐2内的空气抽出来,使上储油罐2维持真空的状态,工作时,打开真空阀18,此时阀门26处于第一位置20,阀门26的主体将进气孔25挡住,安装在阀门26主体上的密封件27与第二通孔的内壁紧密配合,使进气孔25和下储油罐3之间的通道密封性更强,从而使下储油罐3通过第一通孔22与上储油罐2联通,因为上储油罐2已经经过真空抽气泵通过上真空抽气孔5抽成真空的状态,所以下储油罐3便能迅速的调整为真空的状态,此时上储油罐2和下储油罐3联为一体,当下储油罐3油装满的时候,关闭真空阀18,这时阀门26处于第二位置23,阀门26主体将上储油罐2与下储油罐3之间的第一通孔22挡住,阀门26主体外的密封件27与第一通孔22的紧密配合会使密封效果更佳,大气通过进气孔25、第一通孔22进入到下储油罐3中,借此破坏下储油罐3中真空状态,打开放油口7放油,与此同时,因为上储油罐2依然处于真空状态,进油口4仍然保持进油的状态,放油完成时关闭放油口7,打开真空阀18,使上储油罐2和下储油罐3联为一体,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整个收集油罐可以连续生产,并且保证上储油罐2中一直保持真空的状态。真空阀18使收集油罐在调整作业腔中的真空状态时只需要操作单一的阀门即可。所述下储油罐3下部还设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漏斗14,所述漏斗14上方设有隔离网8,所述漏斗14通过管道12与废油储存箱11连接,所述管道12上设有抽油泵13,所述抽油泵13连接外接电源。收集油罐中装入油品,油品经过长时间的放置其中的杂质、油渣等便会在漏斗14中聚集,隔离网8的使用可以保证收集油罐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运动而使漏斗14中的杂质重新回到收集油罐中,根据一定的周期进行清理,清理时,打开抽油泵13,漏斗14中的杂质、油渣等便会被回收到废油存储箱11中,当废油存储箱11中的废油达到一定的量时,对废油进行二次处理便可以了,节省了劳动力,也解决了原油回收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所述上储油罐2上设有上真空监测头1,所述下储油罐3上设有下真空监测测头29。可以随时监测上储油罐2和下储油罐3中的真空度,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所述下储油罐3设有下真空抽气孔6。可以与真空阀18共同作用,加快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述下储油罐设有充气孔17。可以与真空阀18共同作用,加快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述上储油罐2上设有进油油标19,所述下储油罐3上设有放油油标16。可以随时监测上储油罐2和下储油罐3中的油量,便于更好的控制真空阀18,提高工作效率。所述进油油标19、放油油标16为长形油标。所述阀门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内设有密封件27。保证更好的密封性。所述废油储存箱11的上部和一侧分别设有箱盖9和放油阀门10。便于废油油量的检测和二次处理。所述下储油罐的下方设有滚轮15。方便收集油罐进行移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将收集油罐分为上储油罐2和下储油罐3,可以实现连续生产,保持罐体内高真空的状态;清理装置的设置保证收集油罐中的油无需放空便可清洗,解决了原油回收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真空阀18的使用保证了通过单一阀门即可随时切换下储油罐真空与非真空的状态。所有零部件的结合,使工作过程中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保证更高的工作效率。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收集油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集油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上储油罐(2)、下储油罐(3),所述上储油罐(2)设有进油口(4)、上真空抽气口(5);所述下储油罐(3)设有放油口(7),所述上储油罐(2)与下储油罐(3)之间设有真空阀(18),所述真空阀(18),包括阀体(21)、阀门(26)、阀门驱动装置(28),所述阀体包括彼此相通的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4),所述第一通孔(22)与第二通孔(24)垂直;所述阀门(26)设置在第二通孔(24)中,所述阀门驱动装置(28)固定在第二通孔(24)的第一位置(20),并且阀门驱动装置(28)的驱动端在第二通孔(24)中与阀门(26)连接,阀门驱动装置(28)驱动阀门(26)在第一位置(20)和第二位置(23)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下储油罐(3)下部还设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漏斗(14),所述漏斗(14)上方设有隔离网(8),所述漏斗(14)通过管道(12)与废油储存箱(11)连接,所述管道(12)上设有抽油泵(13),所述抽油泵(13)连接外接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集油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上储油罐(2)、下储油罐(3),所述上储油罐(2)设有进油口(4)、上真空抽气口(5);所述下储油罐(3)设有放油口(7),所述上储油罐(2)与下储油罐(3)之间设有真空阀(18),所述真空阀(18),包括阀体(21)、阀门(26)、阀门驱动装置(28),所述阀体包括彼此相通的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4),所述第一通孔(22)与第二通孔(24)垂直;所述阀门(26)设置在第二通孔(24)中,所述阀门驱动装置(28)固定在第二通孔(24)的第一位置(20),并且阀门驱动装置(28)的驱动端在第二通孔(24)中与阀门(26)连接,阀门驱动装置(28)驱动阀门(26)在第一位置(20)和第二位置(23)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下储油罐(3)下部还设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漏斗(14),所述漏斗(14)上方设有隔离网(8),所述漏斗(14)通过管道(12)与废油储存箱(11)连接,所述管道(12)上设有抽油泵(13),所述抽油泵(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四方特种油品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