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结构客车扶手杆
本技术涉及客车装饰
,特别涉及一种新结构客车扶手杆。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客车扶手杆参见图1所示,其包括圆管状扶手杆本体100,扶手杆本体100内为中空的通孔101,在扶手杆安装有线电器件的时候或扶手杆内部要穿线的时候,线束在扶手杆内部没有定位,而且线束很可能走在扶手杆中心位置,在后道工序安装扶手杆连接件,或安装扶手杆上零部件的时候,钻头、自攻钉、或者螺栓很可能打到线束上,导致电器件失效引起质量问题而返工,甚至导致短路引起安全隐患。线束在扶手管内没有有效固定,有线束磨损引起的线束损伤短路的隐患。本技术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结构城市客车轮罩结构,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少安全隐患。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新结构客车扶手杆,包括圆管状扶手杆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扶手杆内壁上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扶手杆本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线束固定槽,所支撑部上沿所述扶手杆本体径向布置的固定件避让部。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包括沿所述扶手杆本体周向均匀布置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 ...
【技术保护点】
新结构客车扶手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管状扶手杆本体(200)和设置在所述扶手杆本体(200)内壁上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扶手杆本体(200)内壁之间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线束固定槽,所述支撑部上设有沿所述扶手杆本体(200)径向布置的固定件避让部。
【技术特征摘要】
1.新结构客车扶手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管状扶手杆本体(200)和设置在所述扶手杆本体(200)内壁上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扶手杆本体(200)内壁之间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线束固定槽,所述支撑部上设有沿所述扶手杆本体(200)径向布置的固定件避让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结构客车扶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沿所述扶手杆本体(200)周向均匀布置的第一支撑部(201)、第二支撑部(202)、第三支撑部(203)和第四支撑部(204),所述第一支撑部(202)与所述扶手杆本体(200)内壁之间形成第一线束固定槽(205),所述第二支撑部(202)与所述扶手杆(200)本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线束固定槽(206),所述第三支撑部(203)与所述扶手杆本体(200)内壁之间形成第三线束固定槽(207),所述第四支撑部(204)与所述扶手杆本体(200)内壁之间形成第四线束固定槽(208);所述第一支撑部(201)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02)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第一固定件避让部(209)、第三支撑部(203)与第四支撑部(204)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第二固定件避让部(210),所述第一支撑部(201)与第四支撑部(204)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第三固定件避让部(211)、所述第二支撑部(202)与所述第三支撑部(203)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第四固定件避让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威,余英俊,范天磊,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