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以苯甲醚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7604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苯甲醚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包括:(1)将纳米颗粒分散于介质苯甲醚中,得到纳米颗粒苯甲醚分散液,然后将染液加入苯甲醚分散液中,分散,得到皮克林乳液;(2)将织物浸渍到皮克林乳液中,然后进行染色处理,固色处理,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染色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对染料适用性强;活性染料对棉织物染色在中温条件下进行,苯甲醚能有效抑制染料水解;染色后色泽鲜艳,牢度较好;染色过程苯甲醚和纳米固体颗粒,环保、低毒、可回收;此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水用量、废水COD,大大降低环境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苯甲醚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织物染色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苯甲醚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
技术介绍
活性染料因其色谱齐全,染色牢度好被大量的应用于纺织品染色中。但是,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需加入大量的无机盐和碱来达到促染和固色的目的,这使得染色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难以处理;另外,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水解,导致活性染料利用率低,水解的染料一部分存在于染色残液中随染色废水排出,导致染色废水色度高,另一部分沾附在织物表面,需要用大量的水来洗除浮色,这加重了水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针对活性染料染色现状,很多研究者致力于研究无水、少水染色技术。目前较多的有溶剂染色、反胶束染色和悬浮染色。早期的溶剂染色选用的溶剂多为氯代烯烃,比较适用于分散染料染合成纤维且对环境有严重危害。YangY.等人研究了一氯均三嗪类活性染料在DMSO/DMC等极性溶剂中对棉织物的上染,织物经DMSO预溶胀,可以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染色结束后溶剂、染料均可回收使用。[L.Chen,B.Wang,X.Ruan,J.Chen,Y.Yang,Hydrolysis-freeandfullyrecyclablereactivedyeingofcottoningreen,non-nucleophilicsolventsforasustainabletextileindustry.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107,550-556(2015).]但是染色时间较长,而且在该极性非亲核性溶剂中可溶解的活性染料品种有限,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日本的SawadaK、UedaM等研究了AOT/异辛烷超临界二氧化碳反胶束染色及酶处理。YiS.等人研究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正辛醇/异辛烷包封少量水的反胶束方法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染色后织物色深值和染料固色率均有提高。[S.Yi,X.Tong,S.Sun,F.Dai,DyeingpropertiesofCIreactiveviolet2oncottonfabricinnon-ionicTX-100/Span40mixedreversemicelles.FibersandPolymers16,1663-1670(2015).]但是该方法中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染色后不易去除,随废液排出对环保不利。WangJ.研究的甲基硅氧烷悬浮体系染色是将染料分散在甲基硅氧烷中,织物通过预轧碱的方式带少量水进入甲基硅氧烷/染料悬浮体系,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溶剂是非极性溶剂完全不溶于水,织物可以通过预轧碱溶胀,染色过程中,溶剂中的染料先扩散到织物表面溶于少量水中而后进入到纤维内部固色,染色效果良好,可以大幅度提升织物K/S值和染料固色率。[C.Fu,J.Wang,J.Shao,D.Pu,J.Chen,J.Liu,Anon-aqueousdyeingprocessofreactivedyeoncotton.TheJournalofTheTextileInstitute106,152-161(2014).]不足之处在于染料要通过球磨的方式分散在溶剂中,而且加入表面活性剂来提高染料的悬浮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苯甲醚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背景中活性染料染色的问题,避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弊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意在提供一种苯甲醚为染色介质的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活性染料利用率、减少耗水量。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以苯甲醚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包括:(1)将纳米颗粒分散于介质苯甲醚中,得到纳米颗粒苯甲醚分散液,然后将染液加入苯甲醚分散液中,分散,使包含染液的液滴均匀分散在苯甲醚中,得到稳定的皮克林乳液;(2)将织物浸渍到皮克林乳液中,然后进行染色处理,固色处理,干燥。步骤(1)中苯甲醚体系中苯甲醚与水的体积比6:4~9.5:0.5的用量根据染色浴比及确定。所述步骤(1)中纳米颗粒为氧化锌、三氧化二铝、碳酸钙、粘土、苯乙烯球、二氧化硅、纤维素纳米晶、甲壳素纳米晶中的一种或几种;染液为:活性染料或活性染料和无机盐配置成染液。染料溶液(染液)根据染料用量0~8%和乳液体系含水量配制。所述的活性染料为为各种类型的常规活性染料,例如商品染料雷马素系列染料、雅格素系列活性染料和安诺素系列等,未经纯化处理。所述活性染料为雷马素系列染料、雅格素系列活性染料、安诺素系列染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机盐为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步骤(1)中纳米颗粒苯甲醚分散液中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5%~5%wt。所述步骤(1)中高速分散为:高速剪切机在5000-15000rpm分散1-5min。步骤(2)中皮克林乳液中的染料为织物的重量的0~8%;织物与皮克林乳液中介质苯甲醚的质量比为1:5~30。步骤(2)中织物为半漂纤维素纤维织物。步骤(2)中织物直接浸渍到皮克林乳液中,或织物经碳酸钠浸轧预处理后烘干再浸渍到皮克林乳液中。所述织物经碳酸钠浸轧预处理:碳酸钠溶液20~50g/L,二浸二轧,带液率控制为50%~80%。所述步骤(2)中染色处理在染色机中进行染色处理,染色机为通用浸染设备,如筒子纱染色机、溢流染色机、卷染机。所述步骤(2)中染色处理具体为:先20-40℃入染,以1-5℃/min的速率升温到40-80℃,染色30-60min。步骤(2)固色为染色后的织物,利用纳米固体颗粒制备的皮克林乳液包封阳离子固色剂对着色织物进行固色。所述步骤(2)中固色具体为:固色剂加入纳米颗粒苯甲醚分散液中(制备方法如步骤(1)),分散(在5000-15000rpm分散1-5min),固色剂用量为2-8g/L,然后在浴比1:5~30的条件下,40-60℃,浸泡时间20min,取出织物,烘干;其中固色剂为阳离子固色剂。阳离子固色剂为多元醇胺缩合而成的固色剂。本专利技术中将棉织物经过或不经碱预处理;然后利用纳米固体颗粒制备的皮克林乳液包封活性染料溶液对棉织物进行非水介质染色工艺的方法;最后利用纳米固体颗粒制备的皮克林乳液包封固色剂对棉织物进行固色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采用的纳米固体颗粒容易从溶剂中分离出来,溶剂为苯甲醚,广泛用于花香型香精,反应活性低,低毒。染色残液通过物理离心分离可以回收溶剂,染色织物K/S值高,染料利用率提高。本专利技术染色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对染料适用性强;活性染料对棉织物染色在中温条件下进行,苯甲醚能有效抑制染料水解;染色后色泽鲜艳,牢度较好;染色过程苯甲醚和纳米固体颗粒,环保、低毒、可回收;此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水用量、废水COD,大大降低环境负荷。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Pickering乳液制备方法简单,染色工艺路线简单易操作;(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简单易得,苯甲醚活性低、不易燃,作为花香型香精的添加剂;纳米固体颗粒为无机、有机、聚合物、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粒子和生物活性纳米粒子等,易于从溶剂中分离;(3)本专利技术的染色在苯甲醚中进行,可节约大量的新鲜水资源,在少量水的基础上,消耗的无机盐和固色碱量明显减少,且可有效抑制染料的水解;(4)本专利技术染得的棉织物可获得良好的染色效果,较高的织物色深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以苯甲醚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苯甲醚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包括:(1)将纳米颗粒分散于介质苯甲醚中,得到纳米颗粒苯甲醚分散液,然后将染液加入苯甲醚分散液中,分散,得到皮克林乳液;(2)将织物浸渍到皮克林乳液中,然后进行染色处理,固色处理,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苯甲醚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包括:(1)将纳米颗粒分散于介质苯甲醚中,得到纳米颗粒苯甲醚分散液,然后将染液加入苯甲醚分散液中,分散,得到皮克林乳液;(2)将织物浸渍到皮克林乳液中,然后进行染色处理,固色处理,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苯甲醚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纳米颗粒为氧化锌、三氧化二铝、碳酸钙、粘土、苯乙烯球、二氧化硅、纤维素纳米晶、甲壳素纳米晶中的一种或几种;染液为:活性染料或活性染料和无机盐配置成染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苯甲醚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染料为雷马素系列染料、雅格素系列活性染料、安诺素系列染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机盐为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苯甲醚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纳米颗粒苯甲醚分散液中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5%~5%wt。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苯甲醚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高速分散为:高速剪切机在5000-15000rpm分散1-5min。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毅孙丽静张莹莹毛志平徐红张琳萍隋晓锋王碧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