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力杆胶芯减震套的自动化矫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536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扭力杆胶芯减震套的自动化矫形机,包括机架体,机架体的上部装设有一用于转运输送减震套的六轴关节机器人,机架体的下部装设有一工作平台架体,工作平台架体的上部固定垂直装设有两个用于冲压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工作平台架体的中部由上而下装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工作平台,分别为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二平台的底部配合装设有一用于回收减震套的回收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减震套的矫正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而且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力杆胶芯减震套的自动化矫形机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扭力杆胶芯减震套的自动化矫形机。
技术介绍
扭力胶芯(橡胶接头):英文名称Torquerodbush作用于重汽汽车底盘桥的扭力杆两端,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扭力胶芯基本是由外套件+内套件+中轴+橡胶/尼龙/聚氨酯+尼龙碗+卡环+防尘盖等材料装配而成的,其中扭力杆胶芯的减震胶套由外套件+内套件+弹性胶体装配而成,而在内、外套件之间的环形腔内注射弹性橡胶过程中,外套件极易发生变形,严重影响后期装配及胶芯的正常使用,缩短了胶芯的使用寿命,所以扭力杆胶芯浇筑后需要进行矫形。现有的扭力杆胶芯的矫形工作主要以人工完成,工人将减震胶套放置在矫正模型上,手动按动液压换向阀扳手,使得液压杆把减震胶套压入矫正孔进行矫形,需要进行两次矫形,矫正完成后再进行码垛收集。在整个矫形过程中,由于人工的定位不准确、操作失误、疲劳、大意等人为因素,易导致减震胶套损坏,甚至可能造成人身安全事故。为了解决工人操作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技术人员也设计出了相应的矫形机台,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583929U,福建田中机械科技股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扭力杆胶芯减震套的自动化矫形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力杆胶芯减震套的自动化矫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体,该机架体的上部装设有一用于转运输送减震套的六轴关节机器人,该机架体的下部装设有一工作平台架体,所述工作平台架体的上部固定垂直装设有两个用于冲压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该工作平台架体的中部由上而下装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工作平台,分别为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的底部配合装设有一用于回收减震套的回收台;所述第一、第二平台上分别布设有一用于冲压矫形的矫形装置,分别为第一矫形装置和第二矫形装置,该第一矫形装置沿Y轴方向布设,所述第二矫形装置沿X轴方向布设,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可将所述第一矫形装置上的减震套矫形冲压到该第二矫形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力杆胶芯减震套的自动化矫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体,该机架体的上部装设有一用于转运输送减震套的六轴关节机器人,该机架体的下部装设有一工作平台架体,所述工作平台架体的上部固定垂直装设有两个用于冲压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该工作平台架体的中部由上而下装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工作平台,分别为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的底部配合装设有一用于回收减震套的回收台;所述第一、第二平台上分别布设有一用于冲压矫形的矫形装置,分别为第一矫形装置和第二矫形装置,该第一矫形装置沿Y轴方向布设,所述第二矫形装置沿X轴方向布设,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可将所述第一矫形装置上的减震套矫形冲压到该第二矫形装置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可将所述第二矫形装置上的减震套矫形冲压到所述回收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力杆胶芯减震套的自动化矫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矫形装置分别包括两条对称设置的导轨、滑动装设在该导轨上的矫形台、与所述矫形台驱动连接设置的气缸、两个限位块、两个光电开关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导轨沿Y轴方向固定布设在所述第一平台上,沿X轴方向固定布设在所述第二平台上,所述两个限位块分别装设在所述导轨前、后两端的工作平台上,所述两个光电开关布设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健彭曼留佳豪杨家幸毛明俊朱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