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型机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442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固型机床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夹紧拱形工件的第一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包括底座一侧沿宽度方向的中线设置的用于支撑拱形工件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顶部铰接有配合第一支撑部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底座另一侧设置有两个与第一夹紧部结构相同且方向相反的第二夹紧部,两个所述第二夹紧部沿底座自身的宽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得了对拱形工件产生较大夹紧力的有益效果;同时底座上表面配合设置的三个第一夹紧部对拱形工件产生的夹紧力呈现三角形的状态,从而借助三角形的稳定性,取得了增强稳固性的辅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固型机床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夹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稳固型机床夹具。
技术介绍
目前,机床夹具是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和引导刀具)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将工件定位,以使工件获得相对于机床和刀具的正确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夹紧。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夹具对工件进行夹持和固定,而对于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工件需要设计专用的夹具对其进行夹持。如图1所示的拱形工件7,其上表面的两侧具有向内凹陷的凹槽71,其上表面需要铣削出一个表面粗糙度较低的光滑平面,同时还需要在平面上铣削出数个孔,因此便需要机床夹具可以提供稳定的紧固力,使得拱形工件7在承受刀具冲击时能够保持稳定,从而加工出光滑的上表面,由于拱形工件7属于铸铁件,因此其机械强度较低,在紧固拱形工件7时还需注意不能使拱形工件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固夹紧拱形工件的稳固型机床夹具。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固型机床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夹紧拱形工件的第一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包括底座一侧沿宽度方向的中线设置的用于支撑拱形工件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表面设置为配合拱形工件下表面的凸弧形,所述第一支撑部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顶部铰接有配合第一支撑部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下表面设置为配合拱形工件的凹槽上表面的凹弧形,所述第一限位部中部贯通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底座上对应第一螺纹孔的位置配合设置有螺纹槽,所述第一夹紧部设置有配合第一螺纹孔与螺纹槽的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顶端设置有外径大于第一螺纹孔的螺帽,所述底座靠近第一支撑部的位置贯通设置有位于第一限位部下方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设置有位于底座下表面的卡紧螺丝,所述卡紧螺丝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套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第二螺纹孔内的末端设置有与第一永磁体磁性相同的第二永磁体,所述支撑杆顶端与第一固定部顶端平齐,所述底座另一侧设置有两个与第一夹紧部结构相同且方向相反的第二夹紧部,两个所述第二夹紧部沿底座自身的宽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拱形工件水平放置在底座上的三个第一支撑部上,使得拱形工件下表面分别贴合第一支撑部的凸弧形顶端,此时再转动第一限位部,使得第一限位部末端贴合拱形工件上表面设置的凹槽,此时将紧固螺丝旋入第一限位部上的第一螺纹孔内,同时继续向下旋转,使得紧固螺丝旋紧在底座上的螺纹槽内,此时紧固螺丝的螺帽紧密贴合在第一限位部的上表面,同时由于紧固螺丝与螺纹槽的配合,使得紧固螺丝与底座之间的第一限位部被相对固定,从而使得第一限位部末端贴合的拱形工件同样被限位,第一限位部末端与第一支撑部的相互配合起到了紧固拱形工件的作用。此时将卡紧螺丝从底座下表面旋入第二螺纹孔内,随着卡紧螺丝的不断旋入,卡紧螺丝顶端的第一永磁体与支撑杆末端的第二永磁体之间的相互磁力会越来越大,从而使得支撑杆受到一个向上的支撑力,支撑杆便会对第一限位部产生一个越来越大的向上作用力,由于第一限位部中间旋入了紧固螺丝,因此第一限位部在支撑杆向上的作用力下便会产生向自身末端倾斜的趋势,从而使得第一限位部末端对拱形工件产生更大的夹紧力,取得了对拱形工件产生较大夹紧力的有益效果;同时底座上表面配合设置的三个第一夹紧部对拱形工件产生的夹紧力呈现三角形的状态,从而借助三角形的稳定性,取得了增强稳固性的辅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底座沿长度方向侧面的中线设置有对应拱形工件顶端位置的定位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定位柱来实现对拱形工件的定位,解决了拱形工件表面无平整端面用于夹持的问题,取得了提高夹持精准度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顶端设置为半球形,所述第一限位部下表面设置有配合支撑杆顶端的圆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支撑杆顶端与第一限位部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支撑杆与第一限位部之间摩擦较大,从而使得支撑杆与第一限位部之间接触更紧密,解决了拱形工件与刀具接触时产生的振动会导致支撑杆与第一限位部之间不断振动的问题,取得了进一步提高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螺纹孔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有配合支撑杆的套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套管对支撑杆起到限位引导的作用,使得支撑杆可以准确地抵住第一限位部底部的圆槽,从而取得了增强夹具安装精度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部与底座分别设置有配合的销孔,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有配合销孔的销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支撑部起到定位作用,同时通过销钉与两侧的销孔配合来起到对第一支撑部限位的目的,取得了增强夹具稳固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部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中线设置有两个位于凸弧形上表面两侧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底座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支撑部与底座之间为两点固定,解决了第一支撑部受压会起翘的问题,取得了进一步增强夹具稳固性的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取得了对拱形工件产生较大夹紧力的有益效果;同时底座上表面配合设置的三个第一夹紧部对拱形工件产生的夹紧力呈现三角形的状态,从而借助三角形的稳定性,取得了增强稳固性的辅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拱形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用于表现夹具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用于表现夹具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用于表现第一限位部结构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用于表现卡紧螺丝结构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夹紧部;3、第一限位部;4、第一支撑部;5、第一固定部;6、第二夹紧部;31、第一螺纹孔;32、紧固螺丝;33、螺帽;34、圆槽;11、支撑杆;12、第二螺纹孔;13、螺纹槽;14、第一永磁体;15、第二永磁体;16、卡紧螺丝;17、套管;18、定位柱;41、销钉;42、销孔;43、紧固螺栓;7、拱形工件;7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稳固型机床夹具,包括方形的底座1,底座1左侧沿宽度方向的中线设置有用于夹紧拱形工件7的第一夹紧部2,底座1另一侧设置有两个与第一夹紧部2结构相同且方向相反的第二夹紧部6,两个第二夹紧部6沿底座1自身的宽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底座1沿长度方向侧面的中线设置有对应拱形工件7顶端位置的圆柱形的定位柱18,定位柱18的顶端高于第一限位部3的上表面。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夹紧部2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用于支撑拱形工件7的台阶型的第一支撑部4,第一支撑部4上表面设置为配合拱形工件7下表面的凸弧形。第一支撑部4与底座1分别设置有配合的圆柱形的销孔42,第一支撑部4设置有配合销孔42的圆柱形的销钉41,销钉41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支撑部4和底座1对应的销孔42内。第一支撑部4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中线设置有两个位于凸弧形上表面两侧的紧固螺栓43,紧固螺栓43末端旋入底座1内。第一支撑部4一侧配合设置有梯形的第一固定部5,第一固定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稳固型机床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固型机床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置有用于夹紧拱形工件(7)的第一夹紧部(2),所述第一夹紧部(2)包括底座(1)一侧沿宽度方向的中线设置的用于支撑拱形工件(7)的第一支撑部(4),所述第一支撑部(4)上表面设置为配合拱形工件(7)下表面的凸弧形,所述第一支撑部(4)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部(5),所述第一固定部(5)顶部铰接有配合第一支撑部(4)的第一限位部(3),所述第一限位部(3)下表面设置为配合拱形工件(7)的凹槽(71)上表面的凹弧形,所述第一限位部(3)中部贯通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1),所述底座(1)上对应第一螺纹孔(31)的位置配合设置有螺纹槽(13),所述第一夹紧部(2)设置有配合第一螺纹孔(31)与螺纹槽(13)的紧固螺丝(32),所述紧固螺丝(32)顶端设置有外径大于第一螺纹孔(31)的螺帽(33),所述底座(1)靠近第一支撑部(4)的位置贯通设置有位于第一限位部(3)下方的第二螺纹孔(12),所述第二螺纹孔(12)配合设置有位于底座(1)下表面的卡紧螺丝(16),所述卡紧螺丝(16)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永磁体(14),所述第二螺纹孔(12)内套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位于第二螺纹孔(12)内的末端设置有与第一永磁体(14)磁性相同的第二永磁体(15),所述支撑杆(11)顶端与第一固定部(5)顶端平齐,所述底座(1)另一侧设置有两个与第一夹紧部(2)结构相同且方向相反的第二夹紧部(6),两个所述第二夹紧部(6)沿底座(1)自身的宽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固型机床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置有用于夹紧拱形工件(7)的第一夹紧部(2),所述第一夹紧部(2)包括底座(1)一侧沿宽度方向的中线设置的用于支撑拱形工件(7)的第一支撑部(4),所述第一支撑部(4)上表面设置为配合拱形工件(7)下表面的凸弧形,所述第一支撑部(4)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部(5),所述第一固定部(5)顶部铰接有配合第一支撑部(4)的第一限位部(3),所述第一限位部(3)下表面设置为配合拱形工件(7)的凹槽(71)上表面的凹弧形,所述第一限位部(3)中部贯通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1),所述底座(1)上对应第一螺纹孔(31)的位置配合设置有螺纹槽(13),所述第一夹紧部(2)设置有配合第一螺纹孔(31)与螺纹槽(13)的紧固螺丝(32),所述紧固螺丝(32)顶端设置有外径大于第一螺纹孔(31)的螺帽(33),所述底座(1)靠近第一支撑部(4)的位置贯通设置有位于第一限位部(3)下方的第二螺纹孔(12),所述第二螺纹孔(12)配合设置有位于底座(1)下表面的卡紧螺丝(16),所述卡紧螺丝(16)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永磁体(14),所述第二螺纹孔(12)内套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位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杰信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