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单座阀体锻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388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不锈钢单座阀体锻造模具,包括挤压模具、预锻模具和终锻模具,所述挤压模具包括挤压下模的顶部设置有挤压上模,所述挤压下模的内部设置有挤压毛坯,所述预锻模具包括预锻下模,所述预锻下模的顶部设置有预锻上模,所述预锻下模与预锻上模之间设置有锻件,所述预锻下模的左侧与预锻上模的左侧通过第一连接柱活动连接,所述终锻模具包括终锻下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不锈钢阀体在生产时拔长工艺不稳定的问题,该不锈钢单座阀体锻造模具,采用UG三维造型和DForm有限元软件模拟,模拟不锈钢单座阀体锻造过程中金属的流动规律,锻件性能好大大节省了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锈钢单座阀体锻造模具
本技术涉及单座阀体
,具体为不锈钢单座阀体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对锻压行业的装备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锻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锻件生产向着高精度、高质量、多品种、低消耗、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不锈钢单座阀体,是一种横截面积变化非常大的产品,此产品头部横截面积较大,需要的坯料较多,杆部横截面积较小,需要的坯料较少,且此产品的杆部较长,头部较短。目前不锈钢阀体大多采用传统工艺,出坯采用拔长的方式,不仅材料利用率低,且不锈钢的流动性较弱,以拔长的方式出坯,生产效率低,工艺不稳定,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造成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不锈钢单座阀体锻造模具,具备工艺稳定和锻件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不锈钢阀体在生产时拔长工艺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不锈钢单座阀体锻造模具,包括挤压模具、预锻模具和终锻模具,所述挤压模具包括挤压下模,所述挤压下模的顶部设置有挤压上模,所述挤压下模的内部设置有挤压毛坯,所述预锻模具包括预锻下模,所述预锻下模的顶部设置有预锻上模,所述预锻下模与预锻上模之间设置有锻件,所述预锻下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不锈钢单座阀体锻造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不锈钢单座阀体锻造模具,包括挤压模具(1)、预锻模具(2)和终锻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模具(1)包括挤压下模(4),所述挤压下模(4)的顶部设置有挤压上模(5),所述挤压下模(4)的内部设置有挤压毛坯(6),所述预锻模具(2)包括预锻下模(7),所述预锻下模(7)的顶部设置有预锻上模(8),所述预锻下模(7)与预锻上模(8)之间设置有锻件(9),所述预锻下模(7)的左侧与预锻上模(8)的左侧通过第一连接柱(10)活动连接,所述终锻模具(3)包括终锻下模(11),所述终锻下模(11)的顶部设置有终锻上模(12),所述终锻上模(12)与终锻下模(11)之间设置有锻件(9),所述终锻上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不锈钢单座阀体锻造模具,包括挤压模具(1)、预锻模具(2)和终锻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模具(1)包括挤压下模(4),所述挤压下模(4)的顶部设置有挤压上模(5),所述挤压下模(4)的内部设置有挤压毛坯(6),所述预锻模具(2)包括预锻下模(7),所述预锻下模(7)的顶部设置有预锻上模(8),所述预锻下模(7)与预锻上模(8)之间设置有锻件(9),所述预锻下模(7)的左侧与预锻上模(8)的左侧通过第一连接柱(10)活动连接,所述终锻模具(3)包括终锻下模(11),所述终锻下模(11)的顶部设置有终锻上模(12),所述终锻上模(12)与终锻下模(11)之间设置有锻件(9),所述终锻上模(12)的左侧与终锻下模(11)的左侧通过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礼宾葛力华岳喜斌汪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大中京锻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