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连接弹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584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7:38
一种双向连接弹片,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两端朝向同一方向折弯后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插置空间,所述插置空间容纳一中间层,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列于所述中间层的两侧。本申请双向连接弹片可穿越中间层进行信号传输。

Bidirectional connection shrapnel

A two-way connection spring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base, from both ends of the base toward the same direction after bending formed part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of the inserting spac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inserting space for the middle layer, on both sides of the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ortion in the intermediate layer. The two-way connecting shrapnel can pass through the intermediate layer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连接弹片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双向连接弹片。
技术介绍
在一些电子设备中,通常将天线等组件集成于外壳上,如直接采用金属外壳作为天线并实现天线功能,而一些塑胶外壳,则在所述塑胶外壳上印刷天线。上述设计需要采用一种天线弹片将所述天线信号传输至电路板上。通常的天线弹片只能单点接触,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需要将天线信号或其他的信号传输并穿越一个中间层,此时单点接触弹片无法实现连接传输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穿越中间层传输信号的双向连接弹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向连接弹片,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两端朝向同一方向折弯后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插置空间,所述插置空间容纳一中间层,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列于所述中间层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中间部分撕裂后朝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臂。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倾斜延伸部、形成于所述倾斜延伸部末端的第一触点。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自所述基部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一主体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末端反向折弯后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向连接弹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连接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两端朝向同一方向折弯后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插置空间,所述插置空间容纳一中间层,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列于所述中间层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连接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两端朝向同一方向折弯后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插置空间,所述插置空间容纳一中间层,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列于所述中间层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连接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中间部分撕裂后朝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连接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倾斜延伸部、形成于所述倾斜延伸部末端的第一触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连接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自所述基部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一主体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末端反向折弯后再朝向所述基部延伸形成的第二主体部、自所述第二主体部末端反向折弯后朝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的第二弹性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连接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贴附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主体部在靠近所述基部一端朝横向两侧延伸形成有固定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冬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