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钻孔法测试残余应力中的应变片引线连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6535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分析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钻孔法测试残余应力中的应变片引线连接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盖板和基座,盖板包括盖板面板、三个盖板触点、三个盖板接线柱,基座包括基座面板、三个基座触点、三个固定螺柱,盖板触点与盖板接线柱一一连接,盖板面板上设有与固定螺柱一一对应的三个通孔,盖板触点与基座触点上下对应设置构成一个连接触点,连接触点分别设置于三轴应变花的三个应变片位置,用于连接每个应变片的两根引线,引线通过所述盖板接线柱连接应变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的手工焊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缩短了钻孔法测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消除了焊接过程中的操作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钻孔法测试残余应力中的应变片引线连接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材料分析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钻孔法测试残余应力中的应变片引线连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钻孔法作为残余应力测试中发展时间最长、理论最成熟的一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残余应力测试过程中。国际与国内均有相关标准(ASTME837-81和CB3395-1992)对钻孔法的测试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钻孔法测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材料表面钻一个小孔,其深度和直径均为2mm左右,根据计算方法不同而进行规定,钻孔结束后通过预先贴好的应变片检测其应变变化,从而经过理论推导的应变释放与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计算残余应力。最常用的应变片设置位是在与测试的X方向呈0°、90°、225°三个位置布置应变片,应变片通过引线与导线连接,导线与应变仪连接,从而实现应变值读数。传统的钻孔法测试残余应力方法中,应变片引线在固定环上的触点上与导线通过锡焊进行连接与固定,其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该方法操作复杂,耗时很长,导致钻孔法测试时间较长;2、锡焊时采用电烙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操作,对操作人员构成一定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钻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钻孔法测试残余应力中的应变片引线连接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钻孔法测试残余应力中的应变片引线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盖板和基座,所述盖板包括盖板面板、三个盖板触点、三个盖板接线柱,所述基座包括基座面板、三个基座触点、三个固定螺柱;所述盖板触点与所述盖板接线柱一一连接,所述盖板面板上设有与固定螺柱一一对应的三个通孔,所述盖板触点与所述基座触点上下对应设置构成一个连接触点,所述连接触点分别设置于三轴应变花的三个应变片位置,用于连接每个应变片的两根引线,所述引线通过所述盖板接线柱连接应变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钻孔法测试残余应力中的应变片引线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盖板和基座,所述盖板包括盖板面板、三个盖板触点、三个盖板接线柱,所述基座包括基座面板、三个基座触点、三个固定螺柱;所述盖板触点与所述盖板接线柱一一连接,所述盖板面板上设有与固定螺柱一一对应的三个通孔,所述盖板触点与所述基座触点上下对应设置构成一个连接触点,所述连接触点分别设置于三轴应变花的三个应变片位置,用于连接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宏伟熊柏青张永安李志辉李锡武刘红伟黄树晖闫丽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