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式余热回收相变储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相变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式余热回收相变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相变材料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转变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这种材料一旦在人类生活被广泛应用,将成为节能环保的最佳绿色环保载体,在我国已经列为国家级研发利用序列。相变储能装置一般由运输车运至指定的地点,以供使用。传统的相变储能装置中一般采用波纹管作为换热管,以达到和相变蓄热材料充分进行热交换,从而将热量储存在相变蓄热材料内,但是,流体在波纹管内流动的扰动性相对较小,因而一般只有与管壁接触的流体才能发生热交换,而中心的流体一般都直接流出,这样,换热效率非常低,同时也延长了换热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载式余热回收相变储能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式余热回收相变储能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三换热管为半圆环结构,第三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换热管的一端和第二换热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式余热回收相变储能装置,包括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内部设有第三换热管(8),所述第三换热管(8)为半圆环结构,第三换热管(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换热管(7)的一端和第二换热管(11)的一端,所述第一换热管(7)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设有均匀布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嵌装有紊流件(6),所述紊流件(6)呈环形结构,紊流件(6)的内壁上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与紊流件(6)的轴心线的夹角为30‑60度,且条形凹槽关于紊流件(6)的轴心线呈圆周阵列,第一换热管(7)的侧边设有圆弧管(5),所述圆弧管(5)的两端与第一换热管(7)连通,且圆弧管(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余热回收相变储能装置,包括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内部设有第三换热管(8),所述第三换热管(8)为半圆环结构,第三换热管(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换热管(7)的一端和第二换热管(11)的一端,所述第一换热管(7)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设有均匀布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嵌装有紊流件(6),所述紊流件(6)呈环形结构,紊流件(6)的内壁上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与紊流件(6)的轴心线的夹角为30-60度,且条形凹槽关于紊流件(6)的轴心线呈圆周阵列,第一换热管(7)的侧边设有圆弧管(5),所述圆弧管(5)的两端与第一换热管(7)连通,且圆弧管(5)位于紊流件(6)之间的位置,第一换热管(7)远离第三换热管(8)的一端设有换热进管(3),且第一换热管(7)与换热进管(3)连通,所述换热进管(3)的一端穿出壳体(9)的内壁,且换热进管(3)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二关断阀(4),换热进管(3)的一侧设有取样进管(1),且换热进管(3)与取样进管(1)连通,所述取样进管(1)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一关断阀(2),所述第二换热管(11)与第一换热管(7)的结构相同,第二换热管(11)远离第三换热管(8)的一端设有换热出管(13),且第二换热管(11)与换热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黄孟阳,杨玺,张明宇,晏翼琨,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