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超导线材、超导设备及氧化物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4937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氧化物超导线材具备:层叠体,是带状的基材、中间层、以及氧化物超导层层叠而形成的;第1保护层,由Ag或Ag合金形成,层叠于上述层叠体的上述氧化物超导层的主面;第2保护层,由Cu或Cu合金形成,利用1次以上的成膜层叠于上述第1保护层的主面,其厚度为0.3μm~10μm;稳定化层,介由焊料层与上述第2保护层的主面接合。上述第2保护层以每1次成膜成为2.1μm以下的厚度的方式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氧化物超导线材、超导设备及氧化物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氧化物超导线材、超导设备及氧化物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本申请基于2014年8月5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4-159685号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RE123系的氧化物超导体由RE1Ba2Cu3O7-x(RE:Y、Gd等稀土元素)表示的组成形成,具有比液氮温度(77K)高的临界温度。各地都在进行将这些氧化物超导导体应用于超导磁铁、变压器、限流器、马达等各种超导设备的研究。为了将氧化物超导体用于各种超导设备,通常将氧化物超导体加工成线材,而用作电力供给用的导体或磁线圈等的氧化物超导线材。具体而言,已知将在氧化物超导体层的表面设置有Ag层的氧化物超导带和稳定化材料带(稳定化层)介由焊料接合而成的氧化物超导线材。通过在氧化物超导层的表面设置Ag层,能够保护氧化物超导层并抑制氧化物超导层因水分而劣化。然而,如果在Ag层接合焊料,则在Ag层与焊料的界面形成合金层使电稳定性降低。另外,Ag如果合金化则发生脆化而强度劣化,因此有稳定化层从Ag层剥离这种问题。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在Ag层上设置由Cu等的合金构成的镀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氧化物超导线材、超导设备及氧化物超导线材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化物超导线材,具备:层叠体,是带状的基材、中间层、以及氧化物超导层层叠而形成的;第1保护层,由Ag或Ag合金形成,层叠于所述层叠体的所述氧化物超导层的主面;第2保护层,由Cu或Cu合金形成,利用1次以上的成膜层叠于所述第1保护层的主面,其厚度为0.3μm~10μm;稳定化层,介由焊料层与所述第2保护层的主面接合,所述第2保护层以每1次成膜成为2.1μm以下的厚度的方式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8.05 JP 2014-1596851.一种氧化物超导线材,具备:层叠体,是带状的基材、中间层、以及氧化物超导层层叠而形成的;第1保护层,由Ag或Ag合金形成,层叠于所述层叠体的所述氧化物超导层的主面;第2保护层,由Cu或Cu合金形成,利用1次以上的成膜层叠于所述第1保护层的主面,其厚度为0.3μm~10μm;稳定化层,介由焊料层与所述第2保护层的主面接合,所述第2保护层以每1次成膜成为2.1μm以下的厚度的方式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超导线材,其中,所述氧化物超导层以包含所述氧化物超导线材整体的厚度方向的中立面的方式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超导线材,其中,进一步具备背面层,所述背面层层叠于所述层叠体的所述基材的背面,由Cu或Cu合金形成,所述稳定化层从所述层叠体的主面包裹两侧的侧面到达背面地配置,介由焊料层与所述背面层接合。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物超导线材,其中,所述稳定化层由Ni-Cr合金、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原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