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充气轮胎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充气轮胎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充气轮胎中,在胎面部的槽的内表面,可能产生被称为槽裂纹的裂纹。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抑制槽裂纹产生的技术的一例。此外,还对充气轮胎的橡胶表面进行涂覆,赋予充气轮胎特定的功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17711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表2004-5268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槽裂纹的原因,可列举出胎面部橡胶中所含有的配合剂的成分、胎面部橡胶的经时劣化、行驶时的充气轮胎的变形、臭氧与槽内表面的接触以及紫外线对槽内表面的照射等。尤其是空气中的臭氧接触胎面部的槽内表面以及紫外线照射到胎面部槽内表面这两个原因会导致槽裂纹产生的可能性变大。此外,可对充气轮胎的胎面胶槽的内表面进行涂覆时,可能会提高充气轮胎的性能。充气轮胎的胎面胶设有如主槽、胎纹槽以及刀槽花纹等延伸方向和宽度各异的各种槽。尚未开发出圆滑地对这些槽的内表面进行涂覆的技术。本专利技术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因臭氧接触及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其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具有:胎面胶,其具有接地面;槽,其设在所述胎面胶上,具有包括底面以及连结所述底面和所述接地面的侧面的内表面;以及涂覆膜,其以覆盖所述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减少照射至所述内表面的紫外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12 JP 2014-229992;2015.04.23 JP 2015-088691.一种充气轮胎,其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具有:胎面胶,其具有接地面;槽,其设在所述胎面胶上,具有包括底面以及连结所述底面和所述接地面的侧面的内表面;以及涂覆膜,其以覆盖所述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减少照射至所述内表面的紫外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具有底漆膜,其配置在所述内表面和所述涂覆膜之间,以水性丙烯酸乳液为主成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满足以下条件:将所述槽的深度设为H、将所述槽的宽度设为W、将所述胎面胶的厚度设为D时,H≥0.3D,并且H/W≤5。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内表面的中心线表面粗糙度(Ra75)为1μm以上100μ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将新品时的所述槽的深度设为H时,所述涂覆膜在配置时,在所述槽的深度方向上,对比距离所述接地面0.5H的部位更靠近所述底面侧的所述内表面进行覆盖。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具有设在所述槽上的胎纹磨损标记,所述涂覆膜在配置时,在所述槽的深度方向上,对比所述胎纹磨损标记的上表面更靠近所述底面侧的所述内表面进行覆盖。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涂覆膜含有第1涂覆膜、隔着间隙配置在所述第1涂覆膜旁边的第2涂覆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槽具有沿轮胎周向配置的主槽,所述第1涂覆膜和所述第2涂覆膜在所述主槽中沿轮胎周向配置,在轮胎周向上,所述第1涂覆膜和所述第2涂覆膜之间的所述涂覆膜的间隙部的尺寸比所述第1涂覆膜的尺寸和所述第2涂覆膜的尺寸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槽具有与所述主槽连结的胎纹槽,所述间隙部配置在所述主槽和所述胎纹槽的交叉部。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槽具有沿轮胎周向配置的主槽,所述第1涂覆膜和所述第2涂覆膜在所述主槽中沿轮胎宽度方向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所述第1涂覆膜和所述第2涂覆膜之间的所述涂覆膜的间隙部的尺寸比所述第1涂覆膜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