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多孔烧结体、铜多孔复合部件、铜多孔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及铜多孔复合部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4524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4:04
一种由多个铜纤维(11)烧结而成的铜多孔烧结体(10),其中,铜纤维(11)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直径R在0.02mm以上且1.0mm以下的范围内,长度L与直径R之比L/R在4以上且2500以下的范围内,在铜纤维(11)的表面存在通过氧化还原处理形成的氧化还原层(12),通过该氧化还原层(12)形成有凹凸,在铜纤维(11、11)彼此的结合部中,形成于相互的表面的氧化还原层(12、12)彼此一体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铜多孔烧结体、铜多孔复合部件、铜多孔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及铜多孔复合部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的铜多孔烧结体、该铜多孔烧结体与部件主体接合而成的铜多孔复合部件以及铜多孔烧结体的制造方法、铜多孔复合部件的制造方法。本申请主张基于2014年10月22日于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4-215339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技术介绍
上述铜多孔烧结体及铜多孔复合部件例如用作各种电池中的电极及集电体、热交换器用部件、消音部件、过滤器、缓冲部件等。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一种将呈三维网络状结构体的铜多孔体一体粘附于导电性金属的部件主体的传热部件。在这里,专利文献1中,作为呈三维网络状结构体的金属烧结体(铜多孔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公开了使用如下成型体的方法:即,由通过加热烧除的材质构成的三维网络状结构体(例如人造橡胶、聚乙烯泡沫等具有连续气泡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天然纤维布、人造纤维布等)的骨架上涂布粘结剂、并粘附了金属粉状物的成型体,或者由通过加热烧除的材质构成、且能够形成三维网络状结构体的材料(例如纸浆或羊毛纤维)上抄入金属粉状物的片状成型体等。另外,该专利文献1中,在还原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铜多孔烧结体、铜多孔复合部件、铜多孔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及铜多孔复合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多孔烧结体,其由多个铜纤维烧结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纤维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直径R在0.02mm以上且1.0mm以下的范围内,长度L与直径R之比L/R在4以上且2500以下的范围内,所述铜纤维的表面存在通过氧化还原处理形成的氧化还原层,通过该氧化还原层形成有凹凸,所述铜纤维彼此的结合部中,形成于相互的表面的所述氧化还原层彼此一体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22 JP 2014-2153391.一种铜多孔烧结体,其由多个铜纤维烧结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纤维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直径R在0.02mm以上且1.0mm以下的范围内,长度L与直径R之比L/R在4以上且2500以下的范围内,所述铜纤维的表面存在通过氧化还原处理形成的氧化还原层,通过该氧化还原层形成有凹凸,所述铜纤维彼此的结合部中,形成于相互的表面的所述氧化还原层彼此一体结合。2.一种铜多孔复合部件,其特征在于,由部件主体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多孔烧结体接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多孔复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主体中的与所述铜多孔烧结体的接合面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所述部件主体的所述接合面上存在通过氧化还原处理形成的氧化还原层,构成所述铜多孔烧结体的所述铜纤维与所述部件主体的所述接合面的结合部中,形成于所述铜纤维的表面的氧化还原层与形成于所述部件主体的所述接合面的氧化还原层一体结合。4.一种铜多孔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其为由多个铜纤维烧结而成的铜多孔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纤维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直径R在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喜多晃一星野孝二幸俊彦加藤纯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