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拉链用的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40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2:38
拉链用的拉头(400)具备拉头主体(100)和封闭构件(200)。在拉头主体(100)的上翼板(10)设有供封闭构件(200)载置的凹状的载置部(70),供封闭构件(200)的嵌合突起(220)插入和嵌合的被嵌合孔(75)以将上翼板(10)的端部局部去除的形态设于载置部(70)。载置部(70)和被嵌合孔(75)沿着用于对拉头主体(100)安装封闭构件(200)的封闭构件(200)的移动方向延伸。被嵌合孔(75)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比载置部(70)的移动方向上的长度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拉链用的拉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拉链用的拉头。
技术介绍
公知一种将拉片后安装于具有悬臂状的拉片安装柱的拉头主体的技术。为了容许拉片的后安装,在拉片安装柱的自由端与拉头主体的上翼板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在后安装拉片之际需要,但在安装拉片后便不再需要。因而,在某一方法中,在安装拉片后,使拉片安装柱塑性变形来缩小该间隙。然而,在该情况下,可能要求抑制因力施加于拉片安装柱所导致的不期望的拉头主体的变形、例如上翼板与下翼板的间隔的变动。即使如上述的例子那样使拉片安装柱塑性变形,也残存微小的间隙,有可能异物、例如袋类等被该间隙夹住,导致拉链的可用性降低。另一方面,在另一方法中,公知有如下技术:出于上述的例示的观点或除了上述观点以外的观点考虑,利用封闭构件将拉片安装柱的自由端与上翼板之间的间隙封闭,由此,填补间隙。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该专利文献1的图1、图4、和图7等所公开那样将封闭构件插入拉头主体的上翼板与拉片安装杆的自由端部之间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同样的封闭构件。如能够从专利文献2的图10理解那样,封闭构件60的引导部67嵌入上翼板41的引导槽41d,可容易地确保封闭构件60相对于拉头主体40的定位(参照该专利文献2的段落0098)。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73111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450659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对小型的拉头主体适用由封闭构件实现封闭的情况下,存在各种制约、例如上翼板的壁厚的制约。期望提供一种容易地确保对小型的拉头主体安装封闭构件的容易性和/或其充分的安装强度的结构。此外,本申请所公开的特征未必限于小型拉头主体的用途,也适于中型拉头主体或大型拉头主体的用途。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拉头是拉链用的拉头(400),该拉头(400)具备:拉头主体(100),该拉头主体(100)具备:上翼板(10);下翼板(20);连结柱(30),其将所述上翼板(10)和所述下翼板(20)连结;以及拉片安装柱(50),其从连结到所述上翼板(10)的基端部(51)呈悬臂状延伸到自由端部(52),在所述拉片安装柱(50)的所述自由端部(52)与所述上翼板(10)之间具有间隙(80);封闭构件(200),其插入所述拉片安装柱(50)的所述自由端部(52)与所述上翼板(10)之间而封闭所述间隙(80),其中,在所述拉头主体(100)的所述上翼板(10)设有供所述封闭构件(200)载置的凹状的载置部(70),供所述封闭构件(200)的嵌合突起(220)插入和嵌合的被嵌合孔(75)以将所述上翼板(10)的端部局部去除的形态设于所述载置部(70),所述载置部(70)和所述被嵌合孔(75)沿着用于对所述拉头主体(100)安装所述封闭构件(200)的所述封闭构件(200)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被嵌合孔(75)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载置部(70)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长度短。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被嵌合孔(75)的末端位置的用于对所述被嵌合孔(75)进行限定的侧面,包括对所述嵌合突起(220)的插入的末端位置进行限定的停止面(75b)。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拉片安装柱(50)的所述自由端部(52)设有朝向所述上翼板(10)向下方延伸的卡合突起(60),所述间隙(80)位于所述卡合突起(60)与所述上翼板(10)之间,所述封闭构件(200)包括:一对壁部(210),其夹持所述卡合突起(60);底座部(230),其设于所述一对壁部(210)之间,与所述卡合突起(60)相对地设置。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一对壁部(210)设有以使所述一对壁部(210)的间隔变窄的方式突出的一对爪部(215),所述卡合突起(60)包括:宽幅部(61),其设于所述拉片安装柱(50)的所述自由端部(52)那一侧;窄幅部(62),其设于比所述宽幅部(61)靠所述拉片安装柱(50)的所述基端部(51)那一侧。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构件(200)的要载置于所述载置部(70)的载置面(74)上的被载置面(255)具有与所述载置部(70)的所述载置面(74)互补的面形状。互补的面形状包括弧状面为佳。在几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头主体(100)具有利用所述连结柱(30)将所述上翼板(10)和所述下翼板(20)连结起来的前端部(101)和与该前端部(101)相反侧的后端部(102),所述拉片安装柱(50)从连结到所述前端部(101)的所述基端部(51)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到所述后端部(102)上的所述自由端部(52),用于对所述拉头主体(100)安装所述封闭构件(200)的所述封闭构件(200)的所述移动方向与所述前后方向一致。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将所述连结柱(30)延伸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与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所述被嵌合孔(75)设于所述载置部(70)的左右中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相对容易地确保对拉头主体安装封闭构件的容易性和/或其充分的安装强度的结构或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拉片的拉头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拉片的拉头的概略的立体图,为了方便图示,省略了拉片的图示。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拉片的拉头的拉头主体的概略的局部侧视图,特别地表示上翼板和拉片安装柱的侧面。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拉片的拉头的拉头主体的概略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特别地表示上翼板和拉片安装柱的剖面。图5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拉片的拉头的拉头主体的概略的局部侧视图和局部剖面示意图对比来表示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拉片的拉头的封闭构件的后视图,由虚线示意性地表示一对壁部的枢轴转动形态。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拉片的拉头的封闭构件的概略的左侧视图或右侧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拉片的拉头的概略的水平剖面示意图,表示在拉头主体的上翼板与拉片安装柱的自由端部之间安装有封闭构件的状态,也表示以虚线表示的壁部的爪部被卡合突起的宽幅部作用而向左右方向外侧移位的过程。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拉片的拉头的概略的左右中心的垂直剖面示意图,表示在拉头主体的上翼板与拉片安装柱的自由端部之间安装有封闭构件的状态。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拉片的拉头的概略的局部示意图,表示在拉头主体的上翼板与拉片安装柱的自由端部之间安装有封闭构件的状态,以局部剖面表示封闭构件的主体部载置于上翼板的载置部上、并且封闭构件的嵌合突起嵌合到载置部的被嵌合孔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各实施方式或实施方式所包含的各技术特征不是各自独立的,无需过度说明,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可适当地组合,也可把握该组合的复合效果。附图是以说明专利技术为主要目的,被适当地简化。在本申请中,表示方向的用语能够如下那样定义。上下方向是连结柱延伸的方向。前后方向是在使具备牙链的拉链布带贯穿于拉头的状态下为了打开和闭合拉链布带而拉头滑动的方向,另外,前后方向也是拉片安装柱的延伸方向。左右方向是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此外,基于以下的说明,表示各方向的用语也可以以其他表述来确定。<第1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拉链用的拉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头,其是具备拉头主体(100)和封闭构件(200)的拉链用的拉头(400),所述拉头主体(100)具备:上翼板(10);下翼板(20);连结柱(30),其将所述上翼板(10)和所述下翼板(20)连结;以及拉片安装柱(50),其从连结到所述上翼板(10)的基端部(51)呈悬臂状延伸到自由端部(52),在所述拉片安装柱(50)的所述自由端部(52)与所述上翼板(10)之间具有间隙(80);所述封闭构件(200)插入所述拉片安装柱(50)的所述自由端部(52)与所述上翼板(10)之间而封闭所述间隙(80),其中,在所述拉头主体(100)的所述上翼板(10)设有供所述封闭构件(200)载置的凹状的载置部(70),供所述封闭构件(200)的嵌合突起(220)插入和嵌合的被嵌合孔(75)以将所述上翼板(10)的端部局部去除的形态设于所述载置部(70),所述载置部(70)和所述被嵌合孔(75)沿着用于对所述拉头主体(100)安装所述封闭构件(200)的所述封闭构件(200)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被嵌合孔(75)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载置部(70)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长度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拉头,其是具备拉头主体(100)和封闭构件(200)的拉链用的拉头(400),所述拉头主体(100)具备:上翼板(10);下翼板(20);连结柱(30),其将所述上翼板(10)和所述下翼板(20)连结;以及拉片安装柱(50),其从连结到所述上翼板(10)的基端部(51)呈悬臂状延伸到自由端部(52),在所述拉片安装柱(50)的所述自由端部(52)与所述上翼板(10)之间具有间隙(80);所述封闭构件(200)插入所述拉片安装柱(50)的所述自由端部(52)与所述上翼板(10)之间而封闭所述间隙(80),其中,在所述拉头主体(100)的所述上翼板(10)设有供所述封闭构件(200)载置的凹状的载置部(70),供所述封闭构件(200)的嵌合突起(220)插入和嵌合的被嵌合孔(75)以将所述上翼板(10)的端部局部去除的形态设于所述载置部(70),所述载置部(70)和所述被嵌合孔(75)沿着用于对所述拉头主体(100)安装所述封闭构件(200)的所述封闭构件(200)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被嵌合孔(75)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载置部(70)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长度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其中,位于所述被嵌合孔(75)的末端位置的用于对所述被嵌合孔(75)进行限定的侧面,其包括对所述嵌合突起(220)的插入的末端位置进行限定的停止面(75b)。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头,其中,在所述拉片安装柱(50)的所述自由端部(52)设有朝向所述上翼板(10)向下方延伸的卡合突起(60),所述间隙(80)位于所述卡合突起(60)与所述上翼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田真也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