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坯表面缺陷传承到轧材的精确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361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冶金加工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坯表面缺陷传承到轧材的精确定位方法,它通过沿轧制方向在铸坯表面缺陷两端一定距离按要求孔径及深度开孔,并用焊条焊接填充平整,轧制后按对应关系可以快速精确查找到开孔对应轧材上缺陷,并据此快速定位铸坯表面缺陷对应材上缺陷,进行取样检测分析。实现铸坯表面缺陷对应轧材缺陷的快速精确定位,提高判断缺陷产生原因以及工序改进的及时、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坯表面缺陷传承到轧材的精确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加工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坯表面缺陷传承到轧材的精确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钢铁物理冶金学与金属材料学理论表明,钢铁材料的成分、冶炼工艺、轧制工艺以及后续热处理过程等,共同决定了钢铁产品的微观组织结构,最终导致了材料宏观性能的差异。反之,有缺陷或失效的钢铁产品,其内部微观组织必然和正常的理论目标组织存在某种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也一定是由某种工艺(如成分、冶炼与轧制工艺、热处理过程等)偏差所导致,那么,从缺陷部位或失效产品的微观组织结构及成分差异等可分析导致缺陷产生或失效的工艺环节,进而提出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以改善或避免失效的产生。通过缺陷的宏观特征来判断缺陷的类型和产生的工序,对一般的产品缺陷可作为判断依据,但对成因复杂的缺陷,尤其是跨工序产生的产品缺陷,仅从宏观特征尚不能做出精确判断。比如在研究铸坯表面缺陷在轧材上的传承时,尽管可以根据压缩比测算出坯表面缺陷在轧材长度方向上的大体位置,但难于精准定位,导致缺陷定位困难,严重阻碍了铸坯表面缺陷的及时、精确性判定分析,对轧材缺陷的改善不能及时提供技术指导。钢铁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铸坯表面缺陷传承到轧材的精确定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坯表面缺陷传承到轧材的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在铸坯(1)表面查找发现铸坯表面缺陷(A)或铸坯角部缺陷(B)后,确定缺陷对应铸坯表面沿轧制方向(V)的中心线(L),作表面缺陷(A)或角部缺陷(B)在中心线(L)上的投影(C),在投影(C)沿轧制方向(V)两侧分别人工钻孔,并采用焊条堆焊焊接金属(2a),形成人工钻孔焊接点(2);人工钻孔焊接点(2)直径为(r),表面缺陷(A)或角部缺陷(B)在中心线(L)上的投影(C)到人工钻孔焊接点(2)边缘的距离(a)等于人工钻孔焊接点(2)直径为(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坯表面缺陷传承到轧材的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在铸坯(1)表面查找发现铸坯表面缺陷(A)或铸坯角部缺陷(B)后,确定缺陷对应铸坯表面沿轧制方向(V)的中心线(L),作表面缺陷(A)或角部缺陷(B)在中心线(L)上的投影(C),在投影(C)沿轧制方向(V)两侧分别人工钻孔,并采用焊条堆焊焊接金属(2a),形成人工钻孔焊接点(2);人工钻孔焊接点(2)直径为(r),表面缺陷(A)或角部缺陷(B)在中心线(L)上的投影(C)到人工钻孔焊接点(2)边缘的距离(a)等于人工钻孔焊接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林范众维庞晓露罗贻正尹振江陈阳新
申请(专利权)人: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