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楸树遗转化体系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3004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楸树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方法。其中包含以楸树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进行潮霉素临界致死浓度的筛选、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辅以超声波处理进行侵染转化、抗性再生胚性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检测等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遗传转化方法首次以楸树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侵染材料的转化群体大,胚性细胞再生能力强;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稳定的继代保存可满足周年进行遗传转化的需求;再辅以超声波处理侵染转化楸树胚性愈伤组织,转化效率高。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功地将载体T‑DNA区整合到楸树基因组中,并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转基因楸树再生植株。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楸树的分子遗传改良和检测,以及由该转化事件获得的转基因楸树为供体进而获得各种转基因新品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楸树遗转化体系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方法领域,涉及一种楸树遗转化体系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楸树(CatalpabungeiC.A.Mey)是紫葳科梓树属的落叶乔木,是中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在工业用材,园林观赏,生态防护,绿化城市方面有重要作用,被称之为“木王”。楸树利用历史悠久,是珍贵用材树种和著名园林观赏树种(唐玲等,2007年),其木材具有不翘裂、耐腐蚀、易加工、纹理美观等特点,专用来加工高档商品和特种产品。楸树树形优美,叶被密毛、皮糙枝密,有利于隔音、减声、防噪、滞尘,且对环境中多种有毒气体,诸如氯气和二氧化硫等具有较强吸收能力,是我国具有较高环保价值的重要园林绿化和观赏树种。楸树根系发达,属深根性树种,对于防治水土流失、阻滞风蚀、固定沙丘、保护农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楸树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有关楸树育种研究、开发利用的情况如下,楸树自然状态下自交不亲和,结实率低;楸树的繁育多通过扦插与嫁接的方式,其技术环节多,育苗周期长,且长期的无性繁殖导致品种、类型和无性系单一化,且由于其自花不孕,常常使得楸树存在着华而不实的现象,给楸树优良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楸树遗转化体系的构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楸树遗转化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胚性愈伤组织的潮霉素临界致死浓度的确定:将楸树幼胚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到附加不同浓度的潮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统计存活率,得到胚性愈伤组织的潮霉素临界致死浓度;2)农杆菌介导辅以超声波处理进行侵染转化:使用含有目的基因的农杆菌工程菌液对胚性组织进行侵染转化,侵染的同时进行超声波辅助处理;3)侵染处理的胚性愈伤组织的共培养和选择培养:经过步骤2)侵染转化后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共培养,共培养后转置于选择培养基中进行转化子的选择培养,选择培养过程中未转化组织将被抗生素杀死,存活下来的抗性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可进行下一步的转化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楸树遗转化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胚性愈伤组织的潮霉素临界致死浓度的确定:将楸树幼胚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到附加不同浓度的潮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统计存活率,得到胚性愈伤组织的潮霉素临界致死浓度;2)农杆菌介导辅以超声波处理进行侵染转化:使用含有目的基因的农杆菌工程菌液对胚性组织进行侵染转化,侵染的同时进行超声波辅助处理;3)侵染处理的胚性愈伤组织的共培养和选择培养:经过步骤2)侵染转化后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共培养,共培养后转置于选择培养基中进行转化子的选择培养,选择培养过程中未转化组织将被抗生素杀死,存活下来的抗性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可进行下一步的转化检测;4)转化愈伤组织的报告基因瞬时表达和再生植株的PCR检测:对经过步骤3)共培养后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检测,对步骤3)选择培养过程中获得抗性再生植株进行PCR扩增检测;完成楸树遗转化体系的构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选择培养基为1/2MS固态培养基添加10-80mg/L的潮霉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胚性愈伤组织的潮霉素临界致死浓度的确定中培养时间为3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制备好的农杆菌工程菌液重悬于1/2MS液体培养基中,菌液OD600值为0.4-0.7,工程菌液中添加0.01-100μmol/L乙酰丁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宏伟刘佳陈发菊张德春沈祥陵刘文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