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专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02920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专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底漆、面漆和清漆,三者配套使用,所得汽车车身专用涂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三涂配套性优良,涂层可以达完全固化交联,溶剂无残留不回粘,而且喷涂时分散性好,流平性好,触变性适中,涂层均匀、无桔皮、无针眼气泡,无杂质点存在。漆面流平丰满、光泽度好、鲜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专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身专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己经是普遍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作为汽车外衣的汽车涂料,其色彩质量,漆膜外观、鲜映性、光泽等的优劣都是人们对汽车质量的直观评价,它将直接决定汽车的档次,影响汽车市场的竞争力。另外汽车漆涂层也是提高汽车产品耐腐蚀性喝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的主要措施之一。基于汽车工业对汽车漆性能的要求高、品种多、用量大,且需要具备独特的施工性能和涂层性能,因此,汽车漆早已成为一种专用涂料。在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中,汽车涂料在工业涂料的技术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一般占涂料总产量的15%-20%,因此它对涂料工业的影响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各国涂料工业重点关注的涂料品种,在技术研发中占据先进和主导地位。世界汽车用涂料在近百年中已实现了四次大的更新换代。从油性硝基漆(汽车喷漆)到以醇酸和酚醛为主的合成树脂涂料到电泳涂料和优质合成树脂(环氧、氨基醇酸、丙稀酸、聚酷、聚氨a)涂料再到环保型涂料等。对于汽车用涂料的要求不仅是对车体要有优异的保护性,而且是要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外观特性,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汽车涂料多采取多道涂层体系,且每道涂层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专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底漆、色漆和清漆,三者配套使用喷涂于汽车车身电泳工件表面,使得汽车车身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耐醇性、耐汽油,而且喷涂之后形成的漆膜附着力强、光泽度好、高丰满度,高鲜映性。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车身专用涂料,所述涂料包括底漆、面漆、清漆,所述底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在上述配方中,聚酯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搭配,为底漆提供了丰满度的基础上满足干性需求,SCA树脂和膨润土实现了优异的抗流挂性,封闭型异氰酸酯满足了车身涂料的柔韧和附着力的平衡。所述面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在上述配方中,聚酯树脂25-30、丙烯酸树脂5-10与氨基树脂10-15的配合使用,使得面漆喷涂到汽车车身表面后形成的漆膜涂层具有较好柔韧性及耐石击性能,而且制得的面漆低温脆性较好。比单独使用纯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方案得到的面漆性能优良;此配方中,引入SCA树脂和流平剂的搭配实现色漆的防流挂和流平的完美平衡,满足了汽车涂料的高外观要求,引入了封闭型异氰酸树脂来提高面漆附着力和柔韧需求,引入了纤维素树脂来提高表干性,引入了导电剂,可以适用于静电喷涂。受阻胺提高了耐候性能,各原料之间相互配合,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面漆。所述清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所述清漆配方中的流平剂由BYK-315N型流平剂、BYK-390型流平剂按1:1组成。所述紫外光吸收剂由1~1.5重量份的BASFTINUVIN1130型紫外光吸收剂和1~1.5重量份的BASFTINUVIN292型紫外光吸收剂组成。在上述清漆的配方中,以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为主,引入了SCA树脂来保证产品的流挂性能,保障了清漆的丰满度;加入有机硅BYK-315N型流平剂与丙烯酸BYK-390型流平剂来保证漆膜的鲜映性及表面流平,用三唑类与受阻胺类紫外光吸收剂合用来保证漆膜涂层极好的耐候性。封闭型异氰酸酯提高产品的柔韧性和附着力,提高了产品的抗冲击和耐石击性能,催干剂的加入加速了封闭型异氰酸酯的固化反应。四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三甲苯和DBE的搭配在满足了溶解力的基础上实现了平衡的挥发梯度,保证了产品的良好外观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汽车车身专用涂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底漆的制备方法为:(1)将30-35重量份聚酯树脂在300-7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在搅拌条件下加入15-20重量份钛白粉、1-2重量份硫酸钡、0.1-0.3重量份膨润土,加完后,700-12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10min,然后,研磨至细度小于10微米;(2)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在300-7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在搅拌条件下加入10-15份丙烯酸树脂、8-12份氨基树脂、1-2份SCA树脂、1-3份封密型异氰酸酯、5-12份二甲苯、2-8份三甲苯、1-5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0.2-0.4份流平剂,调增粘度至60-70S(25℃,NK-2),200目过滤,制得底漆。采用以上方法和原料制备的底漆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并且与基材和面漆有高配套性。所述面漆的制备方法为:(1)将25-30重量份聚酯树脂在300-7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在搅拌条件下加入15-20重量份钛白粉、0.1-0.3重量份膨润土,加完后,700-12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10min,然后,研磨至细度小于10微米;(2)将步骤(2)得到的原料在300-7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在搅拌条件下加入5-10份丙烯酸树脂、10-15份氨基树脂、1-2份SCA树脂、1-3份封密型异氰酸酯、4-12份二甲苯、1-2份纤维素树脂、1-2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2受阻胺、0.2-0.4份导电剂、0.2-0.4份流平剂和5-12份醋酸丁酯,调增粘度至60-70S(25℃,NK-2),200目过滤,制得面漆。所述清漆的制备方法为:(1)将50-70重量份热固性丙烯酸树脂、12-18重量份氨基树脂、8-12重量份SCA树脂和5-10重量份封闭型异氰酸酯在300-700转/分钟搅拌10min,得混合料A;(2)将5-10重量份的三甲苯在300-7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2-0.4份导电剂、0.2-0.4份催干剂、1-1.5重量份TINUVIN1130紫外光吸收剂和1-1.5重量份TINUVIN292紫外光吸收剂,搅拌15min,得混合物料B;(3)把B加入到A中,在300-7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0.5-1重量份流平剂,其中BYK-390型流平剂与BYK-315N型流平剂的重量比为1:1,搅拌15min;(4)继续在300-7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2-5重量份四甲苯,2-5重量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2重量份DBE溶剂,调增粘度至80-100S(25℃,NK-2),300目过滤,得清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由汽车车身专用涂料形成的漆膜涂层体系,将所述的底漆与底漆稀释剂按10:4调配;面漆与面漆稀释剂按10:4调配;清漆与清漆稀释剂按10:2调配;然后将调配后的底漆、面漆、清漆依次喷涂于电泳工件表面,形成漆膜涂层体系。所述调配后的底漆、面漆、清漆的粘度分别为11.0-13.0S(25℃,NK-2)、12.0-14.0S(25℃,NK-2)、26.0-32.0S(25℃,NK-2)。所述漆膜涂层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底漆与底漆稀释剂按重量比10:4调配,喷涂于电泳工件表面,常温流平干燥8-10分钟后,进行下一步面漆层喷涂;将面漆与面漆稀释剂按重量比10:4调配,喷涂于已表干的底漆层上,常温流平干燥8-10分钟后,进行下一步清漆层喷涂;将清漆与清漆稀释剂按重量比10:2调配,喷涂于已表干的面漆层上,常温流平干燥8-10分钟后,140℃±10℃/min烘干固化30分钟。固化后漆膜涂层达完全固化交联,溶剂无残留不回粘。上述制备的清漆与底漆和面漆配套使用,否则达不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效果,而且,在清漆、底漆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身专用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包括底漆、面漆、清漆,所述底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专用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包括底漆、面漆、清漆,所述底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漆配方中的流平剂由BYK-315N型流平剂、BYK-390型流平剂按1:1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吸收剂由1~1.5重量份的BASFTINUVIN1130型紫外光吸收剂和1~1.5重量份的BASFTINUVIN292型紫外光吸收剂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车身专用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漆的制备方法为:(1)将30-35重量份聚酯树脂在300-7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在搅拌条件下加入15-20重量份钛白粉、1-2重量份硫酸钡、0.1-0.3重量份膨润土,加完后,700-12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10min,然后,研磨至细度小于10微米;(2)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在300-7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在搅拌条件下加入10-15份丙烯酸树脂、8-12份氨基树脂、1-2份SCA树脂、1-3份封密型异氰酸酯、5-12份甲苯、2-8份三甲苯、1-5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0.2-0.4份流平剂,调增粘度至60-70S(25℃,NK-2),200目过滤,制得底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漆的制备方法为:(1)将25-30重量份聚酯树脂在300-7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在搅拌条件下加入15-20重量份钛白粉、0.1-0.3重量份膨润土,加完后,700-12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10min,然后,研磨至细度小于10微米;(2)将步骤(2)得到的原料在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磊郭小平刘建齐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春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