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尼龙66材料的醇解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2829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尼龙66材料的醇解回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酸为催化剂,将尼龙66颗粒、醇及催化剂按一定比例置于密闭的高压反应釜中,在搅拌及加热的条件下进行醇解反应;(2)醇解结束后,用有机溶剂多次萃取,合并萃取相减压旋蒸出萃取剂,得到己二酸二烷基酯粗产物,继而对所述粗产物减压蒸馏,收集相应馏分得精制己二酸二烷基酯;(3)向步骤2)中得到的萃余相中于常温下加入一定量的碱并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热至反应完全,然后减压蒸馏,收集相应馏分得精制己二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尼龙66材料的醇解回收方法操作简单易控制,条件温和能耗低,成本低廉、催化性能稳定,易于实现工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尼龙66材料的醇解回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聚合物的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尼龙66(PA66)材料的醇解回收己二酸二烷基酯和己二胺的方法。
技术介绍
尼龙66(PA66)也称聚酰胺66,是人类成功研制并实现工业化的第一个聚酰胺纤维品种。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溶剂性及优良的力学性能等,除了大量用于纺织品生产外,在塑料工业、渔业及农业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对PA66消费需求的增长,随之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早期采用的填埋处理方式不仅浪费了可再生资源,又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且容易污染地下水资源。而机械回收则是通过粉碎、熔融、挤压、注塑制成新的产品,但新产品的性能和品质都达不到原产品的要求。化学回收又称为三级回收,即在热和化学试剂的作用下,尼龙材料发生降解反应,形成低相对分子量的产物,产物可进一步再聚合或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与利用,是一种比较彻底的回收方式,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原则。化学回收主要有水解法和醇解法,其中水解法报道的比较多,比如专利CN101423478A以硫酸和甲酸为催化剂,PA66水解生产己二酸、己二胺;专利CN101857540A以盐酸为催化剂,PA66解聚生成己二酸、己二胺盐酸盐和聚六亚甲基单(双)胍盐酸盐。尽管上述工艺可降解PA66回收相应的产物,但均存在工艺流程复杂、反应时间较长、后处理步骤繁琐、降解率低等缺点。另有Meng等(PolymerDegradationandStability.2004,83(3):389-393)在超临界条件下考察了PA66水解,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反应条件苛刻,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380℃,22.0~28.0MPa),对设备材质要求高,不仅难以实现大规模操作,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因此,随着绿色化学的产生和发展,如何引入新的思路,发展新的方法和工艺来实现对废尼龙类材料的高效循环利用,是当前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有关PA66醇解反应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或专利报道,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酸催化醇解PA66解聚生成己二酸二烷基酯和己二胺的方法,并实现两种产物的分离与精制,从而达到高效循环利用PA66的目的,为实现工业化提供一条可行的路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引入新的思路,提供一种尼龙66材料的醇解回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酸为催化剂,将尼龙66颗粒、醇及催化剂按一定比例置于密闭的高压反应釜中,在搅拌及加热的条件下进行醇解反应;(2)醇解结束后,用有机溶剂多次萃取,合并萃取相减压旋蒸出萃取剂,得到己二酸二烷基酯粗产物,继而对所述粗产物减压蒸馏,收集相应馏分得精制己二酸二烷基酯;(3)向步骤2)中得到的萃余相中于常温下加入一定量的碱并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热至反应完全,然后减压蒸馏,收集相应馏分得精制己二胺。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尼龙66颗粒与酸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5~1:4,所述尼龙66颗粒与醇的摩尔比为1:5~1:30,反应温度为100~160℃,反应时间为3~8h,搅拌速度为200~600r/min。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酸催化剂为甲酸、磷酸、硫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或邻苯二甲酸中的一种。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尼龙66颗粒与酸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5~1:3,例如尼龙66颗粒与酸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5、1:2、1:2.5或1:3;所述尼龙66颗粒与醇的摩尔比为1:10~1:25,更为优选的为1:15~1:25,例如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或1:25;所述反应温度为110~140℃,例如反应温度为110℃、115℃、120℃、125℃、130℃、135℃或140℃;反应时间5~7h,例如反应时间为5h、5.5h、6h、6.5h或7h;搅拌速度为300~450r/min。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醇为甲醇或乙醇。优选的,在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环己烷其中的一种或这些有机溶剂中任意两种的混合物;所述醇解反应后混合液与萃取剂体积比为1:3~1:7,萃取次数为3~8,所述减压旋蒸萃取剂的真空度为0.095Mpa~0.1Mpa,温度为30~60℃。优选的,在步骤3)中,所述碱为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中的一种,加入所述碱的目的是为了中和步骤1)中加入的酸催化剂,因此所述碱的加入量视所述酸催化剂的量而定。优选的,在步骤3)中,于常温下加入碱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热至反应进行完全。这是因为加入的碱刚开始和酸催化剂发生中和反应,比较剧烈,而多余的酸催化剂反应完后,则生成的相应的盐与所述碱继续反应,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相对来说反应比较慢,需要加热,因此所述加热温度为40~80℃,更为优选的为55~7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尼龙66材料的醇解回收方法操作简单易控制,条件温和能耗低,成本低廉、催化性能稳定,易于实现工业化。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醇解回收方法,尼龙66材料的醇解率可达100%,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己二酸二烷基酯和己二胺的新途径,在本专利技术中回收的产品纯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己二酸二甲酯的红外谱图,其中a:己二酸二甲酯标样的红外谱图;b:实施例1制备的己二酸二甲酯的红外谱图。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己二胺的红外谱图。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己二酸二甲酯的核磁谱图。图4是实施例1制备的己二胺的核磁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在带有温度计的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1mol尼龙66颗粒、2mol硫酸、20mol甲醇,于160℃下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4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开釜,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按体积比5:1对醇解反应后混合液萃取5次,合并萃取相减压旋蒸除去乙酸乙酯后,油泵减压蒸馏,在12~14mmHg的压力下收集109~110℃的馏分己二酸二甲酯,其收率为86.85%;向萃余相己二胺硫酸盐水溶液中于常温下加入2mol氢氧化钙,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热至50℃,使反应完全。油泵减压蒸馏,在4~6mmHg的压力下收集90~110℃的馏分己二胺,其收率为87.82%;尼龙66醇解率为100%。由图1可知,实施例1制备的产物己二酸二甲酯(b)和标样(a)的红外谱图基本一致,在2954cm-1附近出现的吸收峰为-CH2的伸缩振动峰,在2873cm-1附近出现的吸收峰为-CH3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738cm-1附近为酯的-C=O特征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200cm-1附近出现的吸收峰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由图3可知,图中各个基团上H的化学位移为:δ=1.76(a)为己二酸二甲酯中两个亚甲基上的H的化学位移,δ=2.35(b)为与羧基相连的两个亚甲基上的H的化学位移,δ=3.68(c)为酯基上与氧相连的两个甲基上的H的化学位移。由1HNMR进一步说明了产物为己二酸二甲酯。由图2可知,在2937cm-1附近出现的吸收峰为-CH2的伸缩振动峰,在1475cm-1附近为-CH2的剪式振动,在1320cm-1附近出现的吸收峰为C-N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3339cm-1附近出现的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尼龙66材料的醇解回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尼龙66材料的醇解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酸为催化剂,将尼龙66颗粒、醇及催化剂按一定比例置于密闭的高压反应釜中,在搅拌及加热的条件下进行醇解反应;(2)醇解结束后,用有机溶剂多次萃取,合并萃取相减压旋蒸出萃取剂,得到己二酸二烷基酯粗产物,继而对所述粗产物减压蒸馏,收集相应馏分得精制己二酸二烷基酯;(3)向步骤2)中得到的萃余相中于常温下加入一定量的碱并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热至反应完全,然后减压蒸馏,收集相应馏分得精制己二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尼龙66材料的醇解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酸为催化剂,将尼龙66颗粒、醇及催化剂按一定比例置于密闭的高压反应釜中,在搅拌及加热的条件下进行醇解反应;(2)醇解结束后,用有机溶剂多次萃取,合并萃取相减压旋蒸出萃取剂,得到己二酸二烷基酯粗产物,继而对所述粗产物减压蒸馏,收集相应馏分得精制己二酸二烷基酯;(3)向步骤2)中得到的萃余相中于常温下加入一定量的碱并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热至反应完全,然后减压蒸馏,收集相应馏分得精制己二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66材料的醇解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尼龙66颗粒与酸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5~1:4,所述尼龙66颗粒与醇的摩尔比为1:5~1:30,反应温度为100~160℃,反应时间为3~8h,搅拌速度为200~600r/min。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66材料的醇解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催化剂为甲酸、磷酸、硫酸、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修艳刘福胜赵瑞阳于世涛刘仕伟黄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