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的端部结构和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773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圈的端部结构和电连接器,该密封圈的端部结构包括:包括圈体,和与电池上安装处结构对应的卡合端,所述卡合端设置在所述圈体内表面且向所述圈体的内部倾斜突出,所述卡合端突出的端面为内凹的弧形;所述卡合端与所述圈体的连接部朝向所述圈体内的侧面为内弧形侧面,朝向所述圈体外的侧面为内凹矩形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端部结构能够与电池形成完成贴合的卡合结构,同时采用内倾斜方式,可以提高与电池连接后的稳定性,防止脱落。卡合端的截面形状可以与电池的接触形状配合,提高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圈的端部结构和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机械密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电动汽车与可更换电池之间密封性能的密封圈的端部结构,及采用该密封圈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池安装方式一般分为固定式和可换式,其中固定式的电池一般固定在汽车上,充电时直接以汽车作为充电对象。而可换式的电池一般采用活动安装的方式,电池可以随时取下,以进行更换或充电,在更换或充电完毕后,再安装到车体上。现有可换式结构的电池一般是在车体的车架上设置相应的安装位,电池放入安装位后与车体上的电连接器连接,再利用锁定装置进行固定。在该过程中,电池上的电极需要与电连接器上的电极接触,以保证电力输出。但是,现有技术中车体的电连接器和电池都是采用硬性的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两者的连接处无法做到精确密封,常常会导致外部水进入两者的连接处,影响电池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上的密封圈的端部结构,及采用该密封圈的电连接器,以提高电动车辆与电池之间的防水性能。在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密封圈的端部结构,包括圈体,和与电池上安装处结构对应的卡合端,所述卡合端设置在所述圈体内表面且向所述圈体的内部倾斜突出,所述卡合端突出的端面为内凹的弧形;所述卡合端与所述圈体的连接部朝向所述圈体内的侧面为内弧形侧面,朝向所述圈体外的侧面为内凹矩形侧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端面靠近所述圈体内的一侧,设置有向所述圈体靠近且与所述圈体平行的挡条。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端面靠近所述圈体外的一侧,设置有向所述卡合端内部凹进的卡槽;所述卡槽有两道,且靠近所述圈体内的卡槽为V形卡槽,而靠近所述圈体的卡槽为内弧形卡槽。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V形卡槽与所述内弧形卡槽之间的连接边的顶面为平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连接器,包括:壳体;浮动板,通过弹性连接件悬吊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浮动板上安装有导电部件和定位部件;高压插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通过导电纺织带与所述导电部件柔性连接;还包括前述所说的密封圈的端部结构,所述密封圈套在所述壳体安装所述浮动板一端的外表面处。本技术的端部结构能够与电池形成完成贴合的卡合结构,同时采用内倾斜方式,可以提高与电池连接后的稳定性,防止脱落。卡合端的截面形状可以与电池的接触形状配合,提高密封效果。本家用新型的电连接器能够提高防水性能,提高电池连接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密封圈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密封圈的俯视图;图4是图1所示密封圈的左视图;图5是图1所示密封圈的A-A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正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密封圈的端部结构包括圈体10,和与电池上安装处结构对应的卡合端31,该卡合端31设置在圈体10内表面且向圈体10的内部倾斜突出,卡合端31突出的端面为内凹的弧形;该卡合端31与圈体10的连接部33朝向圈体10内的侧面为内弧形侧面331,朝向圈体10外的侧面为内凹矩形侧面332。内弧形侧面331可以方便卡合端31在受力挤压时形成弹性回缩,同时不会减少向前方的反弹力,因此,不会降低密封效果。而内凹矩形侧面332可以与电池连接处的边条形成卡合接触,形成多层密封效果。如图2-5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一种密封圈100,该密封圈一般性地包括圈体10、固定部20和接触部30。该固定部20位于圈体10与电池连接一侧,用于和电池连接,包括由圈体10侧边垂直向内部延伸的固定边21。圈体10可以通过固定边21直接与电池形成活动卡合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该接触部30位于圈体10与车体接触一侧,包括与车体安装处结构对应的卡合端31,卡合端31设置在圈体10内表面且向圈体10的内部倾斜突出,卡合端31突出的端面32为内凹的弧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100安装在可更换电池一端,在电池安装后,可以在电池和车体之间形成一道弹性密封层,防止外部积水进入,避免发生漏电事故。通过固定部可以将密封圈100与电池形成密封固定。而卡合端31可以在电池卡入车体的安装位置后,在电池和密封圈100的挤压下,与车体的接触面形成弹性密封,能够在车辆运动状态和停止状态下形成稳定的密封效果,提高电池连接处的防水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0和接触部30与圈体10一体形成,通过弹性的橡胶材料特性和结构,能够在车体晃动时留出一定的活动量,而且可在一定的压力下保持密封状态,从而提高密封效果。采用带状的结构可以将电池连接处的不规则部件完全容纳在内,不需要单独为不同部件密封,简化了密封过程。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卡合端31的端面32靠近圈体10内的一侧,设置有向圈体10靠近且与圈体10平行的挡条35。挡条35可以作为卡合端31在受到电池侧挤压时,保护电池端不受磕碰的防止层。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卡合端31的端面32靠近圈体外的一侧,设置有向卡合端31内部凹进的卡槽36。卡槽36可以在卡合端31受到挤压时,方便卡合端31的回缩,同时对卡合端31产生一个反弹力,从而使卡合端31能够始终保持与电池连接处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该卡槽36可以有两道,靠近端面32的卡槽36为V形卡槽361,而远离端面的卡槽36为内弧形卡槽362。采用双道卡槽,既可以提高挤压时的受力效果,也可以与电池连接处形成更精细的连接卡口。V形卡槽361与内弧形卡槽362之间的连接边35的顶面可以为平面,以保护卡入两个卡槽中的电池结构。虽然本实施方式限定的是V形卡槽362和内弧形卡槽362,但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卡槽36结构可以根据卡合端31的受力情况,及电池连接边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密封圈1与电连接器固定,可以在固定边21上设置贯穿固定边21的固定孔22。通过固定孔22可以将密封圈1利用螺栓固定在电连接器上,进一步提高密封圈1的密封效果和稳定性。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提高密封圈1整体在受力时的承受能力,可以在圈体10的中部设置环形的折叠部11,该折叠部11为向圈体10外凸出的弧形结构。通过折叠部11可以使密封圈1在受到轴向挤压力时,产生折叠,提高密封圈1的变形能力,从而提高密封圈1在车体晃动情况下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为方便密封圈1与电池连接处的连接,该圈体10可以为矩形,且接触部30为内收缩结构。采用内收缩结构可以使密封圈1在受到轴向力后产生向中间集中的挤压力,从而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效果。采用收缩结构后,基于橡胶特性,还可以提高接触部30的强度,减少横向力的影响。为方便安装和制作,该圈体10的四个角可以为弧形角。弧形角还可以提高密封圈1变形时的恢复力。如图6、7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公开的电连接器100一般性地包括:用于安装各部件的壳体70,和安装在壳体70内的浮动板71、高压插件72。该浮动板71通过弹性连接件73悬吊在壳体70内,在浮动板71上安装有导电部件和定位部件。该高压插件72固定在壳体70上,并通过导电纺织带74与导电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密封圈的端部结构和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密封圈的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圈体,和与电池上安装处结构对应的卡合端,所述卡合端设置在所述圈体内表面且向所述圈体的内部倾斜突出,所述卡合端突出的端面为内凹的弧形;所述卡合端与所述圈体的连接部朝向所述圈体内的侧面为内弧形侧面,朝向所述圈体外的侧面为内凹矩形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密封圈的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圈体,和与电池上安装处结构对应的卡合端,所述卡合端设置在所述圈体内表面且向所述圈体的内部倾斜突出,所述卡合端突出的端面为内凹的弧形;所述卡合端与所述圈体的连接部朝向所述圈体内的侧面为内弧形侧面,朝向所述圈体外的侧面为内凹矩形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的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靠近所述圈体内的一侧,设置有向所述圈体靠近且与所述圈体平行的挡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的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靠近所述圈体外的一侧,设置有向所述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