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预混燃烧冷凝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80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预混燃烧冷凝式热交换器,包括全预混燃烧器、冷凝式前盖、螺旋盘管、隔热盘、密封筒、弧形连接板和冷凝式后盖,弧形连接板和螺旋盘管设在密封筒内并且弧形连接板位于螺旋盘管的外围,冷凝式前盖和冷凝式后盖设在密封筒的两端并分别与弧形连接板的两端连接,螺旋盘管的进水管口与冷凝式后盖的进水口连通,螺旋盘管的出水管口与冷凝式前盖的出水口连通,全预混燃烧器中的上盖体与冷凝式前盖连接,全预混燃烧器中的燃烧筒穿过冷凝式前盖伸入到密封筒内,螺旋盘管位于燃烧筒的外围,隔热盘设在密封筒内,且安装在螺旋盘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节约能源、安全可靠的特点。

Fully premixed combustion condensing heat exchang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lly premixed combustion condensing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full premixed burner, condensing front cover, spiral coil and heat insulation plate, a sealing cylinder, an arc connecting plate and a condensing cover, peripheral arc connecting plate and a spiral coil is arranged in the sealing cylinder and the arc connecting plate in the spiral coil. Both ends of the front cover and the condensing condensing cover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sealing cylinder respectively and the arc-shaped connection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pipe, spiral pipe condensing cov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condensing coil of the front cover is connected, the premixed burner in the upper lid and the condensation type before cover, fully premixed combustion in the burner tube through the condensing front cover extends into the sealed cylinder, the outer spiral coil located the combustion tube, the heat insulation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sealing cylinder, and arranged in a spiral coil 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ng service life, energy saving, safety and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预混燃烧冷凝式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热水和供暖用的热交换器,具体是以燃气为能源的全预混燃烧冷凝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4年12月3日公开了公开号为104180510A,专利名称为一种冷凝式燃气壁挂炉的专利文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主换热器(2)、燃气进气管(3)、空气进气管(4)、风机组件(6)、冷凝装置、排烟管(10)、膨胀水箱(14)和板式交换器总成(15),所述燃气进气管(3)上设置有燃气比例阀(13),所述空气进气管(4)和燃气进气管(3)共同连接在预混器(25)上,所述预混器(25)设置在风机组件(6)入口处,所述主换热器(2)包括炉芯(2a)和以螺旋上行形式设置在炉芯(2a)外壁上的水道(2b),所述风机组件(6)连接在炉芯(2a)的顶部,所述冷凝装置设置在炉芯(2a)的底部,所述排烟管(10)的一端与冷凝装置相连接,另一端向上穿过壳体(1)且与壳体(1)外界相连通,所述板式交换器总成(15)与水道(2b)的进水口(2c)及出水口(2d)相连接。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7年2月2日公开了公开号为106439810A,专利名称为燃烧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的专利文献,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框体,所述燃烧器框体内限定有预混腔,所述燃烧器框体具有与所述预混腔导通的风机接口和燃气接口;多个分配件,多个所述分配件沿气流方向间隔开布置在所述预混腔内,每个所述分配件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预混腔导通的分配孔;分气杆,所述分气杆可拆卸地设在所述预混腔内且内限定有燃气通道,所述分气杆具有与所述燃气通道导通的燃气进口和燃气出口,所述燃气出口与所述预混腔导通。在现有的供热及供暖的热交换器和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中,在螺旋盘管内都没有设中部隔热盘,在日常使用中,燃烧器中的火容易烧坏热交换器下部的构件,从而造成热交换器的损毁。上述专利中,由于预混腔或预混器的配件较多,故对每个配件都需要进行制造和装配,造成安装和制造不便,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另外,现有的燃烧筒长时间使用,容易烧坏,具有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家知识产权局于2002年1月2日公开了公开号为1077269,专利名称为快速煤气热水器的专利文献,它包括:一个壳体,它被隔板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一个热交换器,它安装在所述第二空间内,并具有一根带冷水入口的环状下导管,一根带热水出口的环状上导管,多个连接在所述上导管和下导管之间的螺管状的热交换器,和安装在所述热交换管中心并用于延缓被加热空气流动的烟气阻流板;一个内衬套,用于紧密地包裹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热交换管的内表面;一个外衬套,它的高度高于所述内衬套的高度,并用于紧密包裹所述热交换管的外表面;一块下平板,它用于封闭所述内衬套和外衬套之间的下部,并在其中心有一空气入口;一块涡流平板,它安装在所述内衬套的中间,并在其周边上有多个空气入口,在其中心部分有一煤气孔;一个燃烧桶,它安装在所述涡流平板上,离开所述内衬套一个预先设定的距离,并在其轮廓表面上有多个空气入口;一个燃烧器,它安装在所述燃烧桶内;一个绝热件,它离开所述外衬套的外侧表面和顶部一段预先设定的距离,该绝热件的顶面是封闭的,而其下表面是敞开的,以形成一个环状的空气入口;以及一个排气扇,它安装在所述第一空间内,并用于通过所述外衬套的开口和所述隔板的排出口将燃烧过的气体排出。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热交换器中的高温烟气流动较快,热量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出现热交换器工作效率不高的缺陷。另外,一般对热交换器中高温烟气的温度控测都使用一个温度传感器,当该温度传感器损坏后,容易出现干烧或烟气高温烧坏设备的现象;由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热水出口与连接件之间还是采用传统的密封圈密封的形式,故密封效果不理想。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以及现有的热交换器中,在热交换器中不存在连接热交换器前后盖的弧形连接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全预混燃烧冷凝式热交换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预混燃烧冷凝式热交换器,包括全预混燃烧器、冷凝式前盖、螺旋盘管、隔热盘、密封筒、弧形连接板和冷凝式后盖,螺旋盘管设在密封筒内,弧形连接板位于密封筒的外围,冷凝式前盖和冷凝式后盖设在密封筒的两端并分别与弧形连接板的两端连接,螺旋盘管的进水管口与冷凝式后盖的进水口连通,螺旋盘管的出水管口与冷凝式前盖的出水口连通,全预混燃烧器中的上盖体与冷凝式前盖连接,全预混燃烧器中的燃烧筒穿过冷凝式前盖伸入到密封筒内,螺旋盘管位于燃烧筒的外围,隔热盘设在密封筒内,且安装在螺旋盘管上。进一步地,所述全预混燃烧器包括燃气空气混合器、风机、点火针和燃烧筒,燃气空气混合器的混合气排出口与风机的入风口连接,还包括燃气混合通道盖、燃气混合通道本体、上盖体和环形压盖,所述上盖体,用以和热交换器冷凝前盖连接,燃气混合通道本体和上盖体一体成型,所述燃气混合通道本体的一侧表面开有燃气混合通道槽,燃气混合通道槽的底面上开有混合气通孔和燃烧筒安装孔,燃气混合通道盖贴合在燃气混合通道本体的表面并用螺丝固定,以将燃气混合通道槽封闭,风机的出风口与混合气通孔连通;还包括检测瓷针,所述检测瓷针从上盖体上的检测瓷针安装孔穿过且位于燃烧筒的旁边;点火针从上盖体上的点火针安装孔穿过且位于燃烧筒的旁边。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筒采用多孔纤维燃烧筒,它包括外筒、内筒、顶盖和多孔纤维外网,内筒固定在外筒内,顶盖设在外筒的上端口处,所述外筒的筒壁上分布有多个通孔,多孔纤维外网套装在外筒的外表面,所述外筒的下端口沿径向向外延伸有凸缘,凸缘的直径大于燃烧筒安装孔的直径,燃烧筒穿过燃烧筒安装孔,环形压盖压在凸缘上,将燃烧筒压紧固定,所述环形压盖通过螺丝固定在燃气混合通道槽的槽底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式前盖,包括盖体、平挡圈A、O形密封圈A、平挡圈B、O形密封圈B和出水口连接件,所述盖体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中设有内螺纹,平挡圈A、O形密封圈A、平挡圈B、O形密封圈B依次叠放在出水口内,所述出水口连接件中的外螺纹接头,伸入到出水口内将叠放在一起的平挡圈A、O形密封圈A、平挡圈B、O形密封圈B顶紧,并与出水口螺纹连接;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设在所述的出水口连接件中的外螺纹接头上;所述盖体或出水口连接件上设有超水温保护开关。进一步地,冷凝式后盖,包括后盖体和烟气出口顶盖,所述后盖体上设有进水口和烟气出口,烟气出口顶盖通过螺丝安装在烟气出口处,烟气出口与烟气出口顶盖之间设有烟气密封圈,所述烟气出口顶盖上设有排烟管接头,所述后盖体的烟气通道中设有烟气阻流板。进一步地,冷凝式后盖,还包括平挡圈A、O形密封圈A、平挡圈B、O形密封圈B和进水口连接件,所述进水口中设有内螺纹,平挡圈A、O形密封圈A、平挡圈B、O形密封圈B依次叠放在进水口内,所述进水口连接件的一端为外螺纹接头,另一端为水管接头,外螺纹接头伸入到进水口内将叠放在一起的平挡圈A、O形密封圈A、平挡圈B、O形密封圈B顶紧,并与进水口螺纹连接。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的锁紧螺母设在进水连接件中的外螺纹接头上。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出口顶盖上设有传感器安装口,所述传感器安装口处设有烟气温度传感器,所述后盖体上设有传感器安装口,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全预混燃烧冷凝式热交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预混燃烧冷凝式热交换器,包括全预混燃烧器、冷凝式前盖、螺旋盘管、隔热盘、密封筒、弧形连接板和冷凝式后盖,螺旋盘管设在密封筒内,弧形连接板位于密封筒的外围,冷凝式前盖和冷凝式后盖设在密封筒的两端并分别与弧形连接板的两端连接,螺旋盘管的进水管口与冷凝式后盖的进水口连通,螺旋盘管的出水管口与冷凝式前盖的出水口连通,全预混燃烧器中的上盖体与冷凝式前盖连接,全预混燃烧器中的燃烧筒穿过冷凝式前盖伸入到密封筒内,螺旋盘管位于燃烧筒的外围,隔热盘设在密封筒内,且安装在螺旋盘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预混燃烧冷凝式热交换器,包括全预混燃烧器、冷凝式前盖、螺旋盘管、隔热盘、密封筒、弧形连接板和冷凝式后盖,螺旋盘管设在密封筒内,弧形连接板位于密封筒的外围,冷凝式前盖和冷凝式后盖设在密封筒的两端并分别与弧形连接板的两端连接,螺旋盘管的进水管口与冷凝式后盖的进水口连通,螺旋盘管的出水管口与冷凝式前盖的出水口连通,全预混燃烧器中的上盖体与冷凝式前盖连接,全预混燃烧器中的燃烧筒穿过冷凝式前盖伸入到密封筒内,螺旋盘管位于燃烧筒的外围,隔热盘设在密封筒内,且安装在螺旋盘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冷凝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预混燃烧器包括燃气空气混合器、风机、点火针和燃烧筒,燃气空气混合器的混合气排出口与风机的入风口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气混合通道盖、燃气混合通道本体、上盖体和环形压盖,所述上盖体,用以和热交换器冷凝前盖连接,燃气混合通道本体和上盖体一体成型,所述燃气混合通道本体的一侧表面开有燃气混合通道槽,燃气混合通道槽的底面上开有混合气通孔和燃烧筒安装孔,燃气混合通道盖贴合在燃气混合通道本体的表面并用螺丝固定,以将燃气混合通道槽封闭,风机的出风口与混合气通孔连通;还包括检测瓷针,所述检测瓷针从上盖体上的检测瓷针安装孔穿过且位于燃烧筒的旁边;点火针从上盖体上的点火针安装孔穿过且位于燃烧筒的旁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冷凝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筒采用多孔纤维燃烧筒,它包括外筒、内筒、顶盖和多孔纤维外网,内筒固定在外筒内,顶盖设在外筒的上端口处,所述外筒的筒壁上分布有多个通孔,多孔纤维外网套装在外筒的外表面,所述外筒的下端口沿径向向外延伸有凸缘,凸缘的直径大于燃烧筒安装孔的直径,燃烧筒穿过燃烧筒安装孔,环形压盖压在凸缘上,将燃烧筒压紧固定,所述环形压盖通过螺丝固定在燃气混合通道槽的槽底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冷凝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式前盖包括盖体、平挡圈A、O形密封圈A、平挡圈B、O形密封圈B和出水口连接件,所述盖体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中设有内螺纹,平挡圈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韶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诺科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