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损检测系统及其导轨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7845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大口径金属管路的无损检测系统及其导轨组件,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其中,无损检测系统包括导轨组件与无损检测仪;导轨组件包括供无损检测仪在工作过程中沿其滑动的圆环形导轨,及用于将圆环形导轨紧松可调地紧箍在被检大口径金属管路外的多个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相邻两个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相对圆环形导轨的圆心构成的圆心角小于180度;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包括可在管路表面沿管路轴向滚动行走的滚轮;圆环形导轨包括两片以上首尾依次连接的弧形导轨段,两片相邻接的弧形导轨段的邻接端部间通过对定锁定机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该检测系统在不同检测点间的切换操作简单,有效提高其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损检测系统及其导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对大口径金属管路进行无损检测的无损检测系统及其导轨组件。
技术介绍
对于直径在1米以上的大口径气、液输送金属管路,需经常地对其做维护性的在线无损检测。常用检测方法为:先在管路的预定检测点上架设具有圆环形导轨的导轨组件,再在圆环形导轨上安装带驱动轮的无损检测仪,接着操作检测仪沿圆环形导轨滑动一圈对管壁进行检测;完成对该预定检测点的检测后,需顺序拆卸无损检测仪与导轨组件,并将整个无损检测系统搬至下一预定检测点,重复前述安装工序与检测工序对该预定检测点进行检测。不断地重复安装工序、检测工序、拆卸工序及搬运工序,依序对管路上的各预定检测点进行检测,且由于管路直径很大而导致每次拆卸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及管路长度非常长、检测点较多,整个过程比较耗时耗力,不利于检测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大口径管路进行无损检测的无损检测系统,以简化其在不同检测点间切换的操作,提高检测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构建上述无损检测系统的导轨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损检测系统包括导轨组件与无损检测仪;导轨组件包括供无损检测仪在工作过程中沿其滑动的圆环形导轨,及用于将圆环形导轨紧松可调地紧箍在被检大口径金属管路外的多个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相邻两个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相对圆环形导轨的圆心构成的圆心角小于180度;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包括可在管路表面沿管路轴向滚动行走的滚轮;圆环形导轨包括两片以上首尾依次连接的弧形导轨段,两片相邻接的弧形导轨段的邻接端部间通过对定锁定机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通过对定锁定机构可拆卸地连接相邻的两片弧形导轨段,从而使圆环形导轨的圆度更好、导轨面更平整。通过调节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对管路紧箍的松紧程度,从而对圆环形导轨中心与管路中心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调至二者大致为共圆心的位置,控制无损检测仪对该检测点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质量,在完成检测后,可通过调松部分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并利用滚轮推动整个无损检测系统沿管路长度方向移动,以移至下一检测点位置,对于无法直接移动到达另一检测点的情况,通过解锁锁定机构而将整个无损检测系统从管路上拆卸下来,并运输至下一检测点进行检测,与现有技术中相邻两检测点都需要通过从管路上拆卸下来后,并运输下一检测点的方案相比,可有效地简化其在不同检测点间的移动操作,以提高检测效率。具体的方案为对定锁定机构包括对定槽、与对定槽配合的对定榫、两个铰链块及可拆卸地连接两个铰链块的铰链转轴;两片相邻接的弧形导轨段的邻接端部中,一个端部上固定有一个铰链块且其端面上设有对定槽,另一个端部上固定有另一个铰链块且其端面上设有对定榫,对定榫沿其所在端面的长度方向布置。通过铰链机构可拆卸地连接弧形导轨段的邻接端部,便于检测前的安装及检测后的拆卸,通过在邻接端部设置相配合的对定榫与对定槽,便于实现相邻两片导轨段间的对接并对准定位,从而在径向上对邻接端部进行对准定位,以使整个导轨周面为圆整无台阶面,并通过两个铰链块的固定连接,以在圆环形导轨轴向上对其两端面进行对准定位。更具体的方案为对定榫的表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的圆心角小于等于180度。可在拆卸构成中,利用铰链构成相邻两片弧形导轨段间的转轴机构,以简化拆卸步骤及安装步骤。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包括调节螺柱、与调节螺柱配合的螺母、与调节螺柱平行布置的导柱、与导柱配合的导孔座及用于安装滚轮的连接座;调节螺柱与导柱均沿圆环形导轨的径向布置,螺母及导孔座固定在弧形导轨段上;导柱的一端穿过导孔座上导孔后与连接座固定连接,调节螺柱的一端穿过螺母后与连接座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调节螺柱,并在导柱的引导限位下,驱动滚轮沿圆环形导轨的径向移动,从而调整对管路的紧箍程度,操作简单。更具体的方案为两根导柱对称地布置在调节螺柱的两侧,两组滚轮对称地布置在调节螺柱的两侧;调节螺柱与连接座连接的端部固设有凸环部,连接座设有用于容纳凸环部的限位腔室,限位腔室的底面与顶面构成凸环部沿其轴向移动的限位。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轨组件包括圆环形导轨及用于将圆环形导轨紧松可调地紧箍在支撑物外的多个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相邻两个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相对圆环形导轨的圆心构成的圆心角小于180度,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包括可在支撑物表面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滚轮:圆环形导轨包括两片以上首尾依次连接的弧形导轨段,两片相邻接的所述弧形导轨段的邻接端部间通过对定锁定机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通过对定锁定机构可拆卸地连接相邻的两片弧形导轨段,从而使圆环形导轨的圆度更好、导轨面更平整。通过调节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对支撑物紧箍的松紧程度,从而对圆环形导轨中心与支撑物中心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调至二者大致为共圆心的位置;并可通过调松部分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并利用滚轮推动整个无损检测系统沿支撑物长度方向移动,以移至下一位置,对于无法直接移动到达另一位置的情况,通过解锁锁定机构而将整个导轨组件从支撑物上拆卸下来,并运输至下一位置,与现有技术中相邻两位置都需要通过从支撑物上拆卸下来后,并运输下一位置的方案相比,可有效地简化其在不位置间的移动操作,尤其是对长度非常长的大口径气、油输送管路的无损检测而言,使用该导轨组件作为无损检测仪的检测导轨支架,可有效地提高检测效率。具体的方案为对定锁定机构包括对定槽、与对定槽配合的对定榫、两个铰链块及可拆卸地连接两个铰链块的转轴;两片相邻接的弧形导轨段的邻接端部中,一个端部上固定有一个铰链块且其端面上设有对定槽,另一个端部上固定有另一个铰链块且其端面上设有对定榫,对定榫沿其所在端面的长度方向布置。通过铰链机构可拆卸地连接弧形导轨段的邻接端部,便于检测前的安装及检测后的拆卸,通过在邻接端部设置相配合的对定榫与对定槽,便于实现相邻两片导轨段间的对接并对准定位,从而在径向上对邻接端部进行对准定位,以使整个导轨周面为圆整无台阶面,并通过两个铰链块的固定连接,以在圆环形导轨轴向上对其两端面进行对准定位。更具体的方案为对定榫的表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的圆心角小于等于180度。可在拆卸构成中,利用铰链构成相邻两片弧形导轨段间的转轴机构,以简化拆卸步骤。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包括调节螺柱、与调节螺柱配合的螺母、与调节螺柱平行布置的导柱、与导柱配合的导孔座及用于安装滚轮的连接座;调节螺柱与导柱均沿圆环形导轨的径向布置,螺母及导孔座固定在弧形导轨段上;导柱一端穿过导孔座上导孔后与连接座固定连接,调节螺柱的一端穿过螺母后与连接座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调节螺柱,并在导柱的引导限位下,驱动滚轮沿圆环形导轨的径向移动,从而调整对管路的紧箍程度,操作简单。更具体的方案为两根导柱对称地布置在调节螺柱的两侧,两组滚轮对称地布置在调节螺柱的两侧;调节螺柱与连接座连接的端部固设有凸环部,连接座设有用于容纳凸环部的限位腔室,限位腔室底面与顶面构成凸环部沿其轴向移动的限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无损检测系统与管路的配合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轨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两个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损检测系统及其导轨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损检测系统,用于对大口径金属管路进行检测,包括导轨组件及可沿所述导轨组件的圆环形导轨滑动的无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导轨包括两片以上首尾依次连接的弧形导轨段,两片相邻接的所述弧形导轨段的邻接端部间通过对定锁定机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圆环形导轨松紧可调地紧箍在管路外的多个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相邻两个所述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相对所述圆环形导轨的圆心构成的圆心角小于180度,所述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包括可在管路表面沿管路长度方向滚动行走的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损检测系统,用于对大口径金属管路进行检测,包括导轨组件及可沿所述导轨组件的圆环形导轨滑动的无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导轨包括两片以上首尾依次连接的弧形导轨段,两片相邻接的所述弧形导轨段的邻接端部间通过对定锁定机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圆环形导轨松紧可调地紧箍在管路外的多个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相邻两个所述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相对所述圆环形导轨的圆心构成的圆心角小于180度,所述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包括可在管路表面沿管路长度方向滚动行走的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定锁定机构包括对定槽、与所述对定槽配合的对定榫、两个铰链块及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两个铰链块的铰链转轴;两片相邻接的所述弧形导轨段的邻接端部中,一个端部上固定有一个铰链块且其端面上设有所述对定槽,另一个端部上固定有另一个铰链块且其端面上设有所述对定榫,所述对定榫沿其所在端面的长度方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定榫的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圆心角小于等于18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支撑滚轮机构包括调节螺柱、与所述调节螺柱配合的螺母、与所述调节螺柱平行布置的导柱、与所述导柱配合的导孔座及用于安装所述滚轮的连接座;所述调节螺柱与所述导柱均沿所述圆环形导轨的径向布置,所述螺母及所述导孔座固定在所述弧形导轨段上;所述导柱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孔座上的导孔后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柱的一端穿过所述螺母后与所述连接座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导柱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调节螺柱的两侧,两组所述滚轮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调节螺柱的两侧;所述调节螺柱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端部固设有凸环部,所述连接座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凸环部的限位腔室,所述限位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建锋吴森洋杨克己傅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