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杆自动传输系统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678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1:29
一种活塞杆自动传输系统设备,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带、喷油装置和第二输送带,喷油装置包括支撑板、检测器和上喷油嘴,支撑板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支撑板左端位于第一输送带右端的正下方,支撑板右端位于第二输送带左端的正上方,上喷油嘴位于支撑板左半部分的上方,支撑板左半部分上端面设有毛绒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控制器启动上喷油嘴和下喷油嘴对活塞杆进行喷油,实现活塞杆的全方位喷油,活塞杆在毛绒层上滚动可以使活塞杆各部分涂油均匀且不留死角。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equipment for piston rod

A piston ro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rises a first conveying device, from left to right, set with the injection device and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the inje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and the nozzle on the detector, the support plate high left low right inclined,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in the first conveying band just below the right end of the support. In second is locat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conveyor belt is left, the upper nozzle is located in the left part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support plate on the left half of the face with a plush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strong promotional value. The controller starts the fuel injection nozzle and the lower fuel injector to inject oil into the piston rod, realizes the omnibearing injection of the piston rod, and the piston rod is rolled on the plush layer, so that each part of the piston rod is evenly oiled without leaving a dead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杆自动传输系统设备
本技术涉及传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活塞杆自动传输系统设备。
技术介绍
活塞杆是常用的零部件,在其加工完成后必须迅速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油防止其生锈,但是在大批量的活塞杆生产过程中,单个人工涂油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一种活塞杆自动传输系统设备,是在活塞杆输送的过程中对其自动涂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活塞杆自动传输系统设备,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带、喷油装置和第二输送带,喷油装置包括支撑板、检测器和上喷油嘴,支撑板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支撑板左端位于第一输送带右端的正下方,支撑板右端位于第二输送带左端的正上方,上喷油嘴位于支撑板左半部分的上方,支撑板左半部分上端面设有毛绒层,支撑板左半部分前后两侧边设有向支撑板内侧喷油的下喷油嘴,且下喷油嘴位于支撑板上端面,支撑板右半部分设有均匀分布的渗油孔,支撑板右半部分下方设有集油盒,检测器位于支撑板上端面,检测器包括控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与红外线发射器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分别位于支撑板前后两侧边,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位于下喷油嘴左侧,下喷油嘴和上喷油嘴均与控制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均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与第二输送带的夹角为30°。所述渗油孔的直径为10mm。所述下喷油嘴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为1.5m。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控制器启动上喷油嘴和下喷油嘴对活塞杆进行喷油,实现活塞杆的全方位喷油,活塞杆在毛绒层上滚动可以使活塞杆各部分涂油均匀且不留死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活塞杆自动传输系统设备,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带1、喷油装置和第二输送带2,喷油装置包括支撑板3、检测器和上喷油嘴4,支撑板3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支撑板3左端位于第一输送带1右端的正下方,支撑板3右端位于第二输送带2左端的正上方,上喷油嘴4位于支撑板3左半部分的上方,支撑板3左半部分上端面设有毛绒层5,支撑板3左半部分前后两侧边设有向支撑板3内侧喷油的下喷油嘴6,且下喷油嘴6位于支撑板3上端面,支撑板3右半部分设有均匀分布的渗油孔7,支撑板3右半部分下方设有集油盒8,检测器位于支撑板3上端面,检测器包括控制器、红外线发射器9和与红外线发射器9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10,红外线接收器10与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红外线发射器9和红外线接收器1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分别位于支撑板3前后两侧边,红外线发射器9和红外线接收器10位于下喷油嘴6左侧,下喷油嘴6和上喷油嘴4均与控制器信号输出端连接。将加工好的活塞杆放置在第一输送带1上,活塞杆在第一输送带1的作用下运动至支撑板3上,当活塞杆经过红外线发射器9和红外线接收器10之间时,红外线接收器10检测到信号,红外线接收器10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上喷油嘴4和下喷油嘴6对活塞杆进行喷油,实现活塞杆的全方位喷油,活塞杆在毛绒层5上滚动可以使活塞杆各部分涂油均匀且不留死角,活塞杆运动至支撑板3右半部分时,其携带的多余的油通过渗油孔7进入集油盒8内,活塞杆最后运动至第二输送带2上被运输存放。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均水平设置,支撑板3与第二输送带2的夹角为30°,使活塞杆速度较缓慢的通过支撑板3,从而使其各个位置均能被喷上油。渗油孔7的直径为10mm,使多余的油能快速排出。下喷油嘴6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板3的长度为1.5m,保证活塞杆具有较长的涂油时间,提高涂油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活塞杆自动传输系统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杆自动传输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带、喷油装置和第二输送带,喷油装置包括支撑板、检测器和上喷油嘴,支撑板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支撑板左端位于第一输送带右端的正下方,支撑板右端位于第二输送带左端的正上方,上喷油嘴位于支撑板左半部分的上方,支撑板左半部分上端面设有毛绒层,支撑板左半部分前后两侧边设有向支撑板内侧喷油的下喷油嘴,且下喷油嘴位于支撑板上端面,支撑板右半部分设有均匀分布的渗油孔,支撑板右半部分下方设有集油盒,检测器位于支撑板上端面,检测器包括控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与红外线发射器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分别位于支撑板前后两侧边,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位于下喷油嘴左侧,下喷油嘴和上喷油嘴均与控制器信号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杆自动传输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带、喷油装置和第二输送带,喷油装置包括支撑板、检测器和上喷油嘴,支撑板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支撑板左端位于第一输送带右端的正下方,支撑板右端位于第二输送带左端的正上方,上喷油嘴位于支撑板左半部分的上方,支撑板左半部分上端面设有毛绒层,支撑板左半部分前后两侧边设有向支撑板内侧喷油的下喷油嘴,且下喷油嘴位于支撑板上端面,支撑板右半部分设有均匀分布的渗油孔,支撑板右半部分下方设有集油盒,检测器位于支撑板上端面,检测器包括控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与红外线发射器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政张生志史国华王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华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