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器和血流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6442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装置,包括推送导丝和一端与所述推送导丝左端连接的导向弹簧,所述推送导丝上还安装有双显影码刻,所述双显影码刻包括与所述导向弹簧接触连接的第一显影码刻和与所述第一显影码刻间隔设置的第二显影码刻,在所述第一显影码刻和所述第二显影码刻之间,所述推送导丝上还安装有摩擦套,所述摩擦套的材质为丙烯酸聚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丙烯酸聚合物作为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装置的核心部件摩擦套的材质,利用材料本身与推送导丝之间良好的附着力,防止血流导向装置在微导管输送时因较大的摩擦力而发生松动、褶皱或移位等,提高血流导向装置在匹配微导管内的输送稳定性及畅通性。

A conveyor and a blood flow guiding device for a blood flow guiding device

A conveying device of flow guid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ncluding push wire and end with the push guide guide spring wire connected to the left, the push guide wire is installed on the double code developing moment, the double moment of developing code includes the first code oriented developing moment spring contac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developing moment spaced second developing code code moment between the first quarter and the second developing code code developing moment, the push guide wire is installed on the friction sleeve, the friction sleeve is made of acrylic polym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by the use of acrylic polymer as a conveying device flow guiding device i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friction sleeve material, good adhesion between the material itself and the push guide wire guiding device, prevent blood flow in the micro conduit due to the large friction and loosening, displacement or fold, improve blood flow guiding device, in conveying stability and the flow of the micro catheter 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器和血流导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器和血流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主要症状多由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死亡率非常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患有动脉瘤的病人越来越多,若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可能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弹簧圈的出现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各种支架及辅助球囊技术的出现,弹簧圈栓塞技术日趋完善,其疗效和预后也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但弹簧圈栓塞也存在固有缺陷,由于弹簧圈在治疗动脉瘤的效果与其致密栓塞程度有关,这就要求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放置弹簧圈,因此在宽颈及巨大型动脉瘤的治疗中,弹簧圈栓塞治疗会导致较明显的重力及占位效应,术后的复发率也非常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颅内动脉瘤治疗装置应运而生,即血流导向装置。血流导向装置通常是一种高金属表面覆盖率的网管支架,在动脉瘤位置处形成一扇“闸门”,直接阻止血液流入动脉瘤瘤体内,一旦瘤体内血液被切断了,血栓会在瘤体内逐渐形成,同时内膜细胞会在支架网格上生长,从而重建正常的血管内壁。相对于弹簧圈栓塞,血流导向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由于动脉瘤瘤体内没有金属丝,血栓会逐渐被集体吸收,从而消除占位位效应;2)不但适用于传统的囊性动脉瘤,而且适用于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巨型囊性动脉瘤、梭型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3)手术时间短,病人所受的辐射计量显著降低。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血流导向装置主要为Covedien/ev3的PipelineembolizationDevice(PED)、Baltextrusion的SILKstent及上海微创医疗器械公司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等。为了将血流导向装置输送到动脉瘤位置处,需要借助一种输送器。目前市场上的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器结构大体相同,不同公司的产品均采用核心部件摩擦套来实现血流导向装置在血管内部分可回收的目的,不同公司在摩擦套的选材和制作方法不尽相同,例如有部分公司的摩擦套采用硅胶材质。但是,传统方法制作的硅胶摩擦套与推送导丝的附着力不够牢固,在使用中会在受到较大摩擦力时会发生松动、褶皱或移位,同时尺寸的精准性也无法保证,使得血流导向装置在匹配微导管内通过时不够顺畅,在使用中就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血流导向装置的不足,旨在提供了一种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器和血流导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核心部件摩擦套与推送导丝的附着不够牢固,在使用中会在受到较大摩擦力时发生松动、褶皱或移位,同时尺寸的精准性也无法保证,使得血流导向装置在匹配微导管内通过时不够顺畅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器,包括推送导丝,所述推送导丝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导向弹簧、第一显影码刻和第二显影码刻,所述导向弹簧与所述第一显影码刻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显影码刻与所述第一显影码刻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显影码刻和所述第二显影码刻之间的所述推送导丝上还套装有摩擦套,所述摩擦套的材质为丙烯酸聚合物。进一步的,所述推送导丝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段、锥形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直径与所述锥形段的第一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段的直径与所述锥形段的第二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段;所述双显影码刻与所述摩擦套安装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套设有PTFE涂层。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显影码刻相对于第一显影码刻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段与所述锥形段的连接处还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显影码刻接触连接,另一端呈锥形。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光滑的高分子或金属球帽。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弹簧在与所述推送导丝组装之前先进行热处理定型,形状呈直形、J形或S形中任一。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弹簧与所述支撑弹簧通过UV高分子胶或锡焊的方式与所述推送导丝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显影码刻、所述第二显影码刻和所述导向弹簧的材质为铂钨合金或铂铱合金。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弹簧的材质为标号为304的不锈钢。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血流导向装置,包括如网管支架、导入鞘管和如上所述的输送器,所述输送器上通过摩擦套套装有所述网管支架,并插装于所述导入鞘管的内腔中。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输送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塑料管套于所述推送导丝上;将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低分子丙烯酸粘稠液体注入塑料管内;通过紫外光辐射所述不饱和双键的低分子丙烯酸粘稠液体5-30秒,使其在塑料管内凝固形成软质的丙烯酸聚合物;剥离丙烯酸聚合物表面的塑料管,得到由丙烯酸聚合物形成的摩擦套。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器,包括推送导丝和一端与所述推送导丝左端连接的导向弹簧,所述推送导丝上还安装有双显影码刻,所述双显影码刻包括与所述导向弹簧接触连接的第一显影码刻和与所述第一显影码刻间隔设置的第二显影码刻,在所述第一显影码刻和所述第二显影码刻之间,所述推送导丝上还安装有摩擦套,所述摩擦套的材质为丙烯酸聚合物。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丙烯酸聚合物作为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装置的核心部件摩擦套的材质,利用材料本身与推送导丝之间良好的附着力,防止血流导向装置在微导管输送时因较大的摩擦力而发生松动、褶皱或移位等,提高血流导向装置在匹配微导管内的输送稳定性及畅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输送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输送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血流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输送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血流导向装置包括推送导丝1和一端与所述推送导丝左端连接的导向弹簧2,所述推送导丝上还安装有双显影码刻,所述双显影码刻包括与所述导向弹簧接触连接的第一显影码刻3和与所述第一显影码刻间隔设置的第二显影码刻4,在所述第一显影码刻和所述第二显影码刻之间,所述推送导丝上还安装有摩擦套5,所述摩擦套的材质为丙烯酸聚合物。本实施例利用丙烯酸聚合物作为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装置的核心部件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器和血流导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导丝,所述推送导丝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导向弹簧、第一显影码刻和第二显影码刻,所述导向弹簧与所述第一显影码刻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显影码刻与所述第一显影码刻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显影码刻和所述第二显影码刻之间的所述推送导丝上还套装有摩擦套,所述摩擦套的材质为丙烯酸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导丝,所述推送导丝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导向弹簧、第一显影码刻和第二显影码刻,所述导向弹簧与所述第一显影码刻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显影码刻与所述第一显影码刻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显影码刻和所述第二显影码刻之间的所述推送导丝上还套装有摩擦套,所述摩擦套的材质为丙烯酸聚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导丝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段、锥形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直径与所述锥形段的第一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段的直径与所述锥形段的第二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段;所述双显影码刻与所述摩擦套安装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套设有PTFE涂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影码刻相对于第一显影码刻的另一侧,在所述第一段与所述锥形段的连接处还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显影码刻接触连接,另一端呈锥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弹簧的左端连接有光滑的高分子或金属球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松秦川穆磊吴健唐航王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