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08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包括单片机、充电器接口和电源电路,所述充电器接口由变压器T1组成,变压器T1绕组2的输入端串联电阻R3和电阻R6,并接到二极管D2的负极端;二极管D2的正极端口接到变压器T1绕组4的输入端;变压器T1绕组11的输出端连接于两个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并接到光电耦合器Q1中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三极管的集电极;变压器T1绕组11的输出端还串联电阻R1和电容C1。本新型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能根据不同电池包的具体串数自动给出最大充电电压,能通用于各种电压的锂电池包,给厂家生产销售带来极大便利,减少原材料采购种类,降低生产库存,提高厂家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动力锂电池包一般有3串,4串,5串单节锂电池组成。由于锂电池的特殊性,单节充电电压不能超过4.2v,所以对应三种最大充电电压分别是12.6V,16.8V,21V,彼此之间不能混用,如果混用会,比如用21v输出电压的充电器充3串锂电池包,会对锂电池造成伤害。所以目前主流做法是对于不同的电池包配不同的类型的锂电池充电器,这样给厂家的生产和销售带来很多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通过单片机对输出部分增加电压和电流采样,根据不同电池包的具体串数自动给出最大充电电压;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包括单片机、充电器接口和电源电路,所述充电器接口由变压器T1组成,变压器T1绕组2的输入端串联电阻R3和电阻R6,并接到二极管D2的负极端;二极管D2的正极端口接到变压器T1绕组4的输入端;变压器T1绕组11的输出端连接于两个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并接到光电耦合器Q1中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三极管的集电极;变压器T1绕组11的输出端还串联电阻R1和电容C1,且光电耦合器Q1还并联电阻R2;光电耦合器Q1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在变压器T1绕组11和12的回路上并联接入电容C4、电容C5、电阻R57和电阻R5;在光电耦合器Q1中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闭合回路上串接电阻R4;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接入电阻R61并接地;所述单片机的引脚7串联于电容C21和电阻R37的并联电路上,在电容C21和电阻R37的并联电路上还串联电阻R34、电阻R47、电阻R48和电阻R56,并接到电源接口上;单片机的引脚1串联电阻R45并接到正5V电压源上;单片机的P4.3接口串联电阻R39和电阻R55,并接到正5V电压源上;单片机的引脚2串联电阻R24接到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于电阻R19和电阻R38的并联接口,并串联电阻R15接到正5V电压源上,以及串联电阻R53、电阻R54并接到放大器A1的正极;单片机的引脚5串联电阻R29并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单片机的引脚6串联电阻R46和电容C15并接地,其中在电容C15上并联稳压二极管D7;单片机的引脚6还连接电阻R21、电阻R50和电阻R49并接到放大器A2的输出端,电阻R21和电阻R50的串联接口连接于放大器A1的负极,放大器A1的输出端串联电容C9和电阻R14,并接到放大器A1的负极;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串联于电阻R8和电阻R12的并联接口,并接到放大器A2的负极,放大器A2的正极串联电阻R10并接到变压器T1绕组12的输出端负极接口上;放大器A2的负极串联电阻R9并接到变压器T1绕组12的输出端负极接口上。优选的,所述变压器T1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电压变比的绕组5和绕组6。优选的,所述电源电路中由控制芯片U2组成,控制芯片U2的电源端串联电阻R43接到Vo接口,串联电阻R44接到Va接口;控制芯片U2的公共端接地;控制芯片U2的输出端接电容C11并接到控制芯片U2的公共端,电容C11上并联电容C26;控制芯片U2的电源端与公共端之间串接C12;控制芯片U2的输出端还接到正5V电压源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新型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充电器后端增加单片机,对输出部分增加电压和电流采样;当接上不同电压的电池包后,测量出当前电池包电压,判断一个电压范围,当测出当前电压小于预判断电池包的总电压,调整当前最大输出电压开始充电,充电电流在预定值以下时,完成整个充电过程;当充电电流在预定值以上时,判断电池包的个数,调整最大输出电压,继续充电,直到充满;能根据不同电池包的具体串数自动给出最大充电电压,能通用于各种电压的锂电池包,给厂家生产销售带来极大便利,减少原材料采购种类,降低生产库存,提高厂家经济效益。2、本新型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通过单片机现场测试待充电电池的节数,从而设置相应的充电参数给电池充电,在确保充电接口定义一致的情况下,实现充电器对不同锂电池包电池的充电,减少了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源电路图。图中:1单片机、2充电器接口、3电源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包括单片机1、充电器接口2和电源电路3,所述充电器接口2由变压器T1组成,变压器T1绕组2的输入端串联电阻R3和电阻R6,并接到二极管D2的负极端;二极管D2的正极端口接到变压器T1绕组4的输入端;变压器T1绕组11的输出端连接于两个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并接到光电耦合器Q1中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三极管的集电极;变压器T1绕组11的输出端还串联电阻R1和电容C1,且光电耦合器Q1还并联电阻R2;光电耦合器Q1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在变压器T1绕组11和12的回路上并联接入电容C4、电容C5、电阻R57和电阻R5;在光电耦合器Q1中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闭合回路上串接电阻R4;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接入电阻R61并接地。变压器T1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电压变比的绕组5和绕组6,用于调节变压器T1的变比,增加电压基数,用于更好判断电压值,判断锂电池包的数量,调整最大输出电压,继续充电,直到充满;实现充电器对不同锂电池包电池的充电,减少了资源浪费。单片机1的引脚7串联于电容C21和电阻R37的并联电路上,在电容C21和电阻R37的并联电路上还串联电阻R34、电阻R47、电阻R48和电阻R56,并接到电源接口上;单片机1的引脚1串联电阻R45并接到正5V电压源上;单片机1的P4.3接口串联电阻R39和电阻R55,并接到正5V电压源上;单片机1的引脚2串联电阻R24接到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于电阻R19和电阻R38的并联接口,并串联电阻R15接到正5V电压源上,以及串联电阻R53、电阻R54并接到放大器A1的正极;单片机1的引脚5串联电阻R29并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单片机1的引脚6串联电阻R46和电容C15并接地,其中在电容C15上并联稳压二极管D7;单片机1的引脚6还连接电阻R21、电阻R50和电阻R49并接到放大器A2的输出端,电阻R21和电阻R50的串联接口连接于放大器A1的负极,放大器A1的输出端串联电容C9和电阻R14,并接到放大器A1的负极;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串联于电阻R8和电阻R12的并联接口,并接到放大器A2的负极,放大器A2的正极串联电阻R10并接到变压器T1绕组12的输出端负极接口上;放大器A2的负极串联电阻R9并接到变压器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包括单片机(1)、充电器接口(2)和电源电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接口(2)由变压器T1组成,变压器T1绕组2的输入端串联电阻R3和电阻R6,并接到二极管D2的负极端;二极管D2的正极端口接到变压器T1绕组4的输入端;变压器T1绕组11的输出端连接于两个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并接到光电耦合器Q1中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三极管的集电极;变压器T1绕组11的输出端还串联电阻R1和电容C1,且光电耦合器Q1还并联电阻R2;光电耦合器Q1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在变压器T1绕组11和12的回路上并联接入电容C4、电容C5、电阻R57和电阻R5;在光电耦合器Q1中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闭合回路上串接电阻R4;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接入电阻R61并接地;所述单片机(1)的引脚7串联于电容C21和电阻R37的并联电路上,在电容C21和电阻R37的并联电路上还串联电阻R34、电阻R47、电阻R48和电阻R56,并接到电源接口上;单片机(1)的引脚1串联电阻R45并接到正5V电压源上;单片机(1)的P4.3接口串联电阻R39和电阻R55,并接到正5V电压源上;单片机(1)的引脚2串联电阻R24接到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于电阻R19和电阻R38的并联接口,并串联电阻R15接到正5V电压源上,以及串联电阻R53、电阻R54并接到放大器A1的正极;单片机(1)的引脚5串联电阻R29并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单片机(1)的引脚6串联电阻R46和电容C15并接地,其中在电容C15上并联稳压二极管D7;单片机(1)的引脚6还连接电阻R21、电阻R50和电阻R49并接到放大器A2的输出端,电阻R21和电阻R50的串联接口连接于放大器A1的负极,放大器A1的输出端串联电容C9和电阻R14,并接到放大器A1的负极;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串联于电阻R8和电阻R12的并联接口,并接到放大器A2的负极,放大器A2的正极串联电阻R10并接到变压器T1绕组12的输出端负极接口上;放大器A2的负极串联电阻R9并接到变压器T1绕组12的输出端负极接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包括单片机(1)、充电器接口(2)和电源电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接口(2)由变压器T1组成,变压器T1绕组2的输入端串联电阻R3和电阻R6,并接到二极管D2的负极端;二极管D2的正极端口接到变压器T1绕组4的输入端;变压器T1绕组11的输出端连接于两个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并接到光电耦合器Q1中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三极管的集电极;变压器T1绕组11的输出端还串联电阻R1和电容C1,且光电耦合器Q1还并联电阻R2;光电耦合器Q1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在变压器T1绕组11和12的回路上并联接入电容C4、电容C5、电阻R57和电阻R5;在光电耦合器Q1中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闭合回路上串接电阻R4;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接入电阻R61并接地;所述单片机(1)的引脚7串联于电容C21和电阻R37的并联电路上,在电容C21和电阻R37的并联电路上还串联电阻R34、电阻R47、电阻R48和电阻R56,并接到电源接口上;单片机(1)的引脚1串联电阻R45并接到正5V电压源上;单片机(1)的P4.3接口串联电阻R39和电阻R55,并接到正5V电压源上;单片机(1)的引脚2串联电阻R24接到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于电阻R19和电阻R38的并联接口,并串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上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